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兄弟有“三盼”:好卖,能贷,有保险
【开栏的话】我们面临两个“不可逆转”。
一是我国城镇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预计就将减少650万亩耕地,耕地刚性减少不可逆转;二是每年进口的粮食作物数量,相当于6亿亩耕地的产量,粮食“紧平衡”状态不可逆转。
与“两个不可逆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村青壮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和种粮比较效益的低下,“谁来种粮”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从某种程度上说,未来的粮食产量能不能稳,更多地要看种粮农户的信心能不能稳。
当前正值秋收,从今天起,本报推出《秋收季·听听种粮大户的心里话》系列报道,记者走到田间地头,倾听种粮大户的心里话,记录他们的所想、所困、所盼。人物:郑华明(50岁)
郑华勇(38岁)关系:兄弟流转土地所在地:简阳市飞龙乡龙王村流转面积:近300亩规模种植时间:7年种植作物:玉米+胡萝卜预计年收入:五六十万元□本报记者 许静/文 肖雨杨/图
初识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龙王村是简阳市最偏僻的乡村之一。赶往龙王村,一路上车子底盘多次被擦挂,人也被晃得东倒西歪。
见到郑华明时已近晌午。此时他正开着一辆红色的玉米收割机在收玉米。四溅的玉米秸秆碎末与三伏天的阵阵热浪混杂在一起,扑面而来。
郑华明从收割机上跳下来,大颗的汗水往下滴。他直接脱下被汗水浸透的T恤衫,往脸上抹了一把,然后给弟弟郑华勇打了个电话。
几分钟后,郑华勇开着一辆黄色的挖掘机过来。打开收割机的机舱门,黄澄澄的玉米籽粒流进了挖掘机的拖斗。兄弟俩一前一后,开着车子往家走。阳光下,一红一黄两个颜色格外耀眼。
经历
一干就7年,已挺过最难的日子
郑华勇是简阳市新市人,离飞龙乡有20多公里,选择到这里来包地,是因为“偏远一点,租地相因”——每亩耕地的流转费用是560元,而在新市镇要800元。2006年,他到龙王村走亲戚,看到这里大片的土地都无人耕种,就动了大规模租地种粮食的念头。“泥鳅生来钻泥巴,农民种地是本分。”
郑华勇和郑华明来到龙王村,一干就是7年。“哎,这条路走得不容易啊!”郑华明指着房前的耕地说,这些土地原来是些高低不平的低产田,“一下雨连红苕尖尖都收不到”。郑华明先规整田型、维修渠道,“地里至少埋进去了五六十万。”人工越来越难请,兄弟俩就商量着买农机,近两三年来购买农机的费用也有六七十万元。“说没赚钱吧,也不是,但全花在这些上面了,看不到现钱。”
“最难的日子算是挺过来了,现在有了农机,种田撇脱多了。”郑华勇接过话茬,原来人工收一亩玉米要经过掰、晒、脱粒三道工序,3个人至少要干3天,但现在整个流程只要十多分钟。正因如此,记者从兄弟俩黝黑的脸上看到的是希望。
烦忧
缺买主缺贷款缺保险
兄弟两人仍然有诸多烦心事。
“现在最着急的就是没有找到买主。”郑华明说,目前已经收获了六七万斤玉米,但因为没有烘干和存储设备,只能堆在一个工厂废弃的厂房内。
“缺少烘干和存储设备是目前制约种粮大户发展的一个瓶颈。”站在一旁的简阳市农业局一负责人说,因设施简陋、方法原始、工艺落后等因素,我国农产品产后损失惊人,粮食损失率超过8%,农户户均损失粮食在60公斤左右。种粮大户因粮食存储量大,损失更大。
“想是想买,但钱从哪里来呢?”郑华勇说,存储和烘干设备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元,没有政府补贴,银行也不给贷款,一般的种粮大户根本买不起。“这些年跟亲戚朋友基本借遍了。”
兄弟俩还有一个期盼,就是保险。
“今年我家的200多亩玉米被洪水淹了,但保险公司来定损时说要达到70%-80%的绝收才能赔偿,这明显就不合理;还有价格波动最大的蔬菜,为啥就不能买保险呢?”郑华勇说。
缺销售网络、缺贷款门路、缺保险护航……尽管面临很多困难,但两兄弟还是认准了种粮这条路。“我们两兄弟算是打天下,给孩子们闯条路。”郑华勇说,他的女儿和女婿都在成都打工,两个人一年到头最多赚个10多万。而他种田走上正轨之后,正常年景一年下来玉米和胡萝卜的收入怎么也能有上百万元,刨除成本也能剩五六十万元。所以他坚信,“以后孩子们总要回来的。”
正在采访时,郑华勇接到了简阳市农业局打来的电话,按照种粮大户新的补贴政策,郑华勇得到了17322元的补贴。“国家这么支持,这辈子我们就种到底了。”抬起头,看着院坝里满眼金黄的玉米籽,郑华勇说。
新闻推荐
□詹柳英本报记者刘宏顺田间,麦苗泛青、蔬菜葱茏;村头,车载建材、往返忙碌;地头,人们谈笑风生……12月13日,冬日暖阳高照,简阳市普安乡永明村生机盎然。“张书记,等一下,我问个事!”当日上午10时许,正在位于...
简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简阳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