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经济学会会长、本报首席观察员杨继瑞:成都具备消费型城市的巨大潜力

成都日报 2019-10-09 02:02 大字

刚刚结束的国庆假期,成都接待游客2017.13万人次,同比增长32.7%;旅游总收入286.46亿元,同比增长25.2%。这一组颇为亮眼的数据,在中国消费经济学会会长、本报首席观察员杨继瑞看来,“完全在意料之中”。

游客在蓉消费广度和深度

均有所拓展

昨日,杨继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说,旅游出行、亲朋聚餐和购物消费一直是国庆黄金周期间消费的主要选择。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成都假日经济再创新高,是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假日消费表现。

成都作为正在崛起的新兴世界城市、国家中心城市、中国西部消费中心和西南生活中心,具有消费型城市的巨大潜力。他向记者举例说,成都是古蜀文明的发祥地,是中国十大古都之一,具有深厚的天府文化底蕴以及大熊猫、金沙遗址、青城山、都江堰等厚重的旅游资源,具备现代、开放、生态公园城市的“颜值”。成都的消费文化底蕴深厚,川菜、川酒、川茶、川剧、蜀锦、蜀绣等构成别具地方特色的休闲消费文化。在2019年的《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成都位列第五,排在15座新一线城市榜首。

在接待游客与旅游总收入双双大幅增长之外,来蓉游客人均消费达到1420.14元,这在杨继瑞看来也是可圈可点。“人均消费走高,说明游客在国庆期间在成都的消费从广度和深度上均有所拓展。从广度上来看,假期旅游的种类更多,游客的选择更多;从深度上来说,新型假期旅游已不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的消费,而是深入感知成都当地文化、体验当地生活方式。”

他表示,近年来,成都着力打造兼具国际时尚魅力和天府文化特色的消费型城市,一手抓高端,一手抓特色;高端指向国际时尚现代的高端商业,着力发展首店经济;特色指向地方印记,强调文化特色、社区商业和城市夜间消费。正是成都持之以恒地坚守与努力,才赢得了消费市场的口碑。比如,今年国庆假期,成都夜间经济异军突起,大放异彩,成为支撑假期的重要支柱,彰显了成都假日消费升级的强劲动力。这一方面源于老百姓在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假日消费多样、全时、全域、全态、全景升级转型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假期旅游消费是典型的“供给创造需求”。这与成都市近年来谋划和实施中国特色消费型城市的战略紧密相关。除了武侯祠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宽窄巷子等传统旅游热点,“夜游锦江”等新打造旅游项目也吸引着众多游客。

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

让假日经济常态化

“毋庸讳言,成都要真正成为中国特色消费型城市的标杆,要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杨继瑞指出,不能不看到,在国庆黄金周期间,大多数的消费者盲目地随潮而动,没有获得期望中的消费乐趣;绿色健康消费的意识还有待加强,放心消费的信誉不高等。消费环境既要促进假日消费的提档升级,又要着力降低消费门槛,增强成都假日消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人们愿意来、经常来,带朋友和家人来。

要促进消费群体的扩张,进一步完善成都公共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增加人口的净流入,更多吸引外地游客、外地客商、国际友人,吸引更多国际事务落地成都。在旅游景区推出“刷脸”的“周票”,成都景点“套票”,吸引外地游客在成都深度游、体验游、休闲游、研学游、商务游等。

在消费业态上,成都要深化假日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文商旅体娱学养”融合发展,创新假日经济的要素供给,注重消费经济及产业形态的“前向”“旁侧”和“回顾”效应,注重高端消费产业和特色消费产业的建链、补链、延链、扩链、聚链、强链。事实上,新型旅游消费不仅仅是单纯硬件环境打造,更是对城市美学文化的深度体验,需要成都进一步挖掘和创意天府文化,突破传统旅游模式,不断提升旅游文化品位,打造具有鲜明成都文化内涵特色的旅游组合产品,从而使游客真正停留下来,细细品味、体验、享受,让假日经济常态化。

最后,不仅要讲好还要演绎好成都故事,以“青春范”让成都成为“网红”。宣传成都的好人、好事,要善于把他们寓于成都美景中去诠释、塑造。这样,可以拉近普通民众与城市宏大叙事之间的距离,让城市发展的每一步可读、可感、可知,“冒热气”“沾露珠”,以“植入”手法潜移默化地宣传成都,才能更多地吸引游客来成都“打卡”。

本报记者 李艳玲

新闻推荐

山水金城渐成旅游打卡地

羊皮筏子水天一色兴隆山黄河母亲市博物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兰州旅游业发展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到如今兰州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

都江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都江堰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