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利都江堰 润泽天府两千年
都江堰生态水利工程。
二王庙石壁上的治水“三字经”。
都江堰独具特色的传统水工技术。
宝瓶口严格控制内江水进入成都平原的流量。
2018年5月举行的第八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指出:“始建于战国时期的都江堰,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就是根据岷江的洪涝规律和成都平原悬江的地势特点,因势利导建设的大型生态水利工程,不仅造福当时,而且泽被后世。”
“生态水利工程”成为对都江堰特点、效益和价值的高度凝练。为适应“生态都江堰”建设、管理与保护的新形势与新要求,今年1月1日,新修订的《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正式实施。
今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八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三届“中国水周”。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川人再次审视并探索都江堰传承千年而不衰的秘诀——除了其完美的工程体系,还在于其持续革新创造的精神力量和造福于民的价值追求。
如今,都江堰已不仅是一个地名,甚至于不仅是一个工程,而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光辉典范、一个因势利导的生态理念。
□赵鸣梁 暮冬(图片由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提供)
A
生态工程
彰显古蜀人民治水大智慧
古蜀多水患,成都平原尤甚。成都平原多雨,长江上游的一大支流岷江由北向南流过成都平原西侧,岷江水道相对成都平原大部海拔更高,是一条“悬江”。因此,岷江水患长期祸及百姓,侵扰民生,成为蜀地人民生存发展的一大障碍。“江水初荡潏,蜀人几为鱼”,成为当时成都平原饱受洪水肆虐的真实写照。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都江堰,通过修筑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等主体工程,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东边的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水流窄而深,称为内江,西边的另一条水流宽而浅,称为外江。
都江堰水利工程巧妙地设置了四六分水的比例,利用地形和水位差,枯水季大约六成江水流入较深的内江,而汛期六成江水从水面宽阔的外江流走,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刊刻在二王庙的“乘势利导、因时制宜”八字治水格言,道出了都江堰的治水之“道”。
“都江堰的建造以最小的工程量成功解决了引水、泄洪、排沙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治水哲学,都江堰也因此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水利工程和生态水利工程的典范。该工程的设计、施工及利用彰显着古蜀人民治水的大智慧。”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腹心地带水害逐步得到控制,暴虐的岷江走向驯服,润泽西蜀大地2000多年,孕育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都江堰水利工程无论从地理角度还是历史角度,都堪称滋润“天府之国”2000多年的源头。
B
生态模式
让水利工程造福当时、泽被后世
都江堰建成以后,从根本上改变了蜀地的面貌,把原来水旱灾害严重的地区,变成“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农业经济发展迅速。在历史学家眼中,正是因为都江堰催生的天府之国,支持秦国开创统一大业。
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都江堰不断续写新的辉煌。通过建设水源工程紫坪铺水利枢纽,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人民渠、东风渠两大“高速水道”基本形成,北、中、南三大扩灌区陆续建成,高标准的骨干工程水网初具规模,新增灌面80万亩,改善灌面480万亩。
目前,都江堰灌区已成为横跨岷、沱、涪三江流域,灌溉面积达到1089万亩,造福成都、德阳、绵阳、遂宁、资阳、乐山、眉山7市37县(市、区)的特大型灌区。灌区功能也从防洪、航运、灌溉发展成了兼具防洪减灾和保障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生态环境用水等多目标综合服务。
都江堰灌区以占全省约二十分之一的土地,提供了全省四分之一的有效灌溉和粮食产能,养育了全省三分之一的人口,集中了全省近一半的国内生产总值。可以说,没有都江堰,就没有欣欣向荣的四川。
此外,都江堰的建成从根本上改善了成都平原的城乡生态环境。
据四川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都江堰每年向成都市提供城市生态环境用水30亿立方米。在岷江水的滋养下,成都平原构建起了农、林、牧、草、渔业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呈现出“岷江水润、茂林修竹、美田弥望、蜀风雅韵”的锦绣画卷。
“都江堰找到了造福当时与泽被后世之间不断传续的‘基因密码’,开创了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利用的‘都江堰生态模式’。”四川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C
生态启示
将改革创新精神贯穿治水兴川全过程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化景观,而首先是造福人民的“活文物”。2000多年来,人们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治水理念,在应对自然挑战和谋求自身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了都江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互促进。
都江堰的成功,既是水利工程技术与管理技术的成功运用,也是人水和谐理念和天人合一智慧的生动实践,这对于推进新时期治水实践尤其是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有着重要启迪——必须坚持造福人类和保护自然相统一、必须坚持顺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相统一、必须坚持造福当时和泽被后世相统一、必须坚持历史传承和时代创新相统一。
现阶段,四川治水主要矛盾正在发生转变,人民对兴水利除水害的需求正逐步转化为对充足水资源、良好水生态、优美水环境的美好生活需要。如何秉持好都江堰生态水利工程的发展理念,传承其生态价值观,传播生态文化符号,努力推动治水兴川再上新台阶?
