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文化学者李禹阶盆地移民 同构巴蜀文化与人才

华西都市报 2020-05-18 01:48 大字

对话文化学者李禹阶 重庆城市景观。

重庆移民史书封。

洪崖洞,重庆网红打卡地。

四川盆地就是一个移民推动的地区。成渝作为移民潮的共同接受者,这也导致了巴蜀文化与人才的巨大同构。

在城市魅力上,重庆与成都有很多同构,有彼此欣赏的点。而相通的气质,又因地理特征不同,有具体的差异表现,形成了中国西部两颗璀璨的“双子明珠”。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往哪里去?2020年春天,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到李禹阶教授。对巴蜀地区的文化、历史了如指掌的李教授,为我们深入剖析了“巴蜀”这个概念的历史和现代内涵,重庆、成都的历史、地理特征和人格特色内因。

文化性格

持续不断的盆地移民,沉淀进巴蜀文化精神气质

封面新闻:作为一名研究区域地理历史的学者,您对四川,尤其是成都这个地方,整体是一种怎样的认知?

李禹阶:成都这个地方可谓是得天独厚。四川多山,恰恰成都位于四川盆地最大的平原上,而且还靠着岷江流域。水源丰富,物产丰富,气候宜人。《华阳国志》上记载,这里“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古代有大禹治水,之后李冰父子治水,都江堰这样的水利灌溉工程,导致在农耕时代,就积累出丰厚的物质文明,积淀出深厚的文化根底。此外,以农业为基础,手工业开始繁荣起来,商业也跟着发展起来。地理环境的优越,也让这里的人们热衷休闲、游玩。“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自然也是蜀地文学家名家辈出一大成因。

封面新闻:巴蜀虽处盆地,但人们却有一种兼容并包的精神。这种不排外的民众性格,有怎样的形成来由?

李禹阶:四川盆地多移民。古代中原地区与四川盆地来往,陆路就是走蜀道,水路就是长江。各路人马到这个盆地汇聚,逐渐就形成盐帮、药帮、布匹帮。他们都有自己的商业组织、会馆林立。这些外地来的人,互相之间不排斥,能和谐相处。久而久之,这种精神气质从历史上一直流传下来了,沉淀进巴蜀文化精神气质。

封面新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资源禀赋造就了两座城市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以及人文气质。作为四川盆地的一部分,重庆人或者说三峡人的性格,有怎样的成因?

李禹阶:重庆有跟长江紧紧相邻紧挨着的长江三峡。大河流域的咽喉通道特色,使往来客商不断,形成交通东西部的黄金水道。总体来说,重庆人,包括三峡人的群体认同感是相当强的。在高山峻岭、峡急谷深的环境中,他们必须要以群体的力量与自然界作斗争。这种群体认同感久而久之转化为一种识大体、顾大局的群体精神。历史上的三峡人,不论是土著居民或者外来移民,多继承了这种精神,其宗族、家族情感倾向及团队认同感特别强烈。在过去,三峡地区的帮会、行会十分盛行。例如贩盐有盐帮,行船有船帮,码头有码头帮会,贩运药材的有药材帮会,许多外来移民建立了自己的省籍、县籍会馆。在三峡人的生产劳动及日常观念、行为上,这种群体精神表现得十分强烈。

文化同源

成渝作为移民潮的共同接受者,造就了巴蜀文化与人才的巨大同构

封面新闻:近年来,在社交网络的助推下,重庆的魅力被更多的外地人所知,成为网红打卡地。为何出现这样的文化现象?

李禹阶:重庆有鬼斧神工的地理奇观,故而展现出一种奇幻浪漫的文化特点。三峡两岸,云遮雾障,容易引发奇丽的诗意美感。身在重庆,会焕发人们对大江大川的神秘性的感觉。山是一座城,城又是一座山。在山坡上,建造房子,产生了干栏式建筑,就是“吊脚楼”,散发出一种危楼临风的浪漫美感。险峻流急的三峡河道又产生了三峡独有的纤道、纤夫,产生那种石破天惊般高亢激昂,震慑长江魂魄,千古绝唱的川江号子,也产生了音质各异、抑扬顿挫、长呼短应的汽笛声——三峡轮船语言;沿江两岸陡峭不平的市镇格局,又产生了三峡沿河城镇特有的脚夫、力夫、挑夫、抬工等下力“棒棒军”,又产生了川江船夫发明的,为了驱寒、除湿而特有的鲜、香、麻、辣、烫的火锅饮食文化。作为链接长江上下游的咽喉要道,上接巴蜀文化,下连荆楚文化、吴越文化,使得重庆成为一条人文走廊,也是一条信息的通道。

封面新闻:提到重庆这些特点,身在成都的人,都会感到非常熟悉、亲切,这种心灵的共通感是从何而来?

