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运河南北分水之咽喉、引汶济运保漕运之畅通 南旺枢纽 不输都江堰的运河水脊

济宁晚报 2019-08-27 11:35 大字

本报记者 刘帝恩

明永乐九年(1411),明成祖派工部尚书宋礼治理会通河,解决大运河不畅难题。宋礼采纳汶上农民水利专家白英“引汶济运”的建议,设计建设了南旺枢纽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大运河跨越“运河水脊”的难题,确保了大运河漕运畅通500年。数百年后的今天,记者来到汶上南旺,眼观运河沿岸靓丽风景,感悟古运河里流淌的中国智慧。曾经贯穿南北的经济“大动脉”,如今仍承载了南水北调、经济贸易、文化传播等重要使命任务,大运河的地位不言而喻。

建设:江北都江堰巧夺天工的中国智慧结晶

众所周知,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而为了解决大运河跨越水脊难题而建设的大型综合性水利水运枢纽——南旺分水枢纽是整个大运河上最具科技含量的工程,为千里运河南北分水之咽喉,有“江北都江堰”之称。这一工程代表了当时世界水利工程科学技术最高水平,成为世界水利工程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

之所以称之为“最”,肯定有其特殊的建设难点。南旺枢纽是大运河全线位置最高的段落,平均海拔39米,由地势最高点南旺分水口分别向南北倾斜,与会通河南北两端高差达30余米,地势高而水源不足是此段面临的巨大挑战。它以漕运为中心,围绕“引、蓄、分、排”四大重要环节,因势造物,相继兴建了疏河济运、挖泉集流、设柜蓄水、建湖泄涨、防河保运及建闸节流等一系列结构缜密的工程。成功地解决了会通河水源难题,使汶水北流以济漳、卫,南下以济黄、淮,从而有效保证了大运河连续500余年畅通无阻。

发展:运河水脊工匠精神在此得以体现

来到南旺运河边,看到清澈的运河水荡漾着碧波,在秋日午后的阳光下波光粼粼,你就能感受到运河之美。济宁素有“孔孟之乡,运河之都”的美誉,其中南旺段至今仍有着南水北调的重要功用,“运河水脊”的称号可谓名副其实。

乾隆《南巡记》中有“南巡之事,莫大于河工。”大运河的开凿、通航并持续千年之久,与中国古代河工技术的不断进步是密切相关的。大运河的工程技术包括河道开挖工程技术、水源工程技术、运河和天然河道交叉工程技术、运河水位的调节工程技术等,在饮水、调水和过船等方面体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河工身上的精神,就是当下最为常讲的“工匠精神”,同样是运河文化的重要分支。

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通过中国提交的大运河申遗申请,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南旺镇共有9处遗产位列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其中,河道2处,为会通河南旺枢纽段和小汶河;水工设施3处,为十里闸、柳林闸、寺前铺闸;考古遗址4处,为南旺分水龙王庙遗址、运河砖砌河堤、邢通斗门遗址和徐建口斗门遗址。“我们不是最富的镇,但我们是世界遗产文化名镇,处处都闪耀着古代圣贤科学家工匠的智慧光芒。”南旺镇宣传办主任姬广帅说。

传承:宋礼和白英植根运河文化讲述济宁好故事

从京杭大运河南旺段建成到现在的数百年间,运河经贸发展步履不停,文化建设同样滚滚向前。其中为百姓所津津乐道的故事、野史让记者颇感兴趣。

明朝永乐九年,皇帝同意济宁地方官潘叔正疏通会通河的请求,派工部尚书宋礼负责此项工程。完工后,运河河道却经常枯水,宋礼焦急万分。一天,宋礼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境模糊而真实:梦中的宋礼骑着一头白熊,找到了水。醒来后的宋礼四处探访,找姓白和姓熊的人,终于在汶上县彩山找到了老河工白英。白英有着丰富的治水挖河经验,对家乡的山形水势非常熟悉。通过勘测,白英发现南旺是大运河全线的至高点,但大汶河的坎河口还比南旺高三十多尺。于是,白英向宋礼建议,引大汶河水入南旺。由此,运河河道枯水问题得以圆满解决。清朝康熙皇帝曾高度评价宋礼和白英,后人为纪念两位治河功臣,在南旺分水龙王庙专门修建了宋公祠、白公祠。

植根运河文化,南旺镇在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上持续发力,不断讲述济宁好故事。在南旺畅游,让人倍感欣喜。

新闻推荐

社区引入“云导览” 增强居民认同感和归属感

居民体验“云导览”一体机操作社区发展治理,强调要消除社会“陌生化”现象,对群众需求供给实现精准化,尤其在“平安社区工程...

都江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都江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