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20年前借给我500元的恩人找到了 20年后再相见 “500元不算啥 能相见才最珍贵”

成都商报 2017-10-11 02:04 大字

刘应香(右)和庞晓莉终于见面

“她来了吗?”在滨江路合江亭,刘应香抓着手机,显得有几分紧张。“那个,那个穿桃红色衣服的,我觉得就是她,看身形像。”对面马路上,一名穿着桃红色衣服的女子向着刘应香挥手,刘应香赶紧迎上前。

“你都没什么变化。”“你也还是老样子。”刘应香和庞晓莉两人望着彼此的脸,拉着手,话匣子一打开,就再也关不上了。20年前在深圳曾经借给刘应香的500元,庞晓莉早已记不清了。“500元根本不重要,我们能够相见才是最珍贵的,只是我没有想到我们会以这种方式相见。”

雨中见 拉手聊天

“时常念叨,全家人都知道你”

下午5点左右,坐了近两个小时的客运车,刘应香抵达成都。从昭觉寺汽车站上车那一刻,她两手抓着手机,端坐在车上,话很少。

“心里有点紧张,我没有想到你们这么快就找到她了,这么快就能和她相见。”刘应香说,在她的记忆中,庞晓莉长着一张娃娃脸,“相貌肯定不会有多大变化,我一眼能认出她来。”

在约定见面的滨江路合江亭,一个穿桃红色衣服的女子小跑着穿过了马路,刘应香赶紧上前几步,迎了上去。“你都没什么变化。”“你还是没有怎么变。”天下着雨,两人的脸上流露着相见的喜悦。在合江亭附近的一个茶楼,两个人坐了下来,相互问候近况。

庞晓莉,今年41岁,长期居住在成都,目前是某饮料公司销售业务小组组长。“我们能以这种方式相见,真的挺意外的。”庞晓莉说,2000年,回到成都后结婚生子,因为丈夫业务原因,她常去绵阳。

“我经常跟家人说,以前有一个特别要好的朋友在绵阳游仙区。”庞晓莉说,因为经常念叨,全家人都知道刘应香,“时常惦念,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去找。”

忆当年 闺蜜情深

“借钱后,我就没有想过要她还”

对于借出去的500元,庞晓莉对细节早已记忆模糊。“那时老乡见老乡,特别亲,能帮一点是一点。”庞晓莉说。而对于两人过去的美好时光,她却记得很清楚,“那是1998年,我22岁,刘应香32岁。”

“我们当时同进同出,就跟现在所说的闺蜜一样。”庞晓莉说,那时两人无话不谈,自己甚至会把男友寄来的信念给刘应香听,而刘应香做得一手好菜,自己常带着弟弟来蹭饭。

庞晓莉说,那时刘应香孩子上小学,经济拮据,“我工资比她高一点,每月有1200元。所以把钱借出去后,我就没有想过要她还。”

庞晓莉说,2000年自己回到成都,结婚生子,后来因为电话变更,和刘应香从此失去了联系。“没有联系不等于不惦念,当年拍的照片我现在都还保留着,没事还常拿出来看看。”

刘应香坚持要还当年的500元,庞晓莉笑了:“500元不算啥,不用还,今晚拿来吃饭。”

说以后 搬来成都

“来往更方便,我们又回到从前”

庞晓莉说,不是没有想过去找刘应香,“我很想去找,但是只知道她住游仙区,要找也无从下手,没有想到她通过媒体找到了我。”

昨日一早,成都商报记者就赶往达川区马家镇,通过村民介绍,找到了白马村5组黄队长电话。黄队长查看记者证件后与庞晓莉一个亲戚联系,成都商报记者随后拿到了庞晓莉丈夫姜弟兵的电话,并通过姜弟兵联系上了庞晓莉。

庞晓莉和刘应香两人在茶楼叙旧时,姜弟兵正从简阳赶往成都市区。“我跟老公说一定要见见这个老熟人,不管多忙。这500元根本不重要,不管是从前还是现在。”庞晓莉说,两人能够相见是最重要最珍贵的,以后会常到绵阳去看望刘应香。

刘应香立即说:“估计过段时间我也搬到成都来,和儿子一起住。”“那就太好了,来往更方便了,大家又回到了从前的时候。 ”

成都商报记者 钟美兰 张扬 汤小均 摄影记者 王勤

新闻推荐

资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期间净空保护区范围和控制要求的通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民用机场管理条例》和《四川省民用机场净空及电磁环境保护条例》,为落实机场净空保护管理要求,确保建成后的机场飞行安全,现将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期间净空保护...

简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简阳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