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暴热 成都周边避暑地提前火了 青城后山3日上午9点人数即满

成都商报 2020-05-05 01:00 大字

天府(川西)竹海景区

这个五一假期,提前到来的高温与再度活络的旅游市场碰到了一起。

一边是创下历史纪录的同比高温,一边是多年不见的“加长版”五一假期,久经忍耐的川A大军又出动了,省外的客流再次涌入。

四川省文旅厅统计数据,5月1日,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33.69万人次;2日,全省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52.34万人次,比前一日增长约14%;3日,全省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57.85万人次,较前一日继续增长3.61%。

骤然暴热的假期,成都及周边景区客流状况如何,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宽窄巷子:达7500人即封控

熊猫基地:客流量有所下降

5月4日中午,记者来到位于成都闹市的宽窄巷子景区,景区入口处的广场上用栅栏分出入街通道。据成都文旅集团的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假期宽窄巷子区域共设置6个入街通道,东西口各设立一个隔离点,街区定期进行消毒。

广场上的电子屏幕里显示着当前景区内游客人数:“五一”期间对宽窄巷子景区实施限流管理,达到7500人时进行封控(以警用大数据为准),只出不进,待人流降为6500以下再恢复。为了防止意外情况发生,景区内设立了3个扫健康码志愿服务岗,同时每家商户都配备有酒精等消毒应急用品。

受疫情影响,今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游客较往年有所下降。自4月25日起,熊猫基地(含都江堰熊猫谷)实行了单日游客总量和园区内实时最大游客量限流措施:园内实时游客量不超过瞬时最大承载量的30%,实时游客量达到此上限时,将暂停售票和检票,待游客量减少后重启售验票。园内有医生全天待命,随时准备应对游客因高温和其他原因引起的身体不适。

受高温影响

部分古镇游客有所下降

随着川A大军再度“出征”,成都周边避暑景区也较之前热闹起来。记者从成都周边的平乐古镇景区[含天府(川西)竹海景区]、五凤溪景区和安仁古镇景区了解到,目前三处景区正恢复正常运营,景区提前做好了防控疫情和防暑降温两手准备。

记者从平乐镇副镇长周志武处了解到,5月1-3日,平乐古镇景区共计接待游客29658人次,每日接游客控制在最大承载量30%以内。

面对高温天气,五凤溪古镇景区在主要通道布置了降温水雾。目前景区日均全天游客量在5000人次左右,较往年有明显下降。

“景区内的游客以川内家庭自驾游为主。”安仁古镇景区值班人员李先生告诉记者,部分游客因天气原因最终选择到附近山区避暑纳凉,因此造成了游客的流失。

瓦屋山景区:每天限流2670人

青城后山:达最大容量30%限量

五一期间,不光四川出现了高温,全国气温都恍如盛夏。记者通过百度指数查询,近几日四川省内的青城山、瓦屋山等消暑胜地检索率均出现了明显的增长。

其中,海拔2830米的瓦屋山景区实行了严格的限流接待,要求预约前往,游客需要提前1-2天在网上进行实名制票务预订。游客须通过实名登记、健康扫码才得进入景区,并被要求间隔游览,每日限流2670人。

青城山—都江堰景区与携程、美团、驴妈妈等OTA及各大旅行社进行了联动,提前进行网络分时预约游览,每2个小时放一次景区门票,在预约门票的同时进行健康码申领。5月1日,青城后山于14:00达到最大容量30%限量,实施管控;2日,青城后山在10:30达到最大容量30%限量;3日,青城后山9:00即达到最大容量30%限量。

青城山-都江堰景区营销中心负责人关小兴告诉记者,五一期间四川省内游客主要来自成都、内江、南充等地,省外游客以重庆、陕西、河南等地游客居多。为了保障旅客的健康安全,景区设立6个医疗救助点,十余个游客咨询投诉服务站以及流动咨询点,引导游客间隔入园、错峰旅游。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曾那迦 实习生 王培哲

新闻推荐

5月2日景区播报

宽窄巷子:入口排起队景区内不再“人挨人”5月2日,10点58分到11点28分,半小时时间内,宽窄巷子入口显示屏显示,人流量从4000人次...

都江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都江堰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