对此,结合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都江堰供水区域趋于稳定、水生态水环境治理需要更为明显等大背景,新修订的《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条例》已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水利也承担着新的历史使命。思所从来,知所将往,在新的起点上,四川水利人必须更加自觉地准确把握世情、国情、省情、水情以及水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接续传承与弘扬发展相统一,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于治水兴川的全过程。”四川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今天是历史的继续,也是未来的起点。都江堰已经拥有袤远的昨天和繁盛的今天,还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都江堰大事记
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
东汉时,设置都水掾,国家直接参与都江堰管理。
唐朝开国初年,飞沙堰建成,都江堰主体工程格局自此形成。
上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先后兴建人民渠、东风渠、三合堰总干渠及配套渠系。
1978年12月,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正式成立。
1993年,都江堰实灌面积突破1000万亩,居全国之冠。
2000年,都江堰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2001年3月29日,都江堰灌区水源工程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动工兴建。
2019年,都江堰共向灌区供水78.2亿立方米,其中:生活及工业供水14.2亿立方米,生态环境供水17.7亿立方米,农业生产供水46.3亿立方米。
传承都江堰生态理念
创新新时期治水实践
□胡云
都江堰水利工程始建于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000多年来,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和“因势利导”的治水准则,都江堰持续发展、运行不辍,孕育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成为生态水利工程的光辉典范。
四川是“千河之省”,“历代善治蜀者,均以治水为重”。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必须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紧紧围绕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机遇,接续传承都江堰生态理念,不断创新新时期治水实践,不断提升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坚持“人水和谐”,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传承都江堰“人水和谐”的生态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造福人类与保护自然相统一,构建人与水和谐共生的良好格局。首先要落实节水优先原则。坚持以水定需、量水而行,以刚性约束倒逼节水、以严格制度规范用水、以有效政策激励节水。其次要划定河湖生态空间。科学划定河湖水域岸线、饮用水水源地、水源涵养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等空间范围,明确水生态保护红线,保障河湖生态基流。第三要强化管控措施。深入实施“一河一策”管理保护方案,强化岸线分区管控,强化水功能区纳污红线管理,加强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综合整治。
坚持“因势利导”,加快完善现代水利基础设施生态网络。按照“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原则,加快构建大中小微协调配套、蓄引提供泄排生态功能完备的现代水利基础设施生态网络体系。一要构建“五横六纵”引水补水生态网络。加快形成以都江堰、向家坝等5个西水东引工程和武都、升钟、亭子口等6个北水南补工程为骨架的水资源配置格局,逐步实现“空间均衡”。二要实施防汛抗旱提升工程。加快实施江河防洪控制性工程建设,加强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抓紧实施“六江一干”等主要江河堤防、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工程。三要加强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李家岩、土溪口、联合水库等在建大中型工程,加快固军、青峪口、三坝、永宁、祠堂湾等水库项目前期工作。
坚持“刻石立碑”,建立健全现代水治理制度体系。传承都江堰“刻石立碑”的法制思维,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现代水治理制度体系。一要完善法规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水,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建立健全节约用水、河湖管理、水量调度、河(湖)长制等方面的法规体系。二要完善标准体系。制定完善节约用水定额体系、节水评价标准,指导和规范节水行动。制定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标准、生态流量确定标准、水土流失防治与评价标准,推广应用生态材料和新工艺新技术。三要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深化水资源税改革,探索水权改革。深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洪水风险管理,探索建立洪水保险制度。
坚持“道法自然”,深入推进蜀水文化建设。传承都江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文化思想,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构建繁荣兴盛的蜀水文化体系。一要加强蜀水文化研究。深入研究治水历程演变,汲取前人治水经验,准确把握时代特征,不断丰富和完善治水智慧。二要打造蜀水文化品牌。加强各类水工程、水遗址、水景观、水博物馆(展览馆、陈列馆)等水文化载体建设,充分发挥其宣传、教育、交流、传播阵地作用。做好水文化遗产管理保护,建立水文化遗产名录,推动更多水文化遗产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三要深入开展水文化宣传和交流活动。加大蜀水文化交流传播力度,吸收借鉴优秀文化成果,培育节水、惜水、爱水、护水的浓厚氛围,促进蜀水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在开放中创新,提高蜀水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
新闻推荐
顾客进店前,先测体温跳蹬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为餐饮企业复工人员讲解疫情防控知识开栏语楼下的火锅店开始接受堂...
都江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都江堰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