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绝”不怕巷子深
汪一德作品《金色荷塘》。汪一德舌画作品。汪一德又名汪忆德、汪曦,1956年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四川省水彩画研究会副会长。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级重大展览并获奖,及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发表。其在业内外引起广泛关注,犹以独一无二的舌画闻名于世。
■ 本报记者 范宇
1月26日下午,记者几经转折,终于在简阳市草池镇一家非常不起眼的照相馆里见到了早已闻名遐迩的汪一德。他与记者谈起了他如何踏上绘画之路的成长历程、舌画与其全部艺术追求的关系,以及其对当下浮躁的绘画艺术风气的看法……
耳濡目染
从“禁书”中汲取绘画的底气
汪一德的绘画艺术之路,还得从其两岁时的一个梦境说起。有一天晚上他梦见牛有几十条腿,次日醒来,他便在木制的墙上将梦境中的牛画出来了。从此,他的心里便有意识无意识地种下了绘画的种子。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简阳乡下还没有电影,但在汪一德所在的三岔镇却有一个“文艺俱乐部”,其父亲便是成员之一。他们每天打锣鼓、唱川戏,汪一德耳濡目染地浸润着传统的文化。后来有了电影,特别是《三打白骨精》中的人物形象,让他记忆深刻。“受环境的影响,我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形象展示的部分特别感兴趣。”汪一德说,“这对我后来的绘画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汪一德的父亲是一名老师,藏有不少古籍和国外名著。这些书后来在文革中都成了“禁书”,即便如此,其父亲仍然保留了一些下来。汪一德看完了父亲拥有的所有书,还从部分书中的插画中找寻到临摹的范本。他五年级的班主任是父亲的同事,私下也会偷偷给他看一些名著。这些书为他后来真正踏上绘画的艺术之路汲取了足够的文化底气。
拜师学艺
舌画传人闵克耳的倾囊相授
1963年,师从民国初期舌画名家黄二南的舌画传人闵克耳调到简阳三岔小学任教,教授图画课和音乐课。那时,7岁的汪一德刚上一年级,图画课的老师正是闵克耳。据汪一德回忆,他最初对闵克耳的印象是画画非常厉害。他记得有一次画龟兔赛跑,闵克耳在黑板上用非常敏捷的速度将龟兔赛跑的全过程以连环画的形式展示出来,这让所有同学都感到非常惊奇。
1966年,汪一德10岁,文革开始。汪一德的父亲和老师闵克耳都成为了被批斗的对象,闵克耳还被剥夺了教书的资格。父亲被批斗,汪一德自然也受到影响,虽当时他成绩名列全校第一,但推荐读初中时,仍然落榜。后来在各方的努力下,他才勉强去读了初中。初中时,他的成绩仍然名列前茅,但推荐读高中时,却又再一次落选了。此时,便有人向他的父亲建议让他去拜闵克耳为师,认为给公社办的黑板报和棉花厂之类的工厂画画也有前途。但当时正在挨批斗的闵克耳,精神早已高度紧张,汪一德父亲四次前往请求其收汪一德为徒都没有成功。
后来,有一天汪一德去公社的供销社买盐,正巧碰见闵克耳在给公社办的黑板报写内容、画插图。那时虽仍处在文革之中,但对闵克耳的批斗没有那么密集了。“闵克耳便问我,愿不愿意跟着他学画画。”汪一德回忆道,“我毫不犹豫地说‘愿意\’。”
据汪一德回忆,闵克耳仍然不敢大张旗鼓地教他画画,每次都只能偷偷摸摸的。汪一德说:“那时隔三差五便有人来审查闵克耳老师,因此每次我去学画画都要先看看四周有没有人,再钻进他的家里。有时正在练习,便听到门外有人一边急促地敲门,一边叫着‘闵克耳开门\’,这时,我赶紧收起画纸,从后门的门缝里往外看,见没人,便以风一样的速度逃离。”就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闵克耳将其绘画方面的知识倾囊相授给了汪一德,特别是舌画的传承,让汪一德成为了目前国内唯一一名舌画传人。
艺术无涯
舌画只是其绘画成就的冰山一角
汪一德以舌画闻名于世,可记者在他的画室中,却几乎只看到油画和水彩画作品。他看出了记者的疑惑,解释道:“因为舌画的独一无二,被媒体放大了,似乎是我全部的艺术探索。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那只是我在绘画艺术领域的冰山一角,目前我更多的精力是放在油画上。”在汪一德绘画桌上放着的一叠准备送到省美展参展的作品,全部都是油画。
“以前在棉花厂工作,工作繁忙,但几乎每天仍然坚持利用休息的时间画。我在那里干了7年,后来离开那里时,练习用过的颜料瓶和墨水瓶都装了一大箩筐。”汪一德回忆道,“到了今天,我仍然坚持画,只要相馆没得生意,要么出去采风,要么就在作画。”
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让汪一德积淀了深厚的绘画功底和艺术修养,这也是其绘画作品多次获得全国性大奖的根本原因。汪一德表示,如果没有深厚的绘画功底和艺术修养,舌画也只能是哗众取宠,根本谈不上艺术作品。
隐居小镇
远离名利的创作更贴近艺术
当记者与汪一德谈起当下绘画领域的艺术风气时,他只是淡淡地笑着说:“让他们热闹去吧。”汪一德隐居的简阳市草池镇,远离艺术汇聚的中心,甚至他的照相馆都开在草池镇相对偏僻的地方。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窥见其对于绘画艺术探索的可贵态度。
由于近年来媒体的宣传,汪一德的名声越来越大,前来拜访他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不乏专业画家和买画的商家。曾经也有人给汪一德建议,让他按照特定的规格来创作,那样的绘画作品更好卖,但被他拒绝了。他始终认为,艺术创作一定要符合自己最真实的内心,不能因为名利的需要而设定框架,这样只能离真正的艺术越来越远,最终变得俗不可耐。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杨冬梅)2月25日上午9时,简阳市在东城新区市直机关办公楼前隆重举行升国旗仪式。以此激励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保持发展定力,坚持清风正气,迅速掀起新一轮改革发展热潮,加快建设天府新区、冲...
简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简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