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时飚拢成都 48小时精彩周末 透视西安游客来蓉耍周末,解码动能澎湃的成都周末经济
越来越多的游客将成都作为旅游目的地。本报摄影部供图 记者 李冬
一弯皓月与天府熊猫塔交相辉映,给东门码头畔的乌篷船洒下一片清辉,另一边的太古里划破昼与夜的界限,活色生香的香香巷藏着烟火人间三千年的老成都,草堂前的落叶金黄一片,青城山的青黛也染上金边……翻看着手机相册里的一幕幕,坐在回程的动车上,来自西安的游客房欣又再次回望窗外,依依不舍地与这个她来过3次的城市告别。“以前,成都是我来四川旅游的集散地,现在,3个多小时飚拢成都,开启48小时的精彩,这里是精彩周末的目的地。”
不再是转车到九寨沟,也没有安排乐山大佛,作为从韩国留学毕业回国后旅行的第一站选择了成都,“越来越多个性化、品质化的新消费场景在成都涌现,不断解锁旅游消费领域‘新玩法’的成都本身就很好玩,也引领了旅游市场的消费新升级。”
如今,像房欣这样不为景点,专为解锁成都城市新潮流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据飞猪发布的《2018年度旅行报告》显示,西成高铁开通一年来,西安、成都两地间的高铁旅客呈现猛增态势,西安到成都的火车票购买人次增加了323%,西安人在成都的旅游消费提升了225%。周末经济也成为夜间经济的新延伸,成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澎湃新动能。
城市游
有少城记忆 也有“夜游锦江”
在传统与现代间感受城市活力
提前两周抢到动车票,周五一下班,房欣便冲向西安北站,踏上了再次前往成都的旅途。来到声名远扬的美食之都,首站当然是“打卡”当下人气最旺的网红美食街之一,比邻宽窄巷子的奎星楼街。
二孃鸡爪爪、成都吃客、冒椒火辣……走进奎星楼街,这里不仅能找到几百年前的少城故事,附近更是文艺书店、小酒馆、清吧、网红餐馆的汇聚地。当城市进入午夜,它们就是灯火驿站,焕发夜间经济新活力,带给游客另一种旅游和消费的选择。
“说不定你看见一个坐在轮椅上卖手机壳的帅哥他去过南极,说不定你看见的穿牛仔裤帆布鞋的歌手刚从新西兰皇后镇回来……”随着街边飘荡的歌声轻轻摆动身体,在一家家卧虎藏龙的小店间探寻未知的精彩。
“少城的历史根脉,是可溯源的;少城的人文温度,是可感知的……”奎星楼街所属的青羊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少城文脉为本底和支撑,少城街道周边多条特色街巷改造以及周边业态的调整已初见成效,不仅在硬件上焕然一新,在产业形态等软件上,也着力进行了提档升级,让更多人领略“老成都、蜀都味、国际范”的城市风情。
如果说少城记忆是静态的城市风情,那么“夜游锦江”则描绘出一幅动态的城市美学卷轴,将成都延续三千多年的人间烟火呈现得淋漓尽致。
古香古色的乌篷船从东门码头向着合江亭摆渡,划破锦江夜的剪影。沿途古乐悠扬,临河建筑倒影绰约,蓉城繁盛的商贸映衬在河畔建筑的墙体上,诗意古韵与现代建筑在碧波缓流中融为一体,以河堤为画布勾勒出“夜游锦江”的美学体验。“头一回泛舟锦江,从这个角度看成都,在光与影的重叠中,时间的距离好像都模糊了。”深秋的蓉城夜风有点凉,而房欣却喜欢用手感受风从指缝间溜走。
“‘夜游锦江’串联起天府熊猫塔、兰桂坊、合江亭等片区,涵盖周边夜市、夜食、夜展、夜秀等消费场景,是成都今年国庆假期最热门的‘打卡地’之一。”锦江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夜游锦江”游船带领游客感受灯光迤逦,精彩灯光秀展现古老与现代结合之美,刚过去不久的国庆大假期间,“夜游锦江”吸引了4万市民游客拍照“打卡”。
两边是赏心悦目的绿色景观,耳边是沁人心脾的微风,披着月光与两岸的霓虹,在秋高气爽的时节,无论是健身跑步还是饭后散步,锦江绿道都是最好的去处。逛累了城市的街巷,悠然闲适的午后,房欣选择找一本轻松有趣的好书,捧一杯香气宜人的咖啡,在绿道上的咖啡店中度过。来到位于锦江区的东湖公园内,在域上和美艺术馆里,360度环形的大落地窗,不管是晴天还是多云,内堂通透明亮,放眼望出去,是优雅的钢琴表演、水光潋滟的湖景以及岸边林立的建筑光影。
如今,“绿道+”融入了更多新业态、新模式,共享书屋、24小时无人超市、咖啡店……串起了一个个城市的生活新场景,也丰富了承载城市生活和消费的生态圈。
乡村游
好安逸 “穿上旗袍去安仁”
在青山绿水间领悟乡村美学
红砖修葺的清源村老酒厂被稻田环绕,老酒厂的外墙、屋顶、发酵池、蒸馏罐都原样保留,但功能却发生了本质变化。走进大邑安仁斜江河南岸清源村的老酒厂,让人眼前一亮,如今这里有了一个新名字:南岸美村。
诠释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南岸美村引入华侨城打造“乡村客厅”,以“农创+文创”解锁这片土地,重构村口路边的烟火气。乡村客厅围绕“田园、亲子、科普、文创”,华侨城在此注入“3 N”业态,即双创中心、树蛙营地、品牌民宿3个主力业态,加上田园有机餐厅、窑烧咖啡、自然教室、乡村画廊等多个活力业态。
“到安仁不看一场《今时今日安仁》实景演出,简直不算到了安仁。”在安仁镇树人街的杨孟高、刘元琥、刘元瑄、陈月生4座民国公馆内,大型实景体验剧《今时今日安仁》让房欣和其他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印象深刻。
