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成都:海归博士首创现代“鱼鳞图” 在蓉实现成家立业梦想
成都新经济企业——鱼鳞图 图由受访者提供
成都正多措并举,推动农业大数据产业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在利用大数据推动农地确权方面,一家成都新经济企业——四川鱼鳞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鱼鳞图”)走到了全国前列。
鱼鳞图联合创始人罗旭斌,是成都市“蓉漂计划”顶尖创新创业团队带头人,曾获全国侨界贡献创新成果奖和成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农村长大的他,一直心系农业农村发展问题,希望凭借自身技术积累,帮助农村做些什么。十几年过去了,他们的公司已于2014年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并承担了农业农村部土地承包管理国家数据库、国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应用平台、国家土地确权数据库质检系统等多个国家级项目。
现代“鱼鳞图”
让每块土地都拥有身份证
古代“鱼鳞图”始于唐、兴于明,是政府用来管理土地的工具。以此为名,鱼鳞图于2008年正式成立,罗旭斌投身现代“鱼鳞图”的绘制,致力通过云技术、大数据等,将具有4D属性的立体产权产籍信息绘制成地图,实现对土地和不动产空间信息、人口信息、账目信息、权属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的整合与动态管理。
数据对于农业有多重要?罗旭斌举例:“农村里每一块耕地都应有边界,如果泥石流冲垮了原本的地标,可以根据我们的数据库进行复原。除此之外,土地流转后如何跟踪?土地遭到非法破坏如何监管?这些问题都需要数据支持确权来解决。”但在2008年鱼鳞图成立之前,国内没有公司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2008年3月,罗旭斌团队准备着手开发一个数据库应用,探索对农村土地的数字化管理,都江堰柳街镇鹤鸣村被选为试验田。他们花费了半个月时间,测量了鹤鸣村2415.51亩土地,633家农户的土地、房产信息,并详细录入系统,开启了农村土地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先河。第一张现代鱼鳞图就此诞生。2010年,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县邀请鱼鳞图进行农村土地测绘工作。经过两年的实践,他们又完成了西北地区第一张现代鱼鳞图。这次试点工作得到了国土资源部的高度重视。2013年中央1号文件开始推动全国农村土地确权。鱼鳞图迎来风口,羽翼渐丰。发展至今,鱼鳞图的产品和服务已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鱼鳞图数据平台管理的全国农村土地数据量居全国第一。
成都包容与创新
滋养了新经济的“跨界融合”
今年44岁的罗旭斌,曾在电子科技大学读完本科和研究生后,又到美国来特州立大学攻读计算机学博士学位,学成归来后,一直在西南财经大学工作。公司成立之初,办公场地是一套两室一厅的民用住宅,“10个人挤在一个小破屋里”,但这不影响罗旭斌的创新热情。“在成都的12年间,我从一个刚博士毕业的学生到走入社会创新创业,应该说成家立业的梦想都在这里实现了。”
“我们所做的事,不仅需要懂计算机,还需要懂测绘和地理信息,更需要对农村农业和土地有深入的理解。我们是搞IT里面最懂测绘和地理信息的,在两者都懂的人里面最懂农业农村。”在罗旭斌看来,成都包容、创新的氛围恰好给了这样的“跨界融合”发展的机会。
大数据产业、新经济的发展需要土壤,其中创新、开放、包容等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地域文化因素不可或缺。成都就有这样的地域文化基因。“乐观包容,是成都兼收并蓄的文化气度,成都人对新生事物的敏锐度、包容度、接受度都很高,这为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厚滋养和创意源泉。”罗旭斌说道,包容的城市文化氛围,让在成都生长、发展的企业,时刻能感受到友好和热情,能迅速地爱上这里,扎根于此,茁壮成长。
新经济的发展道阻且长。《人民日报》曾经发表评论文章称:最好的支持是容错。而这也是成都的承诺。例如,为强化应用场景供给,成都提出包容新场景,对新生业态给予大胆包容,主动释放公共资源,对经过市场考验、发展前景好的创新项目通过政府首购、试点示范等形式加强推广支持。同时,为营造创新发展生态,成都市还实行包容审慎监管。适应新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放宽新经济市场准入,精简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定期发布投资白皮书,实行“容缺登记”,完善新经济企业标识制度。出台对新经济实行包容审慎监管的指导意见,推行柔性执法,探索“三张清单”制度,推动政府管理向政府治理转变。
“数”说“新”愿
成都的创新创业氛围非常好,创新创业者数量庞大。成都人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一天到晚都在“动脑子”。另一方面,成都出台的很多创新创业政策在全国范围内都是非常有竞争力的。新的一年,希望大家牛年大吉。
本报记者 程怡欣
新闻推荐
零售、餐饮、交通“春节不打烊”,选择丰富不重样原地过年,吃好耍好不将就□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赵泽宇由于疫情防控需要...
都江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都江堰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