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探访清代《县志》中的资阳八景

资阳日报 2016-09-29 00:00 大字

古渡新貌。杜先福 摄□ 杜知航

我在雁江区土生土长了快二十年,现在北京读大学也三年多,一直不晓得资阳有“八景”。直到前几天放假回家,雁江区旧志整理编辑部的周主任送父亲一套咸丰年间编的《资阳县志》重印本,我一时兴起翻阅,才看到里面提到有“资阳八景”。趁着资阳最近几天的秋凉,我与父母一起探寻了现代城市中的古代资阳“八景”遗迹。

重印的咸丰版《资阳县志》依旧保存了原书的风貌,线装、文字自然也是依照古人习惯自右而左、自上而下排列,书壳深蓝色缎面,繁体的“咸丰·资阳县志”自有一种古朴与厚重。拿着这样的书,觉得立刻穿越到了清代,可见重印者的用心。虽然是古文,但年代毕竟是清朝,相比唐宋的古文要好读得多,而且重印者对书中生僻成语多有注解,加上讲的是资阳的人和事,一个资阳“土著”再怎样也能懂七分,所以当天晚上我一拿起书,就读得停不下来。

打开《资阳县志》,先是各位知州、知县和负责编纂的儒学写的序,然后是各类天文、地理图册,中间还有凤岭、天台、书台、双峰、九曲等等的手绘景观图。接着是卷之一的《天文考》,之后是卷之二的《疆域考》,其中“形胜”篇的篇末附有“县八景”,即:凤岭晴云、雁江古渡、宝刹晨钟、莲池夜月、书台春晓、天台夕照、沃野双峰、资溪九曲。

这八景中,有些地名我十分熟悉,如凤岭就是现在的东岳山,九曲就是九曲河,但像天台、书台这些地方,我连名字都没听说过。《资阳县志》上有详细的地图,上面标出了这八个地方的方位,除此之外还有这八景的手绘图画。这些美景到底在哪里?现在又是什么样的呢?

带着这些疑问,我不得不求助于父亲,一个比我还“土著”的资阳“土著”。父亲说,书台、天台、双峰这些山还在,大致方位也晓得,只是现在城市扩张,这些山丘早就淹没于钢筋水泥的森林之中了,要找到并不容易。不过在我的坚持下,我们一家人决定不论找不找得到,都要出门探寻一下这八景的踪迹。

第二天早上,父亲兴奋地告诉我,要找资阳八景不难了。他查到搜狗百科上一位不具名的资阳人提供了资阳八景在雁江区的具体街道位置,还对其现状进行了描述。后来,我们按图索骥,很轻松地找到了这些地方。

当天下午,我们就去欣赏了沃野双峰和资溪九曲。据《县志》,双峰山在县西八里,“秀丽排空,宛如文笔”。双峰中的一峰现位于资阳市教育局宿舍区背后,另一峰在资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背后,已被铲平修建房产。要上那座未铲平的峰,可以从资阳市体育馆背后拾级而上,水泥台阶已经修到了山顶。虽然城市中的高楼大厦林立,双峰依旧是城西的制高点之一,站在山顶遥望,万达商城、市国土局等高层建筑清晰可见。双峰中的一峰已折,“沃野”已被密密麻麻的房屋覆盖,怀古的资阳人也只能在想象中还原“沃野双峰”的胜景了。

双峰失一峰,九曲倒还仍旧弯弯曲曲川流不息。据《县志》老地图,资溪本是在城外西南部流淌,中途经过三贤祠、双峰、天台、书台等名迹。资溪源自简州(今简阳市),“潆洄九曲,不減四百里,为县治缠护”。现在城市扩张,潆洄的河道也被囊括在城区之中,加上改造工程,现在的九曲河水源充沛,河岸绿树红花繁茂,成为了市民散步放松的好去处。父亲说,光是在城区内,九曲河上的桥大大小小共有三十余座,也是河流弯曲流淌的侧面反映。

第二天上午,我们来到天台和书台。书台在县城南五里,即现在江南半岛的高楼旁边,看起来高度还不及这些高楼。台上一片足球场那么大的开阔地,上面野草繁茂,淡蓝和淡紫色的牵牛花开了满地。据《县志》介绍,这里是汉代名臣王褒的读书地,明朝的知县张凤羽还在这儿建过书院,后来废弃。台上曾有二十余块碑,现在也可能风化埋藏在野草之中。清代朱廷源曾有诗:

