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新消费风口 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成都一季度消费增长“解码”
东门码头,锦江夜航,一片璀璨景象
大熊猫艺术品雕塑成为“新晋网红”
4月16日-5月31日,2021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成都公园城市美物节火热来袭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消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据市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成都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12.3亿元,同比增长31.8%,两年平均增长6.8%,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7.5%。商品零售复苏有力,16个限额以上商品门类中15个门类零售额正增长、10个门类零售额增速超过20%,其中汽车类、服装鞋帽及针织品类、石油及制品类分别增长65.7%、40.6%、25.1%。重点企业增长较快,30强企业零售额增长21.6%。餐饮消费快速增长,限额以上餐饮业、住宿业营业额分别增长152.2%、87.7%。新消费形态发展向好,限额以上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增长28.5%,拉动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7.0个百分点。
数据串联而成的上扬曲线既是成都消费热力的“简笔画”,也是成都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工笔画”。看似简洁的线条背后究竟有怎样丰富的内涵?在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画卷上,成都消费又将如何描绘出更多的精彩?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走访。
关键词1
消费场景
转眼间,2021的日子就要过去1/3,翻看微信朋友圈,映入眼帘的是一些熟悉的画面——
成都锦江东门码头,火龙舞动,铁花飞溅,一众乌篷船缓缓驶过东门码头……随着“点亮锦江”春节系列活动的开启,锦江全线璀璨,光影伴流水,盛景空前。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夜游锦江”共接待游客近19万人次,游船票及文创市集实现收入152万元,蓉城千年诗书文化、烟火气息与水系活力在这里得到充分彰显;
网红打卡、街头快闪、美食购物、街巷特色游,系列活动持续开展;
可进入、可参与、可体验、可消费,市井生活场景丰富多彩……全长19.38公里、53岁的成都“一环路市井生活圈”在历经半年改造后“登台”亮相,成为人们在公园城市里找寻城市历史记忆、体味幸福美好生活的新闭环;
长26米、宽11米、高12米,重达130吨……本月初,地处天府绿道源头的都江堰仰天窝广场正式对外开放。广场中由著名设计师费洛伦泰因·霍夫曼设计的一只XXXXXXXXL号的仰卧自拍大熊猫艺术品雕塑迅速成为“新晋网红”,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专程前往“打卡”,也使得仰天窝广场这个集文创、休闲、美食、网红打卡于一体的潮玩社区刚一“上新”就得了个满堂彩。
消费场景是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独有标识和竞争优势。成都市服务业研究院专家表示,场景作为承载城市生产、生活、生态、治理活动的空间功能单元,既是资源要素有效汇聚、协同作用、价值创造的系统集成,也是具有文化认同、人文精神、美好生活的关系网络。通过打造丰富多元的消费场景,能创造独特消费体验,塑造消费时尚,传播消费文化理念和品位。她说,秉承“场景营城”理念,近年来,成都持续推动打造八类消费场景“一场景一示范”,构建农商文旅体多产业、多领域、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消费服务体系。围绕公园城市和“三城三都”建设,形成了锦江公园、天府青城等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新IP,并入选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同时,以春熙路、交子公园两个都市级商圈和成都蓉北商圈等3个新商圈为代表的标志性商圈加快规划建设,161条特色商业街区启动打造,宽窄巷子也获评“全国示范步行街”,这些都是成都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新载体,也是成都幸福美好生活的最佳感知地。
关键词2
首店经济
今年1月,日本著名生活杂货专卖店LOFT西南首店在蓉开业,“初次见面”便带来惊喜:开业推出的纪念版特制茶罐,设计灵感就来源于成都长久以来的室外饮茶文化;充分利用成都丰富的文创资源,与成都人气店开发了多款联名款商品,比如与“超级植物公司”合作推出开店纪念款,打造创意十足的快闪装置,以及与成都本土人气品牌“无早”联手推出的跨界联名商品等。LOFT商贸(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辰己博彦表示,成都的市场潜力、应对新举措的灵活以及政府的积极政策等是LOFT落子成都的重要原因,“我们将在成都把握中国市场,日式LOFT的商业模式也将在成都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不断进化。”
