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区新生活 新貌新希望

四川日报 2013-02-15 16:47 大字

本报记者在天府新区感受新区建设带来的蓬勃热力——

□本报“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组

2月14日发自天府新区

早春二月,车窗外不时闪过抢先绽放的花树,传递着春天的气息。2月14日,本报“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组驱车前往成都市龙泉驿区和资阳市简阳市,感受天府新区的特别年味。

在龙泉驿区感受社区新貌,体会新市民欢喜过年,倾听他们的新年心愿;在简阳三岔湖景区,轰鸣运转的机器声、拔地而起的新建筑、摩肩接踵的游客……所到之处展现出的蓬勃面貌,人们眉宇间流淌出的豪迈欢畅,深深感染着我们一行人。

农民变市民

我现在是拿工资的人

采访车在龙泉驿区大面街道办龙华新市民社区停了下来。这是一个主要由拆迁农民组成的新社区。

在社区文化广场,男女老少手拉着手随着欢快的音乐起舞,一派节日的喜庆气氛。领头跳得最欢的是60岁的陈传芳。记者问她:“春节过得怎么样?”陈传芳停下华尔兹舞步回答:“唱歌、跳舞、打拳,每天都是耍!”

2010年前,陈传芳家里还种着麦子、蔬菜和少量的果树,一家人三亩地分成了8块,一年四季土地上收成不多,操心不少。2010年底,陈传芳一家入住该社区,成为新市民,开始享受土地资源的增值回报和城市管理的社区服务。她一家五口分了两套房子,儿女在外工作,空下的一套房子出租收入800多元,加上千余元的社保金,老两口每个月收入2000多元。“就和城里上班的人拿工资一样嘛!”陈传芳告诉记者,平时,社区隔两三天就安排专业人士来教唱歌、跳舞、打鼓、打拳,周末、假期,10岁的孙子过来住几天,还可以去社区青少年中心学习画画。

工地上过年

只为建设进度再快些

节日里的天府新区,依然处处可见运行的工程车,以及忙碌的身影。

简阳市三岔湖区域自来水厂位于群丘之间的一个小山坡上。工地上,63岁的工程负责人张文清正在指挥工人推土作业,山坡上的风有些微冷,他的脸上却挂着一串汗珠。

“除夕和大年初一都在工地上过的。”老张呵呵一笑。

老张是本地人,他家距工地仅有3公里,但他有八成时间吃睡都在工地上的板房里。除夕那天,回家团完年他又跑到工地上来了。“工程要紧,实在走不开啊。天府新区规划得这么好,只想建设进度快些再快些。”

简阳市“两湖一山”发展区管委会副主任付绍传告诉记者,天府新区资阳片区内共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绿地、文化旅游等项目44个,总投资223.94亿元,目前累计完成投资32.68亿元。“春节期间,数以万计的工程人员和工人都在加班加点工作。天府新区的轮廓越来越清晰。”付绍传说。

交通大改善

农家乐生意红火

简阳市三岔湖畔,星罗棋布的农家乐家家顾客盈门。

在“姐妹渔家乐”,宽敞的坝子里停满了挂着各地号牌的汽车。姐姐刘桂花热情招呼着客人,倒茶、摆坐;妹妹刘桂芝在厨房掌勺,一条活鱼下锅,放豆瓣,下葱花,一盘香喷喷的红烧鱼很快出炉。“春节期间,生意好到爆。”刘桂花喜滋滋地对记者说。从大年初一至初五,连续五天,她的农家乐每天营业额突破了万元。“比去年春节翻了一番还多。”客流旺,不仅是省内的,连香港、台湾也有客人来。

这显然受益于天府新区建设带来的交通改善。去年5月,三岔湖旅游快速通道通车,打通了阻隔在成都和三岔湖之间的龙泉山,三岔湖至成都的行程缩短为40分钟左右。取缔了网箱和库湾围栏养鱼的三岔湖,湖水日益清澈,环境越来越好,前来观光休闲的游客成倍增长。

简阳市旅游局纪检员罗迎会介绍,今年春节以来,三岔湖的游客平均每天达10万人,比往年同期增长三成以上。

新闻推荐

中国关工委首个培训基地落户简阳

本报讯(记者杜蕾)5月13日,中国关工委首个培训基地在简阳市三岔湖正式揭牌。随后,全国关工委干部学习培训班在此开班。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出席仪式并为培训班学员作...

简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简阳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