当年词赋擅风流,别业蒙茸何处求。飞燕掠池寻故垒,寒梅覆井艶荒坵。碑存残跡苍萝绕,山带春光翠色浮。不觉醉眠芳草地,夕阳门外听鉤輈。

站在书台山,看着牵牛花零零星星的蓝朵,望着草丛中一群群低飞的蜻蜓,吸一口秋凉,忽然我现在的感受和诗人的感受差不多,只能对着一片荒草地感叹了。

天台山在书台山西边,九曲河被改道之前,两山都面河而立。天台依旧高耸,但一半的山已被成渝铁路劈开,台已非台,只留一面陡峭的崖壁。山下的便利店倒还挂着“天台山便利店”的招牌,当地居民介绍,穿过铁路依旧有路可以上山。

“雁江古渡”和“古刹晨钟”都在东门大桥附近。《县志》的手绘图画中只有江边的字库塔留存至今,而宝刹、古渡早已不见踪影。据介绍,宝刹即宝莲寺,后此处盖起了宝莲酒厂。后来宝莲酒厂也搬走了。而古渡早已被横贯沱江的东门大桥取代。字库塔沿岸一片青葱,岸边绿草茂盛,还有马匹吃草。字库塔已风化严重,上面刻的字迹和塔山石板雕刻的花样几乎全部模糊,塔尖冒出一棵矮树,塔身被搭上几面经幡,塔炉内部塞了几块破布。资阳的字库山公园精致气派,而真正的字库塔却在一片寂静中渐渐变得垂垂老矣,让人颇感心疼。

随后,我们分别去了莲花山和东岳山。《县志》的画中,莲花山地势陡峭,天梯一样的阶梯直达山顶,山顶有亭阁,阁中疏疏落落站着远望的人。我们上莲花山是下午五点过了,山色渐暗。到了山顶,映入眼帘的是一株巨大的黄葛树,滴滴答答地落着豌豆大小的果实。附近高耸着精神病院住院大楼,探望病人的亲属和轮班的医生进进出出,人气颇旺。站在黄葛树前面可以遥望山脚下的青年林,看一片深绿拨开江心,自成江心之岛。黄葛树背后是一池碧绿的莲叶,但隔着烈士陵园的栅栏,我们只能在外面观看。相传这池中是白莲,唐代的智诜禅师所种,花不常开,科举的年份才开,开花的个数和中举的人数一样。据说这莲池本有三百多平方米,而现在可能只有其面积的十分之一。

凤岭即东岳山,《县志》称,山上曾供奉东狱,也就是五岳之首泰山的山神,所以凤岭也称东狱山。想是东狱是泰山的山神,泰山又称东岳,所以资阳人也就称东狱为东岳了。山顶上的游乐园还是破旧的老样子,据说将会重修。站在山顶南望,高楼群立,东边的沱三桥飞跨于楼宇之上,是新的“山锁飞虹”了。我们上山时天色快黑了,但东岳山脚的凤岭路却车水马龙,饭馆和住房都快一路修到半山腰了,把好久都没来过这里的我吓了一跳,因为这和我小时候的记忆是完全不一样的。记得很小的时候,有次我们一家人从山上下来晚了,路上一个人也没有。

两天游完咸丰版《资阳县志》中的资阳八景。在探寻的过程中,我感到,古代修志的资阳文人们,在没有照相机,没有公路汽车的情况下,踏遍资阳的山山水水,将资阳的美景记录在脑海中,再用手绘笔耕,精炼传神地描绘出来,流传后世,他们是最热爱资阳并最能读懂资阳的一群人。在探寻的过程中,我还深深感受到,资阳正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我记忆中的资阳在渐渐消失,可能过几年我再回来,已经无法认出她。所以,现在趁山还没被完全铲平,建筑还没完全倾颓,我能亲眼去看看古代《资阳县志》上描述得美轮美奂的资阳八景,不论遗迹有多大的变化,也算完成了我的一个心愿。这次探访之旅帮我在资阳扎下一条文化之根,它穿越历史、穿越空间,把我和资阳永久地联结。

新闻推荐

由川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简阳市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二期二标段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现已完工。如该项目还有未支付完毕的民工工资、材料款,请各位见到本公告后及时与川渝

由川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简阳市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二期二标段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现已完工。如该项目还有未支付完毕的民工工资、材料款,请各位见到本公告后及时与川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财务室联...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