李禹阶:这是有历史渊源的。在很长的历史时间内,“巴蜀”一直是并称,与“中原”相对的一个比较独立的一体概念。在战国中期,有一本书,叫《尚书·禹贡》,把天下划分为九州,“巴蜀”就被划入梁州。过蜀道,经三峡,到中原去,到长江下游去,这在巴蜀是共同的。在这种过程中,产生出坚韧不屈、勤劳睿智的创作精神。

封面新闻: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很多诗歌跟巴蜀、三峡相关。这背后有怎样的渊源?

李禹阶:在三峡地区的,薄雾峡霭、云霞缥缈、坡陡浪急、峡峭壁高的高山峡谷中,随着时间的积淀,三峡文化孕育出灿烂多彩的文化特色与文化现象。例如诗词文化。三峡是诗歌的圣殿,从古至今,云遮雾绕、山水奇雄的峡江两岸,到处都遗留有不朽诗篇。我国历史上许多著名大诗人,如屈原、宋玉、陈子昂、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孟郊、刘禹锡、元稹、李贺、黄庭坚、王安石、司马光、苏洵、苏轼、苏辙、陆游、范成大、李调元等,有的曾在峡区为官作吏,有的在峡区旅居、漫游,写下了大量歌咏三峡、堪称千古绝唱的不朽诗篇。

据统计,历代歌咏三峡的诗作超过4000首。从屈宋楚辞、汉代巴地民歌、魏晋时期的乐府诗,一直到唐宋时期,无数诗人云集三峡,形成了三峡诗词文化。魏晋南北朝的乐府诗,许多诗人模仿乐府民歌歌咏三峡自然风光,内容上以歌咏巫山神话和三峡风光为主。唐宋三峡诗歌如繁花纷呈、百川激荡、名篇辈出。李白的三峡诗、杜甫的夔州诗、白居易的忠州诗、刘禹锡的夔州诗、陆游的三峡诗歌等,美不胜收、精彩纷呈。例如李白,一生三入三峡,前后写下了22首三峡诗,其《峨嵋山月歌》,至今传诵不绝。而这种诗词文化的背景,既是神幻山水文化的产物,也是受到三峡大河流域走廊文化的催生。许多骚人迁客由楚地入川,或者经由三峡通道出川,在这片诗歌峡谷、山水画廊里,都会为这种独有的奇幻山水所倾倒,写下万古流芳的诗词华章。

封面新闻:以人文地理而言,何以川渝自古一家?

李禹阶:巴的发展离不开蜀,蜀的发展离不开巴。从地理上来说,中国的东部、北部要进入四川盆地,只能有两条道路——翻北部秦岭险峻山路,或走坡陡浪急的三峡水路。蜀道和川江,就把巴与蜀连接起来了。长江流域非常富饶的江浙一带,入川大部分是通过川江这个水道。北方人走陆路,要到重庆,需要经过川西地区。南方的人去往成都,一般走水路更加便捷,则必先经过重庆。成都人如果想要出川,重庆也是一个经过的地方。所以历史交流非常多。

此外,两地的移民都多。四川盆地就是一个移民推动的地区。从几千年历史来看,大的移民潮有七八次,高潮有四次。成渝作为移民潮的共同接受者,这也导致了巴蜀文化与人才的巨大同构。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

新闻推荐

唱好双城记 画好同心圆 文旅合作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

宽窄巷子、洪崖洞两大文旅地标拉开合作序幕资料图片4月末,成渝双城联动战略座谈暨洪崖洞&宽窄巷子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重庆...

都江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都江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