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两轴”打造“三带” 7个交界地带开展融合发展试点

成都商报 2021-11-30 03:45 大字

成都都市圈空间布局规划示意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中的天府大道北延线都江堰水利工程

未来,成都都市圈将形成怎样的发展布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如何协调发展?成德眉资毗邻地区如何融合发展?刚刚出炉的《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了明确的方向指引。

《规划》指出,将以同城化发展为导向,强化成都作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德阳、眉山、资阳比较优势,增强小城市、县城及重点镇支撑作用,构建极核引领、轴带串联、多点支撑的网络化都市圈空间发展格局,在都市圈率先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两轴”

■完善都市圈东西城市轴线,强化成都东部新区与重庆联动的重要支点作用,夯实成渝发展主轴

■加快建设天府大道北延线,强化四川天府新区、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成德眉发展轴

“三带”

■共建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建设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和“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

■共建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区

■共建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合力打造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

高标准建设“三区一城”

完善德阳、眉山、资阳宜居宜业功能

《规划》明确,将优化提升成都中心城区功能。充分利用成都主城发展能级较高的优势,积极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推进中心城区瘦身健体,有序疏解一般性制造业、专业市场等功能和设施,引导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周边辐射延伸,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高标准建设四川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成都高新区、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推动多中心、组团式发展。

同时,将完善德阳、眉山、资阳宜居宜业功能。立足各自发展基础,主动承接成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共享成都发展环境、发展资源和发展平台,逐步增强人口和经济集聚能力。支持三级医院和新建高校、高校新建校区在三市布局,增加医疗教育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将推动德阳强化与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协作,充分发挥现代物流、职业教育优势。推动眉山充分利用四川天府新区平台资源,显著提升创新成果转化、商贸物流和休闲度假功能。推动资阳与成都东部新区联动发展,积极建设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打造临空经济高地、先进制造基地和生态文化江城。

成都都市圈的发展,相关县城(县级市)经济地理也将得到全新的塑造机会。《规划》提出,培育形成若干卫星城,打造都市圈发展的节点支撑。深化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和“小县优城”试点,稳步有序推动符合条件的县改市。同时,支持小城镇对接大中小城市需求,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规划统筹、功能配套,融入城市发展。支持镇区常住人口10万以上的特大镇按同等城市标准配置教育医疗资源,支持有条件的镇建成县域副中心。

构建“两轴”打造“三带”

开展交界地带融合发展试点

在成都都市圈的区域版图中,“两轴”和“三带”的发展格局被明确。如何构建“两轴”?《规划》提出,将完善都市圈东西城市轴线,建设成资大道和市域(郊)铁路,推动成都东进和重庆西扩相向发展,强化成都东部新区与重庆联动的重要支点作用,夯实成渝发展主轴。加快建设天府大道北延线,畅通天府大道眉山段,推动南北向市域(郊)铁路有序发展,强化四川天府新区、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成德眉发展轴。

“三带”是指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共建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重点是协同提升物流枢纽和开放口岸功能,建设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和“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共建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重点是协同提升现代科技服务发展能级、强化创新资源集聚转化功能,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区。共建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将加快形成临空经济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协同提升汇聚运筹高端资源要素功能,合力打造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

《规划》还明确提出,要发挥成德眉资毗邻地区经济联系紧密、人文交往频繁的比较优势,推动交界地带在规划布局、交通连接、产业协作、政务服务等方面探索创新合作模式,打造同城化发展若干支撑点。支持彭州—什邡、青白江—广汉、金堂—中江、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和眉山片区、蒲江—丹棱、新津—彭山、简阳—雁江—乐至等区域开展交界地带融合发展试点,推动其他交界地带融合发展。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实习记者 宋嘉问

生态环境 共保共治

联合实施“增绿增景”

加快建设世界级城市绿心

《规划》明确,将构筑多层次、网络化、功能复合的“一心一屏三网三环多片”生态空间格局,开展生态共建环境共治,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有效路径,重塑天府之国茂林修竹、美田弥望的大美城市形态。

