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张民办教育办学许可证出炉27年前 这所民办学校诞生在乡村
1992年首届开学典礼现场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我要使我的祖国更美丽、更富强;我是光亚学校的学生,我爱光亚学校,我要诚实、博爱、勤劳、勇敢。”
27年了,每天早上升国旗、唱国歌后,这样的誓言都会被重复。
“从建校以来,我们学校每天早晚都会升降国旗,通过国旗下的宣誓,增强对师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都江堰光亚学校校长卿光亚表示。
提起光亚学校,相信很多成都人都或多或少有些耳熟,因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大陆成立的第一所由公民个人创办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迎来70周年庆典的今天,我们不妨一起来了解这所学校的前世今生。
办学想法源于贡献和责任
“要不你自己办一所学校?如果办个学校,办好办差都是一点贡献。”卿光亚的父亲卿云灿80岁生日时对儿子说。
“这都是27年前的事情了。当时我在做导演,工作很忙,大儿子出生后就一直在考虑教育的问题,但一直没有选好学校。”当时卿光亚听了父亲的一番话后思考了很久。如果办学校,就意味着必须放弃自己喜欢的导演工作。“后来我也想通了,父亲除了关心对孙子的教育问题,也希望我通过办学校来培养更多建设国家的栋梁。”既能为国家建设多作贡献,又能对子女教育负起责任,他听从了父亲的建议。
筹办过程好事多磨
1992年,36岁的卿光亚带着父亲的嘱咐开始筹划办学的事情。刚开始,他在成都城区找了几处校址,但都被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婉言拒绝。“他们说办学主体是政府,没听过准许私人办学的,不能批!”碰了几次壁,虽然有些泄气,但卿光亚依然继续寻找着可能性。
“可以来我们这儿。都江堰办什么的都有,就是没办学校的,只要不违法就行!”都江堰市领导的这句话,卿光亚记忆犹新。就是这句话,让他重新见到了曙光。
随后,他开始了寻找相关法律条款的工作。“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我在家里一页一页地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第十九条写到: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既然有法可依,这件事情就简单了许多。
经过一番努力,光亚学校的办学许可证终于成功办了下来。“由于时间太久,原件已经遗失,所幸之前有复印件还留存着。”从卿光亚拿出来的复印件中,我们看到了27年前成都市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的样貌,正文是:“经审查同意都江堰市胥家乡高桥工业开发区开办光亚小学校,特此发证”,落款时间为:1992年6月16日,并加盖了都江堰市教育局印章。至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张由公民个人申办的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许可证出炉了。
招生情况出奇火爆
1992年7月7日开始,成都的报纸上陆续出现了光亚学校招生宣传的广告。“当时拟招100人,我们心里都没有底,很怕招不到学生。”由于是第一所,没有经验可寻。
后来的事实证明,大家都低估了家长们对民办学校的认同。“当时热线电话都被打爆了,报名人数多达2000人,最后选拔出160多名。”卿光亚感慨万千。
从当年的老照片看出,除了几栋仿欧美建筑的教学楼、办公室和一栋2层楼房外,学校最大的场地就是“运动场”。1992年9月18日,学校正式开学,在照片中我们看到,当年开学典礼的现场,师生们和家长们都整齐地站在简单平整后的土坝子操场上,升上了五星红旗和校旗。
乡村绽放27载
“27年前,这里是都江堰郊外的乡村,四周都是田野。这么多年过去了,学校在这里见证了我们国家在各个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见证了乡村的飞速发展。”卿光亚说。“一切都变了,学校变美了,乡村也变美了,但唯一不变的是:夏天晚上依然能听到蛙声一片!”
从亲手种下第一棵树开始,卿光亚带领着家人和教职工们开始了27年的学校建设和完善过程。发展至今,该校已拥有占地138亩、建筑面积1万2千平方米的都江堰本部,另有麓山国际和海南万宁校区共三个校区,并开办了5所幼儿园、3个亲子中心。据了解,仅本部目前就有1000余名中小学生在读,教职工200余名。
站在学校建筑的高层放眼望去,不远处一片金秋时节的田园风光映入眼帘,它告诉我们:这里是乡村!27年来,已经有成千上万名学子从这所绽放在乡村的学校走向更高的学府,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明天就是教师节,卿光亚以27年的坚持诠释着教师这一伟大的职业。再过几天的9月18日,这所民办学校也将迎来她的27周年校庆。“现代民办教育谁也没做过,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去实践和探索,我相信在政府的指导和大家的支持下,民办教育将朝着更加专业、优质的方向发展。”卿光亚表示。带着浓浓的家国情怀,他走上了个人办学之路,我们也希望这所学校能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才。
记者 奚正东 图片由光亚学校提供
新闻推荐
8月19日晚,岷江上游的汶川、理县等地迎来今年入汛后最强降雨过程。强降雨导致多地发生山洪泥石流,并引发岷江上游河水暴涨...
都江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都江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