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次、高规格、高水平国内学术大咖齐聚成都 “最强大脑”论道“水与文化” 水与文化-成都平原都江堰灌区文化传承保护利用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学术论坛现场
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筑堰,自此举世无双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成就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为了推进都江堰世界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深入挖掘弘扬都江堰灌区文化,高标准推进灌区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充分发挥都江堰灌区生态、文化价值以及其国际影响力,助力成都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1月9日至10日,“水与文化-成都平原都江堰灌区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学术论坛”在蓉成功举办。
论坛现场,学术“大咖”云集,研讨氛围热烈。10位国内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水与文化”这一主题,从生态水网和幸福河湖建设、都江堰灌溉工程遗产价值及相关载体研究、水与公园城市建设、水与成都的可持续发展、都江堰灌区水文化保护与利用策略等方面作了系统全面的学术报告。
作为一场高层次、高规格、高水平的学术盛会,本次论坛旨在集思广益,充分吸收最前沿的思想与理念,力争以一流水平规划引领都江堰灌区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
参会人员纷纷表示,此次论坛汇聚了国内相关领域“最强大脑”,让成都治水工作者开阔了新视野,吸收了新思想,启迪了新思维,大家受到了新启发,更加坚定了以一流水平规划引领都江堰灌区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信心、决心和恒心。
聚焦——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
发扬都江堰科学价值 搞好水利后现代化 未来都江堰要更生态化、系统化、智慧化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生态性、天人合一性体现得非常好,在至今一直连续发挥服务功能的世界上各类建筑里,是功能最久远的一个灌溉水利工程。”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认为,未来都江堰要聚焦三件事,更加的生态化,更加的系统化,更加的智慧化。
“今天的任务,一方面着眼于未来,一方面我们手里已经有了宝贵的财富,就是要发扬光大都江堰的科学价值,搞好水利后现代化。”何为水利后现代化?王浩表示,一个是生态化,一个是智慧化。
“面临新形势,传承都江堰生态治水的文化理念,是保障2000年生态水利工程持续繁荣的历史使命,继续生态优先,走绿色发展之路,是决定成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成败的一个关键。”王浩认为,都江堰早已不是一个地名,甚至不是一个工程,它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光辉典范,一个因势利导、道法自然的生态文化理念,传承都江堰道法自然的文化思想,加快推进蜀水文化的建设,是文化自信的要求,也是生态治理水平哲理的深化。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李原园:
莱茵河、都江堰都是幸福河参考案例 成都有条件有能力把江河治理成幸福河
幸福河到底是什么样子?在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李原园看来,德国的莱茵河、韩国的清溪川、中国的都江堰都是构建幸福河的参考案例,“2000多年前建的都江堰,实现了人水和谐,既起到了让河流造福人类,趋利避害的作用,也为成都平原繁荣,以及新水网的构建奠定了基础,更为未来幸福河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奠定了骨干和框架。”
谈及如何建设幸福河,李原园表示,防洪保安全是前提,优质水资源是核心,扩大健康水生态产品供给是基础,提供宜居水环境为重点,提高先进水文化影响力为保障,“成都有条件有能力也有需要把江河都治理成幸福河,把河网治理成生态水网,真正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为人民群众过好幸福美丽生活提供江河治理的服务和支撑保障。”
前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副主席郭旃: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文化多样性杰出代表 系统展示灌溉体系对人类有更大启迪
“都江堰不仅仅是简单的水利生态工程,还孕育着整个川西文明,衍生出很多历史故事,也是文化多样性方面的杰出代表。” 前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副主席郭旃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应该把整个灌溉体系展现出来,才能对人类有更大的启迪。
“如果要进一步促进都江堰灌区文化传承保护利用,学术研究、水利科学研究,以及历史主干渠的梳理和图示是有必要的。” 郭旃提到,联合国相关负责人曾表示, 世界遗产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架构,“这个论述用到都江堰水利体系是再合适不过。”
新闻推荐
四川省6个乡镇60个村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本报讯(记者张明海)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中央宣传部、民政部、司法部近...
都江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都江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