实施“增绿增景”生态工程

共建世界级城市绿心

在优化生态空间网络方面,《规划》提出将打造城市绿心和生态屏障、共建蓝绿交织生态水网、共筑城市生态绿环,并分别部署了相应的重大工程建设。比如,都市圈内各城市将共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联合实施“增绿增景”生态工程,加快建设世界级城市绿心,并将加强龙门山、邛崃山大熊猫栖息地生态修复和生态廊道建设,筑牢生态屏障等。

都市圈将构建沱江绿色发展轴,系统修复岷江、沱江等流域自然岸线和湿地,协同建设沿江生态廊道,促进与涪江支流绿色廊道贯通成带,完善生态、补水、防洪、健身、休闲等功能。

《规划》提出将联合建设以天府绿道为脉络的生态工程网络,打造高品质城市中心公园,构建成都环城生态区。

联防联控联治再“升级”

这些试点即将启动

《规划》明确提出将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尤其是在推进流域协同治理方面,将开展岷江、沱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合作试点,联合整治青白江、北河、鸭子河、府河等重点跨界河道,共同提升南河、通济堰等水质,持续推动流域上下游水质稳定达标。同时,还将加强水生生物保护,系统开展水污染综合治理,消除城市黑臭水体。

《规划》提出将联合实施成都都市圈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程,推动细颗粒物(PM2.5)浓度持续下降,遏制臭氧浓度上升趋势,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这两个中心加快建设

协同推进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也是《规划》提出的重要内容之一。《规划》明确,成都都市圈将积极筹建碳中和天府实验室,加强低碳技术科技攻关,并将完善“碳惠天府”机制,实施碳资产提升行动,科学分解、严格落实能耗双控指标,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有条件的地市率先达峰。

与此同时,成都都市圈还将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建设西部环境资源交易中心和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成都)中心,推进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争取开展气候投融资国家级试点,建立健全排污权、水权、林权交易市场。同时,将探索构建生态产权制度。

红星新闻记者 李彦琴

重磅项目 安排好了

打造轨道交通一小时通勤圈

成都东站、眉山、资阳建城市候机楼

基础设施、同城同网是成都都市圈“联通”的关键。按照《规划》,成都都市圈将聚焦“外建大通道、内建大网络、共建大枢纽”,打造立体交通体系,并推进能源、市政、水资源等基础设施对接成网。

关键词:国际门户枢纽能级

推动成都空港

异地城市候机楼建设

巩固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成为成都都市圈的一项关键工作。根据《规划》,成都都市圈将强化与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高(快)速路互联互通,提升航空服务水平和枢纽运营效率,增强航空货运能力,建设引领西部民航发展的国际航空枢纽。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明确提到了推动成都空港异地城市候机楼建设,包括开工建设成都东站、眉山、资阳等城市候机楼。同时,成都都市圈还将推进区域内通用机场建设,促进运输航空和通用航空协调发展。

在全国性铁路枢纽方面,成都都市圈一方面将优化成都主枢纽“三主三辅”客站布局,完善“1+1+17”三级物流节点网络,同时,推进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搭建“通道+物流+产业”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探索与重庆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

比如,在客运方面,将加快推进成都铁路站扩能改造、天府、资阳西、乐至铁路站建设等工程。开工建设十陵南、简州、空港、金堂东等铁路站和三星堆旅游集散汽车站,强化多种运输方式一体衔接,打造一批综合交通枢纽。

在多式联运方面,《规划》提出要推动德眉资物流港(园区)建设,优化完善多式联运型和干支结合型货运枢纽布局,构建一体化现代物流网络。

同时,成都都市圈还将开工建设成都国际铁路港淮州辅港、资阳多式联运枢纽中心、成都国际铁路港大港区农副产品专业物流港、什邡蓉北快运物流园(一期)、成都天府国际空铁公多式联运物流港、成都东部区域物流港(简阳)。

关键词:轨道交通一小时通勤圈

成都都市圈

城市联通轴线来了!

