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本报副刊作品入选安徽中考考题

资阳日报 2017-06-20 07:53 大字
□ 本报记者 胡佳音

“厉害了,我的哥!”连日来,资阳文学界及媒体圈正为一件事情津津乐道。那就是原本报记者、青年作家范宇在本报副刊刊发的散文《扁担的一生》,入选2017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语文阅读理解考试题目。一时间,赞誉声一片。而这,仅仅是范宇文章多次入选各类考试试卷题目中的一次。

范宇,1991年出生于简阳市石桥镇,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2014年至今年4月,在本报从事新闻采访工作,现在成都高新报担任新闻记者。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资阳市作协会员,曾发表散文数十万字,曾获首届、第二届孙犁文学奖,第四届全国高校征文大赛一等奖,四川省副刊新闻奖一等奖。散文《水磨镇的微笑》用作2011年资阳市中考语文卷阅读,散文《一把寂寞的锄头》用作2014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语文卷阅读题目。此外,他创作的《阳光的香味》《飘过童年的风筝》《待到起风夜,还来听村语》等散文用作各类考卷阅读,出版散文集《都江堰:永不褪色的江水》。

据悉,此次被安徽省选用作中考语文阅读题的散文《扁担的一生》,原于《资阳日报》刊发,标题为《不朽的扁担》,该文获得2015年度四川省副刊新闻奖一等奖,并入选中国作协选编的《2016年度中国精短美文精选》。《资阳日报》刊发此文后,相继被《羊城晚报》《兰州日报》《襄阳日报》等报刊转载。《扁担的一生》在被用作今年安徽省中考语文卷阅读考题之前,曾被用作一些地方的中学期末语文试卷阅读考题和中考模拟试卷。

在此次的安徽省中考语文卷中,《扁担的一生》阅读理解题21分,占据了相当大的分值。文章从一个离乡青年回农村时,看到自己的大伯仍然在使用扁担挑起不堪重负的生活,以此作为出发点,联想到乡村木匠的舅舅和自己的父辈。扁担只是创作的一个意象,着重表达村庄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巨变。而其中扁担所承载的是父辈对乡村的固执与坚守,是一种精神,也肩负着村庄的历史与期盼,更是农人、村庄的命运载体。

这篇散文入选考试题目,获得部分教育名师的深度好评。安徽省合肥市四十五中知名教师周文娟这样评析:这是一篇文质兼美、内涵丰富的散文。文中,扁担的一生是农人的一生,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一种责任与信念的体现。出题的角度既有对段落内容的概括,也有对人称的效果赏析和对人物情感的理解,题型的难度呈阶梯性设置,且淡化了从修辞或人物描写等角度对于语言的赏析,更侧重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谈起散文入选考试题目,范宇颇有感触:“散文再次被用作中考阅读文章,能与安徽省57万中考考生一起分享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和写作体验,作为一名写作者,既感荣幸,又觉开心!当然,于考生而言,对文本的理解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我希望他们能够从这样的乡土题材中了解巨变下乡村的现实,理解父辈们身上的那份执着与坚守,能够对人生的成长有所裨益。”

而对于在资阳日报社工作期间的感受,范宇也表达了他内心的情感:“我觉得资阳日报社之于我,就像《扁担的一生》中‘扁担\’与‘村庄\’的某层关系,是资阳日报社让我懂得了何谓新闻,让我走上从事新闻事业的道路。资阳日报社就像我回不去的故土,曾给予了我人生丰富的知识、健全的人格与执着的精神。我想,我与资阳日报社不是再见,而是思念。”

新闻推荐

聚焦“学”“做”“改”“常” 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无论是在中心城区繁华的春熙路,还是在较为偏远的蒲江县西来镇两河村,打开锦江公众微信号或是“果岭党员微信圈”等“微”载体,“微党课”宣讲、党建“微培训”便映入眼帘。这是全市“两学一做”学习...

简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简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