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公共法律服务供给组合拳

四川法制报 2019-11-22 00:57 大字

都江堰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本报记者王一多文/图

15分钟就能获得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在以前,这或许是一种奢望,如今,这已成为都江堰市的常态。今年,都江堰市司法局紧扣新时代公共法律服务发展规律,以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契机,强化机制建设变革供给方式,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协同实施、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格局。目前,全市建成县级标准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镇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9个、社区法律服务工作室256个,实现公共法律服务触角三级延伸。

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格局形成的同时,都江堰市司法局着力多元化建章立制,打好组合拳,从内部巩固,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和幸福感。

第一拳:普法主体多元发展

“现在社区隔三差五的就有主题普法活动,我们女儿学校也定期上法治教育课,大人、小孩都可以学到常用的法律知识,让我们很受益。”都江堰市永丰社区一名群众告诉记者。

而这一切,都要从都江堰市司法局变革普法供给方式说起。“今年,我局以深入推进‘法律七进’为基础,在成都市率先出台了《都江堰市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方案》。”都江堰市司法局的一名负责人介绍到,他们由此创新出台“谁执法谁普法”述职评议试行办法,压实各司法、执法部门及各乡镇(街道)普法责任,切实推动实现普法主体多元化。

据统计,今年1至10月,都江堰市累计开展各类普法活动1900余场次,其中青少年普法品牌“两礼一行动”已成为全国“七五”普法典型经验,受到央视专题采访报道。

第二拳:矛盾纠纷多元调解

公共法律服务是为基层老百姓解决问题的,都江堰市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今年10月,该市扩大人民调解组织的覆盖面,先后建立了镇、社区人民调解组织275个、驻公安派出所人民调解室20个、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10个。

同时,都江堰市注重保障机制的完善,从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角度,修改完善了人民调解员选任机制、矛盾纠纷“随手调”“三三调”机制,健全了访调、公调、交调对接机制,并创新建立了“边界联调对接机制”和都江堰-汶川矛盾纠纷化解区域协同机制,进一步深化社会矛盾纠纷化解。2019年,全市已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291件,调解成功率达99.8%。

第三拳:法律援助多元保障

都江堰市司法局在法律援助的保障工作上下足了功夫。

为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今年,都江堰市出台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将经济困难标准放宽,即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不足居住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可申请。同时,都江堰市还试点实施了法律援助成都市“全域通办”制度,破解群众申请法律援助“异地不能办,重复跑、多次跑”问题。

此外,健全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度、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议标准、民事与行政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议标准都一一落实,创新组建妇女、青少年、残疾人、农民工、少数民族、涉外6支法律援助律师志愿服务队伍,严控办案环节保障法律援助质量,切实撑起受援群众的“维权伞”。对于特殊人群,都江堰市也先后建立“外籍人士社区服务中心”、少数民族、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站,驻法院、检察院、劳动仲裁院、看守所法律援助工作站,选派优秀律师“坐诊”服务,切实保障各类群体合法权益。据统计,今年以来,直接服务群众15万余人次。

第四拳:法治文化多元建设

“在组合拳中,法治文化建设是我们的重要抓手。”都江堰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将法治文化建设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融入城乡建设规划中,打造“高桥法治文化广场”“走马河法治绿道”“安龙镇法治景观苑”“大观尚法亭”等法治文化基地18个。其中“高桥法治文化广场”被评为省级法治教育示范基地。

第五拳:法治人才多元供给

无论哪项工作,人才都是核心竞争力。都江堰市深谙此理,按照“所所对接”“所办结合”思路,整合基层司法、检察、公安、市场监管、综治、信访等力量,建成19支镇级公共法律服务队伍,负责提供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和落实市、镇两级党委政府交办法律服务事项。以“一社区一法律顾问”为基础,培育“社区法律明白人”,动员社区人民调解员、大学生志愿者、“五老”志愿者加入基层法律服务队伍,提升社区法律服务供给能力。

新闻推荐

四川整治违规融资担保公司:6家被吊证 9家被责令停业整顿

新华社成都11月16日消息,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15日发布公告,依法吊销四川国安融鑫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等6家公司经营...

都江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都江堰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