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喻洁:“蜀守冰”其人其事

成都日报 2022-01-10 03:36 大字

《蜀守冰》拍摄团队

制作微缩模型

在影视城DIY出大场面

纪录片海报:拨开历史迷雾的探寻

在都江堰现场拍摄

提要

2021年12月27日,央视纪录频道播出了四川历史名人系列纪录片《蜀守冰》,纪录片上下两集,上集聚焦“治水之术”,解读“变堵为疏,因势利导”这一治水思路背后隐藏的智慧,下集聚焦“治世之道”,解读李冰的“成神之路”,探究蜀守李冰“以人为本、惠泽四方”的为官之道,让观众理解何以2000年来,李冰的文化品质一直随着都江堰的滔滔水流,不断泽被后世、传承华夏的因由。

《蜀守冰》播出后取得了很好的反响。记者对话导演何喻洁,听他讲述拍摄李冰这位“最熟悉的陌生人”的故事。

嘉宾

何喻洁,1980年生,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在四川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从事纪录片、专题片和政论片的导演工作。从业19年,代表作有《岁修》《人间天府》《纪录四川100双手》《汶川十年:我们的故事》《蜀守冰》等,独立和联合创作的各类电视节目入围中国电视“金鹰奖”“星光奖”“金熊猫”国际纪录片等奖项。

对话

讲一个“现在进行时”的故事

记者(以下简称记):这部纪录片是咋个开始拍摄的?

何喻洁(以下简称何): 2017年第一批“十大”四川历史名人出炉,李冰位列其中,同列的还有苏东坡、李白、诸葛亮等。《首批四川历史名人文艺精品创作规划方案》要求,每位名人除了传记外还要拍纪录片。我以前拍过一部讲述都江堰岁修的纪录片,相对来说把都江堰的工程原理和相关历史讲得比较清楚,便信心满满地承担了这个选题。但项目真正启动后,我们开始前调,试图去寻找李冰的相关信息,才发现完全不是想象的那样。

记:实际推进过程与想象有着怎样的落差?

何:一般以人物为主题的纪录片,要么是以人物的生平故事为线索,要么是以人物所处的年代进行编年叙述,但史书里有关李冰的记载太少,只有《史记·河渠书》寥寥二十来字,然后是《华阳国志》有一些描述,其他就是神话传说了。李冰何时何地出生、如何走上仕途、为何来到四川等等……什么信息都没有,这就断了我们讲述他生平故事的路子。

记:在史料如此匮乏的前提下,如何去展现人物呢?

何: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最后转换思路——既然无法讲述一个“过去进行时态”的故事,干脆就表现“拨开历史迷雾”的“探寻”过程,讲一个“现在进行时”的故事。我们做策划的时候BBC的《杜甫》刚上线,和我们的设计思路不谋而合:由一个讲述者带领观众去寻找历史人物留下来的一个个碎片,最终拼凑起这个人相对清晰的面貌。

为此我们没有按照历史事件的线性发生顺序,而是按现代人对四川、都江堰了解的逻辑顺序,设计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信息节点。比如开篇,我们的逻辑关联是:从古蜀人来到成都平原繁衍生息开始,引出这片土地即后世的“天府之国”——“天府之国”不是天然形成的,之前是什么情况——古蜀文明的研究者在宝墩遗址讲述古蜀文明被洪水冲毁,“水患”是古蜀先民最大的敌人——但灭蜀的最终不是洪水,而是秦国——秦国如何面对这里的“水患”呢——都江堰和李冰出场。

这个逻辑链条的基础就是通过探寻围绕李冰的一个个疑问,点亮他周围一些看似无关又有所联系的历史细节,比如他生活的时代环境、可能的仕途、与他同时代的著名历史事件等。能够作出定论的东西确实太少,所以我们更多地说一些跟他有关的、能够确定的内容,让背景更加清晰,从多个角度呈现李冰,所以我们的英文片名叫《Something About Li Bing》。

在历史和传说中,寻他千百度

记:史料匮乏,又存在很多争议,你们是如何平衡的?

何:拍摄时我们不直接讲李冰,而是讲一些历史记载明确但又和李冰、都江堰有关的事件,比如宝墩古城毁于洪水、吕不韦被流放蜀地、马可·波罗游锦江等这样一些经得起考证的历史事实,通过让背景更加清晰的方式,多个角度来呈现一个不为人知的李冰。

对历史的考证,我们也非常严谨地与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保持密切沟通,首先得益于四川李冰研究学会里各位专家的支持,让我们对历史文献之外各种有关李冰的纷繁传说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区分:李冰的身世争议、李冰和“李二郎”的传说、“川主”的争议、竹笼杩槎是不是李冰发明的、“火烧水激”的方法是否真实……我们选择了争议较小的内容,尽量选用可以拿出定论或学界认识相对一致的话题。

记:但关于李冰的故事还是传说居多,传说如何在纪录片中合理存在呢?