“穿上旗袍去安仁”成为越来越多文艺青年休闲的一种方式。“公馆里,老街上,打一把油纸伞,身着时尚旗袍,你在体验安仁文化时,你也成了安仁旅游的一部分。”游遍了全国大大小小的古镇,房欣对“千镇一面”的古镇早已有了免疫力,没想到这次在安仁找到了当初刚去韩国,在色彩斑斓的釜山甘川文化村有过的感动。“一度认为,国内的古镇游都是千篇一律,这次在安仁古镇,体验到了川西独有的在地文化。”
“随处可见的街头艺人,个性地表达自己的音乐爱好,这些都是独属于安仁的文化产品。”国家宝藏线下体验馆等10个微特博物馆,70多座各种类型的博物馆和各种国际展会,让安仁旅游更有文化味。安仁已经吸引了君看文化、乡伴文旅、曲江智造等50余家文创团队先后落户。刚刚落幕的安仁论坛、首届中国网络电影周、安仁“双年展”让人文安仁、文化安仁走进人们视野。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安仁古镇游也成为大邑旅游持续火爆的强劲增长点,推动大邑县共接待游客近6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2.58亿元。
“成都文化旅游的产业生态完备和消费场景丰富,成为吸引游客消费的重要原因。”成都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院长诸丹教授评价道,从游客数量增长到消费增长,这一数据显示了成都文旅发展从单纯追求旅游人次的初级阶段发展到了追求消费增长的高级阶段。
远处是雪山和云雾,旁边就是碧绿的江水,在“三遗”之城都江堰,房欣也收获了新的感动。周六一大早,来自全国各地的800余名参赛者从都江堰南桥出发,参加2019善行者龙门山徒步穿越活动,用行走的方式践行公益,为爱同行。
“一夜小雨,天气有点冷,但浇不灭的是善心义举的热情。”跟着参赛者的队伍,互相扶持、携手并进,房欣觉得这次来都江堰,和以往在国外参加过的都不一样。“一路美景相伴,所有人的善行最终会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生活,整个徒步过程也变得更有意义。”
文博游
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深掘城市内涵体验文博魅力
杜甫草堂的红墙和竹林、大慈寺的茶馆和竹椅、博舍酒店的牌坊、香香巷的霓虹灯牌,还有火锅、熊猫这些充满成都风情的元素一一呈现在眼前……这次来成都,房欣还冲着中国当代知名摄影师及视觉艺术家陈漫的“HERE IS CHENGDU这里·成都”摄影作品展而来。
30张精美大片分别以“天、地、人”为主题逐一展现成都的城市精髓,通过一个女孩从小到大的视角,不断穿梭在成都的快和慢、传统和现代、安逸和摩登当中,以此来展现成都独有的“双面”个性与文化包容……一幕幕精彩瞬间在脑海中闪现,漫步在成都远洋太古里,看完陈漫首次为成都拍摄的城市时尚大片,一旁的广东会馆也吸引了房欣的注意。由迟阿娟、张西南、朱毁毁等多位摄影家的摄影作品组成的“这里·成都 旧时光与新地标摄影艺术展”正在同步展出。
“成都人的时髦前卫由来已久,是出了名的消费型城市,早已是我心目中国际化的消费中心。”从1995年成都举行第一场T台时装秀、1997年法拉利和玛莎拉蒂在成都做新车活动、到2019年迪奥秋冬男装新秀……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记录了成都的潮流,也让房欣感受了成都的时尚与活力。“成都以非常开放和自信的心态迎接全世界,每个人来到成都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惊喜的东西。”
“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走进金沙遗址,新世纪的阳光照耀神州大地,太阳神鸟也让当代人重新认识了前人智慧,体验文博的魅力。漫步杜甫草堂,绵延300多米的杜诗书法石刻碑廊,已然与草堂原有的川西古典园林融为一体,熠熠生辉。午后的宽窄巷子,隔绝了城市的喧嚣。
旅程进入尾声,就要和成都说再见,房欣觉得是时候再带走一些承载着老成都记忆的文创产品离开,为最后的文博之旅画上句点。“一定要去明堂再看看!”
走进明堂创意工作区,曾一度废弃的两幢上世纪80年代旧楼,重新投资改造后,成了知名的文创产业运营平台。现在“明堂”参与投资、合作、运营的小微文创团队及项目300多个,各类文创团队项目活动呈现200多次,已经成为文创人的“出发点、集结地、安乐窝、孵化器”,并受到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的青睐。
成都的另一张名片杜甫草堂博物馆也从一个单纯的景点,转变为文创产业提档升级。结合杜甫、杜诗以及草堂元素设计开发时尚创意产品,文创馆已开发原创产品57个系列642种,广受年轻受众的喜爱。
本报记者 李萌 洪继东 李自强 杨华春
新闻推荐
欣闻《中华羌族历史文化集成》付梓在即,不胜欣喜。羌文化首次得以全面整合,乃民族之幸,文化之幸,阿坝之幸,中华之幸。伴我一生...
都江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江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