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聚力攻坚打响脱贫“硬仗”
汤斌 许萃
家住简阳市五星乡梓桐村的张义清,曾因为村子道路不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5亩多地的辣椒烂在地里。但她做梦都没想到,不到一年时间,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商贩上门来收购,一亩辣椒一年净收入5千多,土地一半流转出去,坐收租金,贫穷的生活得到改善,日子渐渐红火起来。
“路通了,就不用看着辣椒烂在地里、请人抬着猪出去卖,儿子媳妇儿外出打工,我们老两口就在家种种地,收收租金,生活过得越来越有希望了。”张义清或许不知道,在过去的2015年,简阳市共有5133户贫困户14601人如她一样经历了巨变,实现着脱贫致富。
而这背后,不仅是简阳对民生的深情牵挂,更是一场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战。
今年5月,简阳市正式划归成都代管,脱贫攻坚成为成都对接的焦点之一,面对有着89个省定贫困村,15911户46338名国家标准农村贫困人口的简阳,成都明确提出到2017年实现贫困村全部摘帽。
新的号角已然吹响,简阳的脱贫攻坚工作,正如日历一般,一页页地翻开着新的篇章。
精准发力 “长短结合”产业带动拔穷根
禾丰镇碑垭村,一个过去长期依靠种植玉米、土豆等传统农作物的村子,如今也走上了规模化种植的道路。
盛夏时节,记者一行走进碑垭村,成片的麦田,早已被金太阳杏子树代替,而在树与树的行距之间,一串串辣椒迎着太阳“涨红”了脸。
此时,赵伟刚刚卖过一批辣椒。“杏子还要两三年才能挂果,这期间,根据专家的指导,咱们就种些花生、辣椒之类的短期农作物,我这一亩地,从5月份辣椒上市到现在就赚了1千多元。”赵伟高兴地说。2015年以前,和大多数贫困村一样,村民们单种植玉米、土豆等农作物,这年天气好,能有六七百元的收入,下年天气坏,可能就颗粒无收,产业发展不起来,群众也富不起来。
2015年,碑垭村被纳入全市脱贫攻坚计划,结合碑垭实际,简阳确定了大力发展金太阳杏子的产业发展思路,并邀请专家指导,鼓励村民在林下种植季节性农作物,通过“长短结合”实现以“短”养“长”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助推当地村民脱贫致富。
据简阳市扶贫办主任赵勇介绍,短平快的传统农作物种植让村民随种随有收益,增强了脱贫的信心。而长远的种植项目,可以让贫困村在未来3至5年有一个主导产业,因此在产业扶贫上推行“种养相加、长短结合”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当下贫困地区的增收问题,也给未来的持续增收创造了条件。
在大力发展长效产业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以时间短、产效快的产业来弥补长效产业带来的不足,因此简阳依托农林部门,在科学评估当地传统农作物发展的情况下,根据杏子树种植的间距及所需养料,鼓励村民种植花生、辣椒等短期农作物,让贫困户以最低限度的投入获得更多的产出,生活有了保障才有能力逐步发展和培育长效产业。
据介绍,目前,禾丰镇已成立扶贫产业协会,由政府引导、协会牵头、大户带动,全面实施产业规模化,全镇27个村共种杏子1194亩、李子116亩。
产业发展起来了,资金保障必不可少。
为了解决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短缺和技术问题,2015年简阳全市共安排省级专项扶贫资金897.32万元,对建卡贫困户开展产业培育、技能培训等项目扶持。并将700万元产业扶持周转金安排在草池镇、东溪镇、董家埂乡等41个乡镇,涉及贫困户申报建设的8987亩种植业和132553头(只)养殖业。
同时,通过扶贫小额信贷和产业扶持周转金的使用,解决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通过机制创新解决贫困户产业发展技术、产品市场销售的问题,通过政府引导形成产业规模发展,最终达到贫困村向新农村、小康村转变,贫困户向宽裕户、小康户转变。
整合资源 “抱团发展”开启致富新模式
发展产业增加贫困户的经济收入是脱贫攻坚的核心,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支撑点。
八月的五星乡梓桐村,虽然早已过了“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季节,但是上千亩的荷田内却是“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另外一番景象。“我们全乡一共1578亩,发展了五龙沟特色莲藕种植,梓桐村就有1020亩。”五星乡党委书记都安辉告诉记者。自从开始发展莲藕产业,梓桐村去年一年就实现了农户人均纯收入增加600元。
然而在2015年以前,这还是当地村民想都不敢想的日子。
五星乡位于简阳的沱江河东区,这里不仅常年缺水,更因为道路问题直接导致当地增产增收停滞不前。2014年,五星乡梓桐村脱贫攻坚计划正式启动,简阳市从本级财政中安排200万元,并整合其他项目资金35.6万余元,正式拉开了该村通村通户路建设大会战。“为了能有充分的资金保障,我们还动员村民们自筹了80万元。”都安辉感慨道。
路通了,产业发展也有了新希望。2015年,成都的一个老板在这里流转了1000多亩土地发展起了莲藕产业。同时,为了形成有效的产业链,五星乡整合全乡优势流转土地4840亩,其中1000亩发展中华鳖、台湾泥鳅、大闸蟹等特色水产养殖业,1000亩发展“花果鱼游”四位一体的乡村旅游业,1000亩发展五龙沟特色莲藕种植,100亩发展了富硒水稻产业,形成了全乡“抱团发展”的产业新局面。
“抱团发展”不仅让农村闲置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带动了村民致富增收,还让一个贫困村有了自己的长效产业链。
在禾丰镇胜利村,村支部书记杨家星和几位村干部经过一段时间的琢磨考察后,通过整合村干部办养殖场的收入、资源和村民的闲置土地,带动村民发展起了无花果产业。