“轨道上的都市圈”是《规划》提及的重点。成都都市圈将统筹布局以成都为中心枢纽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构建轨道交通一小时通勤圈。

具体而言,成都都市圈将推进成达万高速铁路、成渝中线高速铁路等干线铁路项目建设,研究规划成都外环等连接成都与周边城市的城际铁路和都市圈市域(郊)铁路。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还提到了成都都市圈城市联通轴线——加快建设东西城市轴线成都东段、天府大道北延线、天府大道眉山段,并开工建设东西城市轴线资阳段。

同时,加快推进成都铁路枢纽环线改造,充分利用既有铁路富余能力开行市域(郊)列车,推进市域(郊)铁路有序发展。

《规划》还提到探索以轨道交通方式合理衔接德眉资毗邻城镇,构建以成都站、成都东站、天府站、简州站、德阳北站、眉山北站、资阳北站等为核心节点,多种轨道交通方式有机衔接的成都都市圈轨道通勤网络。

在公路网方面,成都都市圈将加快实施高速公路扩容改造工程,进一步提升成都都市圈高速路网衔接转换效率,形成“3绕17射”高速公路主骨架网。

其中包括,统一建设标准、统筹建设时序,加快推进天府大道北延线等城市联通轴线和成资大道等城际快速通道项目,构建都市圈统一高效的骨干通道。高速公路方面,开展乐至经自贡至犍为、成都经三台经大英至乐至、绵竹至茂县等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

另外,《规划》还明确要实施打通城际“断头路”行动计划,力争2025年基本消除城际“断头路”。

《规划》明确,要促进轨道交通、跨市公交、城市公交有机衔接,进一步优化成绵乐客专、成渝客专、成灌(彭)铁路开行方案,提升铁路公交化运营水平。同时,推动主要交通干线站点综合开发,优化设置公交站点和大型停车场。推进成都都市圈公交“一卡互通、一码互通、优惠共享”。

关键词:市政设施规划

将在成都中心城区

打造国际领先城市电网

在用电方面,《规划》明确要构建环成都区域四川电网“北立体双环”网架。其中,包括加快甘孜—天府南—成都东、阿坝—成都东、天府南—重庆铜梁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重点工程建设,推进成都新津、德阳南等500千伏及配套输变电重点工程建设,统筹优化交界区域电网500千伏主网架、同步优化完善成都市220千伏电网结构等。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都市圈将在成都市中心城区打造国际领先城市电网,并明确了“成都市坚强智能电网”——包括核准建设后子门、沙西、黄忠大道等一批220千伏输配电工程,完善县域电网220千伏网架支撑,并开展成都地区配电网网格化规划建设。

在区域天然气设施布局方面,《规划》提出加强城市燃气管网建设的运营协调,整合区域终端燃气市场。加快液化天然气(LNG)应急调峰储配站(二期)、四川中京燃气储气调峰扩能等项目建设,联通毗邻区域天然气管道,有序建设生物天然气、氢能设施。

在市政公用设施方面,成都都市圈将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统筹各类市政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统筹规划建设公共消防设施。探索公用设施跨市域运营,鼓励企业跨市域承接环卫绿化等市政服务项目。完善交界区域垃圾处置、污水污泥处置等市政公用设施规划衔接和重大项目选址协商机制,协同推进垃圾、水力环保发电厂等重大公用设施建设。

关键词:水资源保障

协同开展“再造都江堰”

水利大提升行动

在水资源配置方面,《规划》强调要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促进集蓄雨水、再生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推进节水型都市圈建设。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协同开展“再造都江堰”水利大提升行动,建设李家岩水库等大中型水利工程,推进引大济岷、长征渠引水、毗河供水二期、三坝水库等水利工程前期工作,完善成都都市圈水网体系。健全三岔湖等龙泉山以东灌区管理体制,创新毗河供水工程等跨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运营机制,协同开展岷江、沱江干支流水库闸坝科学调度。

在提高防洪排涝能力方面,成都都市圈将实施岷江、沱江、青衣江防洪治理工程,加强城市智能排水系统建设。建立防洪减灾协调机制,统筹制定岷江、沱江干支流沿线区域防洪排涝标准。

在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规划》提到要建立跨行政区水源地保护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四库一点两线”重要饮用水水源及高速水道的保护与建设,统筹建设应急备用水源。推进成都都市圈水利行政执法协同等。

红星新闻记者 邹悦

新闻推荐

都江堰税务减负“大礼包” 缓一缓 动力更足

“缓税政策帮扶力度很大,相当于为我们企业提供了3个月的无息贷款。”成都瑞华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刘月其欣喜不已。日前,...

都江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江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