何:分别处理:首先,纪录片要保证趣味性,否则就是一个严谨但枯燥的学术论文了,所以不管历史故事还是传说故事,我们尽量通过专家、学者的口述形式进行呈现,故事和故事之间通过逻辑关系勾连,每个小板块则通过不同的人物或专家学者的摆拍采访、置景来营造特定的“讲述历史”氛围。

其次,我们尽量用实拍的情景再现形式,比如李冰发现盐泉与就任蜀守等。带有传说性质的故事,则用手绘动画、皮影戏、合成特效等手段进行虚化处理,如李冰化作犀牛斗恶龙、羽化飞仙等场景,从视觉呈现上对真实感进行不同程度的营造。

传说故事和正史记载故事并非对立关系,很多神话传说在历史中是有迹可循的。我们采访的专家也提到,传说的源头,本身也是历史研究的一部分,比如李冰化身犀牛斗恶龙,最早可追溯到东汉的《风俗通义》,这可谓是李冰被“神化”的最早记录,而这个故事的产生,就源于老百姓对他的尊敬和怀念。

把一个“神”逐渐还原成“人”

记:说到底,你是想展现怎样的一个李冰?

何:从知名度和宣传策略上,长期以来李冰都是作为都江堰的附属物出现的,只见工程不见人。随着我们对这个人物的各种故事和周边资料收集得越来越多,就越来越觉得“深不可测”——原来这片土地上还有那么多事情都跟他有关!从农业的发展,到蜀锦织造、井盐兴起,再到成都平原水路与长江勾连,水文化,四川人的豁达性格……无不与李冰有关,但这些关系又不是直接显现,让李冰这个人隐藏在层层的历史迷雾之中。

对李冰这个历史人物有了更多了解后,越发怀疑,无论是竹笼、杩槎,还是都江堰的选址、开凿玉垒山的方法、包括“深淘滩、低作堰”的岁修规定,这么多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举措,都是他一个人实现的吗?有没有可能他仅仅是主持了都江堰的建造,过程中由于他谦虚大胆地接受了民间很多创新发明,于是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人们将很多事件和传说集中到了他一个人身上,让他从一个普通人成为被膜拜的神呢?

所以,我们呈现给观众的,就是一个“神”被逐渐还原成“人”的过程,这个人不仅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师,也不仅是一个发明家、经济学家、设计师……他的正式身份是秦国中央政府派到地方的蜀守,是一个官员。他在修筑都江堰时因地制宜,大胆运用多种施工方法,尽可能不让大型工程伤到百姓元气;他在尊重蜀地传统民俗的基础上,开凿盐井,发展经济,引入铁器,促进生产……正是这种贯穿始终的“因势利导”理念,使他最终成为治世的典范,甚至被奉上神坛。可以说,当好“蜀守”是他为民的初心,也是他一生恪守的责任,这就是片名最终没有直接使用“李冰”,而是采用“蜀守冰”的原因。

记:你们如何处理都江堰与李冰的关系?

何:李冰主持修筑都江堰的过程,相关的电视作品和纪录片比较多,所以我们最终决定不在再现历史场景上花费太大篇幅,而是从现在的观众视角去想象:如果“我”是李冰,我来主持修筑都江堰,会面对哪些难题?我们提出了四个问题:如此规模的工程,人力问题如何解决?开凿玉垒山的“火烧水激”法是否真实有效?使用的工具是铜器还是铁器?在湍急的岷江干流上施工,采用什么样的水工技术?总结起来,人力、工程技术、工具、水工技术,这四个难题,不管时代技术如何发展都得面对。如果用现在的工程技术,要如何来解决,那时候李冰又是如何解决的?这样,我们就能够对李冰的处事方式和聪明才智有一些了解。

我们也没有直接讲都江堰,而是跟现代技术下的水利工程做类比:如果用现代拦河筑坝的方式,要实现都江堰的功能,该如何设计,有多大的工程量?这就让观众直观地了解了2300年前李冰修筑都江堰是一件多么困难和伟大的事情。

