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的剃头匠
彭家春师傅正在剃头。“以前这街上剃头匠多得很,特别是有茶馆的地方,往往就有剃头匠的身影;现在少了,好像就只有那么两三个师傅还在吧。”记者在简阳市石桥镇的街上听到居民如是介绍。
12月3日,记者在石桥镇见到已坚守近30年的剃头匠彭家春师傅。
■ 本报记者 范宇
手艺好
老大爷们赞不绝口
“彭师傅的手艺好,几十年了,从最初的5角钱到现在7块钱,还是喜欢在他这里剃头。”60余岁的范大爷告诉记者,“彭师傅不仅要剃头,还要刮胡子,把面修了,有需要还会掏耳朵,每个人都收拾得干干净净的。”
记者见到一名老大爷头发凌乱、胡子拉杂的,经过彭师傅耐心细致地剃头、修面、刮胡子等系列修剪,整个人就立马光鲜、精神起来了。老大爷们普遍表示,将头交给彭师傅剃,一千万个放心。
对于大家的称赞,彭师傅却格外谦虚而幽默地说:“这没有啥子大不了的,无非就是长了剃短,短了剃光。”
安贫乐道
彭师傅的坚守哲学
50岁出头的刘大爷告诉记者:“现在的理发店贵得很,有些要10块钱,甚至有的要15块钱。而在彭师傅这里又是剃头、刮胡子,又是修面的,却只要7块钱。”
12月3日,恰石桥镇逢场,有三五名老大爷在彭师傅的摊摊旁一边排队、一边聊天。彭师傅告诉记者,逢场人要多些,农村的老大爷赶场,有些就要过来剃头,但也就那么三五个人,生意好点时,会有七八个人;而不逢场时,有时一两个人,有时一个人也没有。
据了解,这样一个月下来,除开成本,彭师傅的收入仅仅只有几百元。但坚守近30年的彭师傅对生活却非常乐观,他还念起了顺口溜:“赚钱不赚钱,首先摊摊要扯得圆。”安贫乐道是彭师傅的坚守哲学,他表示,够生活,也就行了。
此外,彭师傅还说:“只要干得动,就要将头剃下去。”
渐消失
剃头匠的最后岁月
一老椅,一长凳,一脸盆,一炉子,几条毛巾,再加上一镜子,一剪子,一手推子,一刮脸刀,一鐾刀布等,差不多就是彭师傅剃头摊摊的全部家当。彭师傅说:“这点家当跟了我大半辈子,这辈子是割舍不了了。”
据了解,像彭师傅这样的剃头匠,在资阳市城里面几乎已很难发现踪影,有些小镇上好像有为数不多的一两个,取而代之的是多如雨后春笋的理发店。而“剃头匠”这个名词也正在慢慢地被大家遗忘,如今令大家所熟悉的称呼是“理发师”、“美发师”、“造型师”等时尚词汇。
“剃头这么几十年,送走了不少老人,终有一天我们也会离开。”彭师傅略显遗憾地说,“到那时,恐怕这街上就再也没有剃头匠这个职业了。”
新闻推荐
以渔会友以钓怡情2014“大地杯”简阳市钓鱼协会会员钓鱼比赛圆满收官
等待鱼儿上钩。起鱼了!■杨冬梅本报记者谢承爽12月14日,2014“大地杯”简阳市钓鱼协会会员钓鱼比赛在简阳市棉丰钓鱼场举行。此次比赛吸引了来自简阳市不同行业的60多名钓鱼爱好者参加。比...
简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简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