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从“种田保姆”到兼管妇女广场舞

四川日报 2013-02-28 16:41 大字

双河村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平台成功带领本村农民“齐步走”,今年还将服务邻村

个案调查

春日的暖阳下,大片大片的油菜花铺满一地,绿油油的麦苗抖擞着精神生长,一簇簇嫩粉色的梨花绚烂开放……显见一种蓬勃的力量正从大地上升腾。2月26日,记者慕名来到简阳市东溪镇双河村,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平台为这片土地带来的变化。

从专业服务到综合性服务——

几次“碰壁”催生“平台”

车子刚到村口,一阵阵欢快的鼓声便传入耳际。循着声音,一路前行。在一个平坦的坝子前,10多名中年妇女正在欢快地打腰鼓。

同行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平台负责人袁勇自豪地说:“这是我们综合平台下的妇女协会在搞活动。”

“平台还管妇女活动啊?”记者很好奇。

“它是我们综合平台下的一个小分项。”袁勇拉过几把椅子,坐在坝子中间和记者聊起来。

双河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平台的前身,是一个传统的专业合作社。“几次‘碰壁\’,让我们的身份发生质变。”袁勇说得有些神秘。

2003年,省农科院在简阳市研发出水稻覆膜节水栽培技术,为推广这项技术,东溪镇成立了农业科技产业化协会。袁勇说,前两年,这个协会确实起到很大作用,很快就把水稻覆膜节水栽培技术推广开了,但两年以后,协会就失去了作用,几乎没有会员了。

科技留不住人,能不能靠经济?袁勇介绍,后来成立了水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效益与农民收入挂钩。不到3年,这个水果专业合作社也走到了尽头。

“除了技术指导、市场开拓等‘专业\’需求外,农民一定还有其他需求。”尽管思考得不是很清楚,袁勇还是带领大家成立了一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平台,先是成立了妇女协会、老年协会,后来又成立了农业种养兴趣小组。

现在看来,这和省委1号文件提到的,整合资源为乡村提供综合性服务的思路是吻合的。在双河村支部书记李显俊眼中,综合平台给村民提供了社区化的服务,遇到一些婚丧嫁娶也都有人帮忙,通过一些活动,还大大增强了村民间的感情,增强了凝聚力,反过来也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在农村,只有实现农民的‘齐步走\’,才能聚起产业发展的动能”。

从自给自足到市场化运作——

向纵深迈进,“平台”升级扩域

“国家和省上都提出支持培育壮大社会化服务供给主体,这让我们很振奋,也促使我们思考下一步应该怎么走。”袁勇和记者在村里边走边谈。

平台的服务已经延伸到每个角落。生态,所有的农作物都断了化肥和农药,所有的畜禽都不再用饲料;市场,普通大米一斤只有一块多,这里的大米一斤能卖到5-8元……“服务内涵和功能还要向纵深迈进。”袁勇雄心勃勃。

在双河村村委会上方,已经建起了一片新厂房。这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平台刚引进的大米加工厂,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平台还为当地的大米申请了商标,村民出原料,加工厂出设备,销售出去产生的利润加工厂将和平台按五五分成。这个平台还将增加为双河村提供规划、打造、管理乡村旅游的服务功能。

与一二三全产业链相配套的全方位服务体系,正在从蓝图变成现实。

省社科院副院长郭晓鸣认为这还不够。当前,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劳动力由全面过剩转向结构性短缺,以及农产品由片面追求数量走向更加注重安全品质等新形势、新特点,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除了服务内容要更加贴近丰富外,平台自身的运行机制需要创新。”

对照省委1号文件的新要求,袁勇已经有了初步考虑,必须在服务对象上进一步拓展,通过市场化运作,让平台为更多双河村以外的老百姓服务,这也是平台进一步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必须要走的路。

袁勇的想法,得到了东溪镇的支持。镇党委书记黄安文表示,双河村已经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今年就将会把与双河村邻近的建政村也纳入进来,力争最大程度地放大综合服务平台的作用。本栏撰文 本报记者 许静 刘佳

新闻推荐

曾德宏赵若言记者刘川起于资阳市雁江区丰裕镇千

本报讯(曾德宏赵若言记者刘川)起于资阳市雁江区丰裕镇500千伏资阳变电站,止于简阳市简城镇220千伏棉丰变电站的输电线路目前总体进度已完成80%,将于今年9月建成投运。该工程建成后,不仅将进一步完善资...

简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简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