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升成都消费引领力,发展“首店经济”是重要的路径,也是有力的支撑。近年来,成都市持续促进消费升级,扩大优质消费供给。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城市首店和特色小店的实施意见》,积极搭建首店对接交流平台,将“以商招商”作为重要抓手,以支撑政策做支撑,通过购物中心—品牌商—行业协会—智库—商业地产服务机构—多媒体矩阵—市区两级相关政府部门等相关各方多位一体共同参与,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形成了首店服务产业链和首店经济生态圈。2020年,全市首店落户386家,自2018年以来首店落户总数已超过1000家,首店总量持续领跑新一线城市。成都已成为国际品牌拓展内地市场的首选城市,国际品牌渗透率位居全球第19位,奢侈品零售商目的地排名全球第16,涌现全球、亚洲、全国、西南国际品牌单店销售冠军逾150家。
今年一季度,成都首店持续扩容:从国内新兴设计师运动品牌Maia Active和Particle Fever,明星个人潮流品牌A Few Good Kids,到英国皇室御用玩具品牌Hamleys、德国知名玩具品牌Steiff、亚洲潮玩集合品牌TOP TOY,再到上海精品咖啡品牌Seesaw Coffee……中外品牌通过业态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寻找着消费升级中的“金钥匙”,也与“生活城市”“公园城市”“休闲之都”等成都的文化特质相融合,进一步彰显出这座城市与巴黎、纽约、伦敦、上海等国际时尚大都市相似却又不尽相同的独特商业气质。
关键词3
新消费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不论是消费场景还是首店经济,其折射出的都是成都新消费的创新活力和焕新动能。
“当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基于提振城市经济的迫切需求,越来越多的城市将目光聚焦‘消费’发力,特别是‘新消费’更是成为其中风口”。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顺应5G、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日趋成熟,个性化消费、定制化消费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壮大的趋势,适应居民消费内容及模式由实物消费、生存型消费为主迈向服务消费、发展型消费乃至享受型消费的特点,为促进消费升级和消费创新,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成都着眼未来城市新生活,对新消费的发展进行了整体谋划、系统推进,并于去年先后出台了《成都市以新消费为引领提振内需行动方案》和《成都市关于持续创新供给促进新消费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有力推动内需潜力稳步释放。全市大力培育消费新模式,做强直播电商,推动设立四川成都电商直播产业园,依托5大电商直播基地,已开展直播活动10万余场,有效拓展线上消费,网络零售额突破4000亿,位于中西部城市首位。加速布局新零售,新开设无人零售店30家、社区便利店150余家,天猫小店等线上线下一体化便利店达1200余个,“O2O+社区”等非接触式消费快速发展。社区商业发展提速,15分钟步行生活圈加快构建,有力促进了便利化消费。
“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为扩大优质消费供给,全市着力搭建消费新平台,建设了跨境电商全球服务资源中心,获批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等国家改革试点,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和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获批设立,2020年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435.82亿元,同比增长115.21%,已是连续四年增速在100%以上。
尤为重要的是现代商贸产业生态圈建设全面成型总体成势,使成都消费的产业支撑不断增强。一方面,厚积产业功能区平台优势。全市加快构建2个都市级和3个城市级商圈协同发展格局,7个功能区已聚集企业13.7万家,六类500强企业522家,2020年商贸主导产业营收8500亿元,产业集聚度达62%;集聚全球、全国单店销售冠军50余家。另一方面,坚持以项目强功能全力招引攻坚。全覆盖走访“两图一表”企业437家,举办推介活动155场,新招引首店244个,新签约重大项目109个,总投资2100亿元,产业契合度达93%。举办集中开工5场,开工项目122个,完成投资684亿元。同时,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夜间经济,培育总部企业60家、专业特色楼宇33栋、亿元楼宇36栋,注册资金800亿元的川藏铁路总部落地国际商贸城功能区等,不断夯实产业载体支撑。
“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该负责人表示,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新发展阶段的开端,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起步。他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高质量发展攻坚年”的部署和要求,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主线,大力实施新消费创生引领行动、美好生活社区示范行动、外贸提质增效行动、高水平开放赋能行动、全球合伙人招募行动、区域商务协同行动、商务治理数字化行动和党建引领商务发展行动,努力实现争先进位,引领服务业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为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贡献更大商务力量。
新闻推荐
想坐着火车去“爬”四姑娘山吗?在首届成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以“齿轨+轮轨”为特点的山地轨道交通亮相现场,四川交投集团展...
都江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都江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