时值盛夏,890多亩无花果已经成熟,新近举办的无花果采摘节更是吸引了不少游客。“无花果产业有了收入,村民们都高兴,因为这是属于咱们自己的产业。”杨家星告诉记者,在发展无花果产业的同时,无论是用工还是流转土地,都会优先考虑贫困户,截至目前,已带领39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去年一年,仅仅给村民发工资就发了100多万。”
而这仅仅是简阳脱贫攻坚行动中,实施“抱团发展”的一个缩影。
“要想从根本上实现脱贫奔康,就必须发挥不同政策和相同资源的优势,抱团在一起,实现优势互补,推进脱贫攻坚的精准化。”赵勇告诉记者。在脱贫攻坚行动计划中,简阳以扶贫建设为平台,整合资源、打捆项目、集聚资金,组织协调交通、水利、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农村能源、畜牧业及特色产业和社会事业等涉农项目,集中投入到扶贫新村,重点支持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贫困农户发展产业。
同时,动员群众筹资投劳,财政资金实行以奖代补,引进业主参与扶贫开发、回乡创业、示范带动,以此实现产业的“抱团发展”,打开群众致富增收的新局面。
抢抓机遇 “成都经验”激发脱贫新活力
简阳89个省定贫困村的泥巴村道,两年内将按照村道5.5米、组道4.5米的“成都标准”,全部硬化为水泥路——8月8日,成都市正式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简阳市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为简阳贫困村勾勒出崭新未来。
今年5月,简阳市正式划归成都代管。脱贫攻坚工作因此也成为成都市对接简阳工作的重要聚焦点之一。
7月,时任成都市委书记、市长唐良智前往简阳市调研***工作,而在接下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来自成都各市级部门、区县的相关负责人纷纷到简阳,走村入户开展***调研,并根据所要扶贫的乡、村实际情况,迅速展开扶贫方案的编写工作。
面对新的机遇,简阳应该如何“用劲”?
《实施意见》提出,要将脱贫攻坚的“成都经验”全面“复制”到简阳,并借由这种“火力攻坚”,跑出“两年脱贫攻坚、三年巩固提升、五年高标准全面小康”的脱贫加速度,到2018年底实现全面脱贫。
根据《意见》,每一位成都市领导将负责挂点联系简阳市1-3个贫困村,负责牵头研究解决对口帮扶等重大问题;市级各部门和没有市级相对贫困村的区县也要定点、结对帮扶简阳市贫困村。
锦江区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将建立‘四合一\’的立体系统帮扶体系,每一个贫困村,都有1-2名区级领导对口联系,都有具体的部门、街道、党群单位、国有平台公司对口联系,从产业发展、区域规划、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文化教育、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帮扶。”锦江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对口帮扶中,锦江区负责简阳8个贫困村,而这8个贫困村中大都是以低坡、平坝、浅丘地貌为主,土壤蓄水保水能力极差,交通不便、水资源匮乏,属于边远浅丘地带行政村。
目前,锦江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正针对村子的不同情况制定科学、精准的扶贫方案,力争构建一个全社会共同联动参与、多元推进的扶贫体系,力争对对口扶贫点位起到有力的帮扶作用。
成都全域对口帮扶之外,更有强有力的资金和政策保障。
据悉,除了简阳市配套每村的200万元,成都市级财政还将对今年计划脱贫的31个贫困村给予每村300万元的资金支持,用于基础设施完善、主导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提升。
同时,按照成都市三圈层标准,今年7月1日,简阳已正式实施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和对标补差方式“双统一、全覆盖”,并由成都市财政给予补贴。在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政策方面,将推进简阳市与成都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民政“5+1”医疗救助、残疾人医疗救助等城乡统筹医疗保险救助模式全面并轨。并确定实施涉及13000余人的易地扶贫搬迁。
“除此之外,基础设施建设也被提上日程,在我们之前实施的基础设施扶贫建设中,大多数村道都只有两三米宽,但加入成都之后,在成都各部门、区县的有力帮扶和强力的资金扶持下,接下来,我们将对所有的村道进行再次硬化,全面拓宽。”赵勇告诉记者。简阳将按照成都的要求,全面实现村民小组及20户以上的农民聚居点通达水泥(沥青)路,提升贫困村道路服务水平。
在产业发展方面,将着重在发展优势产业、培育带动主体和强化增收技能等方面,增强贫困村的“造血”功能。并对适合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以及乡村旅游服务业的贫困户,分类制定帮扶措施,落实政策、项目和资金。另外,还将实施贫困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行动,大力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如今的简阳,有效复制“成都经验”,正聚集成都的全域力量,全面打响新一轮的脱贫攻坚“硬仗”。
新闻推荐
sp; 助推“产业富民”战略 四川经济日报甘孜讯(周燕 记者 杨琦)记者近日从康定市发改局获悉,今年以来康定通过抓强生态旅游产业
康定抓强“三大产业”助推“产业富民”战略四川经济日报甘孜讯(周燕记者杨琦)记者近日从康定市发改局获悉,今年以来康定通过抓强生态旅游产业、生态能源产业和生态农牧产业助推“产业富民”战略。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