创新表现一个“素人”李冰

记:拍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何:最开始的设计思路,整个片子不需要解说配音,完全靠讲述者推进,但由于各方面的条件限制,最后不得不放弃这个思路,回归用画外音的形式,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此外,因为疫情关系,外地专家的采访时间一改再改,北京的几位专家是在片子进入后期制作时才拍摄的。还有,对历史人物纪录片来说,情景再现占相当比重,疫情期间国内几个大的影视城全部封锁停工,我们几经波折联系到了贵州都匀的秦汉影视城,那里可以进场拍摄,但场工、演员、设备保障的相关人员都已回家,相当于一座只有场景的“空城”。我们一咬牙,从成都带演员,自己拉着摄像机、灯光、轨道等,开车十多个小时过去拍,临时演员也是专门从贵阳拉到都匀的。服装、道具等从横店发快递过来,整个情景再现的内容基本上是自己DIY出来的。不过,整个影视城里只有自己拍片的感觉,很爽。所以临时设计了大街上秦兵押送蜀国叛乱者的戏,要是正常时候,这种大场面我们的预算根本拿不下来。

记:纪录片大量的三维动画技术、沙画等新技术有着怎样的意义?

何:策划之初,我们觉得李冰不像苏东坡、李白、诸葛亮等人那样家喻户晓,他的领域有点“窄”,但这个领域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很容易拍得让普通观众感到晦涩无趣。同时也因为李冰在大众心中算一个“素人”,所以我们在表现手法上更多地追求创新,大胆地在情景再现里让人物开口说话;沙画、手绘、微缩模型等表现形式聚集在两集50分钟内,让人不停地面对新的表现手法,保持了观看的兴奋度。所以审片试映时观众普遍反映,“没想到这么快就看完了”“一点都不觉得过了50分钟。”

记:李冰治水的智慧,已经成了成都的一种内在气质。

何:可以说成都这座城市的生长模式,包括城市布局,都受到李冰治水方法、治水经验、治水智慧的影响。都江堰的灌溉之利成就天府之国,蜀锦因水而兴,成都人最早拿出的文创产品,就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蜀锦;成都成了一个活水城市,有二江,有四大干渠,有十八沟脉,通过水路勾连长江后四通八达,这样的交通优势,令各种文化在此交汇。之前与历史文化学者谭继和先生交流,很认同他的观点。他说,无论如何面临挫折、面临自然灾害、面对社会历史的转折关头,蜀人都能保持镇定自若,因为,水,就是这样的性格。

手记

2021年12月31日

2020年初我专访了作家凸凹,当时他所著的长篇历史小说《汤汤水命》刚发行,这本书以李冰为原型,洋洋洒洒35万字,把这位历史人物写得有血有肉,打动了很多读者,因为关于李冰的史料记载极为匮乏,且争论极多,许多点位至今在学界都未能达成共识。

如果说《汤汤水命》是历史小说,还可以有相对广阔的创作空间,那纪录片《蜀守冰》的制作难度简直难以想象。因为后者要求更加科学严谨,辗转腾挪的空间几乎被史料锁死,而李冰在史料中的记载加起来也就那么几十个字,这种情况如何能撑起一部纪录片,而且还是上下集!这很难让人想象。

前几天《蜀守冰》在央视播出,我守着看完两集,感觉有点不过瘾——这部纪录片真的是内容满满,上集从距今4500年的宝墩遗址说起,以古蜀先民对抗水患为历史链条,以古蜀王朝兴衰为节点,以都江堰的修建为句号,展现了一幕波澜壮阔的古蜀治水篇章,将李冰修建都江堰的千年之功刻画得淋漓尽致。下集则以历史传说为蓝本,从秦灭巴蜀、李冰发现盐井并就任蜀守等故事,通过手绘动画、皮影戏、合成特效等手段,将这位先贤全方位地带到了观众眼前:原来李冰是这样的人!

谈起《蜀守冰》的拍摄,导演何喻洁坦言,最初的计划是要按BBC拍摄的《杜甫》纪录片那样,不要解说配音,完全靠类似甘道夫的扮演者伊恩·麦克莱恩那样的讲述者进行推进。为此他们做了很认真的筛选,并定下了几个标准:一,不能是研究专家;二,要有一定知名度的学者或文化人物;三,研究方向与李冰或都江堰有相互勾连的点……结果寻找了多位国内外专家,最终因为疫情,只能作罢,最后回归到旁白解说的形式,“少了一个讲述者的自我角度和专业属性,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据何导介绍,按照《首批四川历史名人文艺精品创作规划方案》的要求,后续还会有其他历史名人的纪录片陆续分批次启动。

本报记者 吴亦铮/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国网岷江供电公司和阿坝州退管中心签订党建共建协议

(荣蓉记者程磊张瑞灵)12月28日,国网四川岷江供电有限责任公司与阿坝州驻都江堰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中心(以下简称阿坝州退管中...

都江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都江堰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