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川和出蜀

四川日报 2020-10-23 06:07 大字

名家

□李骏虎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这是一句民谚。什么意思呢?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说四川古来是朝廷流放犯人的荒蛮之地,闭塞落后,年轻人来到这个地方,事业上是没有前途可言的。况且李白说过“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山高路险水深,进来不容易,想出去就更难了,往往毕生与故乡音讯隔绝,无法对家乡的父母尽孝,这在古代是违背人伦的大事情。而上了年纪的人出蜀,则难免舟车颠沛,客死他乡。这也不是危言耸听,据说当年秦始皇就打算把吕不韦流放到四川,结果老头走到半道上就被折腾得病死了。

另一种说法更为人们所乐于接受,它与前一种说法截然相反,充满了幸福感。我们先看看诸葛亮当年是怎么对刘备说的:“益州沃野千里,国殷民富,将军岂有意乎?”那个时候,四川被誉为“天府之国”已经有一个多世纪了,是一个种什么什么丰收的好地方,人们一点也不必为生存问题而发愁。至今,成都悠闲缓慢的休闲文化还是外来的人们休憩身心的共识与向往,成都的慢节奏跟印度的满不在乎是不同的,成都生活的漫不经心其实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活力,拥有巨大的魅力和无限的商机,这也使得她在新冠疫情之后的经济复苏阶段,引领了“地摊经济”的热潮。

话再说回来,少年人本该胸怀天下、奋发有为,而天府之国衣食无忧、美食美景,一旦来到此温柔之乡,往往容易消磨掉意志、碌碌一生,所以这话里才劝人年轻的时候还是别“入川”生活和工作,这地方太安逸了些。而正是因为成都安闲舒适,更适合老年人颐养天年,上了年纪就别“出蜀”了,这里就是人间天堂。

这种说法显然更为合理,符合人的美好愿望,也更符合四川的现实情况,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第一种四川是流放地的说法不太能站住脚。战国时,四川是蜀国和巴国,后来被秦国兼并设立蜀郡和巴郡,注意这时的秦国还不是扫灭了六国的秦朝,是所谓“先秦”,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的大约35年前,秦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使得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成了重要的粮食产地,人口大增,物阜民丰,——秦始皇那么恨吕不韦,怎么会让他到这么吃喝不愁的地方享清福呢?到了东汉,益州已经有700多万人口,而当时鼎盛时期的古埃及的人口总量也不过1500万,所以诸葛亮才向刘备“安利”益州。这样的好地方纵然路难走一点,也会成为时人趋之若鹜的地方,安史之乱的时候,唐玄宗不也是跑到蜀中来避难的吗?

第一种说法的问题还在于,四川成为地名是从北宋才开始的,距今不过一千多年。北宋咸平四年,把今四川盆地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四路行政建制,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简称“四川”,设置了四川安抚制置使和四川宣抚使等官职。所以,所谓“少不入川”的说法不会早于这个时候,显然第二种“乐在蜀中”的说法更近情理。到了南宋时期,四川已有近一千万人口,后来因为四川人民奋起抵抗蒙古人的入侵,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战火兵燹后,导致人口锐减、民生凋敝。元朝建立后,四川正式成为行省。而元末红巾军起义、明末战乱和张献忠政权的屠杀,使得原本沃野千里、国殷民富的天府之国满目疮痍、民不聊生。《四川通志》载:“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颇繁,烟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后,丁口稀若晨星。”据说这个时候四川人口已经不足十万,因此有清一代才移民百万“湖广填四川”。不过据考证湖湘人进入四川的移民活动从元明两代就已经开始了,移民大举入川后,如今的四川人“祖籍多系湖广人氏”。

当然,关于四川地名的来历,还有一种地理上的说法:古人称江河为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因为蜀地有金沙江、嘉陵江、岷江、沱江四条大川,也就被称为四川。不过这种说法恐怕黄河和渠江、青衣江、涪江等不会答应和认可,暂且存疑。

我在45岁的时候被选派至四川工作,从太原到成都之前,有朋友告诉我“少不入川,老不出蜀”这句话,我当时听了觉得很受触动,但第一反应想到的并不是“入”和“出”的问题,而是我还能不能被划入“少”的行列,显然我此时既不是“少”也不是“老”,我是他们中间阶段的中年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句俗语或者民谚对我意义不大。但“入”和“出”显然还是一个哲学问题,关于古代文人墨客的入川和出蜀与个人命运的关联,我想留待以后慢慢研究和讨论。《韩诗外传》有云:“朝廷之士为禄,故入而不能出;山林之士为名,故往而不能返。入而亦能出,往而亦能返,通移有常,圣也。”说的虽然不是入川和出蜀,却把“入”与“出”的哲学问题阐释得很透彻了,但我辈并非圣贤,是不容易达到这样的自由和潇洒境界的。

新闻推荐

北斗产业园区里川渝干部扎堆加微信

北斗产业园区里川渝干部扎堆加微信□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任鸿“孔博士,我们加个微信吧?”“我也加一个!”……10月14日,中...

都江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都江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