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尖上的马嘶

川江都市报 2019-08-19 10:53 大字

陈大刚

旅行,是一种心态的调整,会让你看到更精彩的世界

我曾经问当地人,茶种植于何时。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回了一句空灵的话:“有人时就有茶。”茶,本就与这方水土的人相依为命。马嘶人都是种茶制茶的“高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叶初春茶的嫩芽,双手如那充满神性的山中秀雾般轻灵。其茶艺尊崇古法,祖辈心口手相传,血脉代代延续。他们从小便识茶,长大便种茶、制茶,一生“泡”在茶中,他们以自己的心性、灵智、血汗,制出了“建新茶”这一“人化的自然”。

记得余秋雨有一篇散文叫《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而在马嘶,则有“拜树请水”的茶文化民俗。拜树就是在每年正月一过,茶树新芽刚出时,茶农便选择吉日良辰,沐浴更衣,敲锣打鼓,祭拜茶王,以此唤醒茶木,祈求风调雨顺,茶叶丰收。这就是马嘶代代相传的开茶仪式。

仪式分为“祭树”、“喊山”和“开茶”三个部分。由德高望重的老茶师主持,吟诵茶赋,敬祭当地最老的茶树——那老茶树生长在茶园村四组,小地名叫“大石包”的地方,有多老呢,当地一位80多岁的刘姓老太太说,她10多岁嫁过来时,人们就背着背蔸,爬上树摘茶。礼毕,老茶师宣布开茶并采下首芽,新一年采茶由此拉开序幕。之后,翘首期盼了一个冬天的茶农便各赴茶林,满山此起彼伏地响起苗家儿女的采茶山歌……

“请水”是请白岩沙水。这水是白岩沙土汇集的“天上来水”,故称白岩沙水。它吸了天地灵气,森林奇秀,清澈甘甜,是被春夏秋冬呵护的茶树。无法解释的是,建新茶特服白岩沙水——用此水浸泡,那茶芽叶才能舒展自如,如朵朵莲花挺立水中;那汤色嫩绿纯净,清澈明亮,弥留于齿颊之间,令人回味隽永之韵味。白岩沙水之于建新茶的情意,简直就是“扶上马又送一程”的节奏。不过,这“请水”不是一时,也不是一个单纯的仪式,一年四季都要“请”——最好的白岩沙水在新寨一带山中,马嘶四山八岭的人都要专程前往新寨取这水泡茶。

我遇到有人专门开车去取水,便问:“是马嘶场上的?”他纠正我,“这水不能说取,要说请。”我心头就默然一笑。其实在马嘶,无论是走进苗族寨子,还是走进罗姓、黄姓、曾姓、潘姓、钱姓、羸姓这些山里人家,主人都会热情地给你递上一杯香气扑鼻的好茶,而且大多要虔诚地说,“请”的是白岩沙水泡的。这既是他们祖传的待客之道,也是他们作为产茶宝地马嘶人的骄傲和尊严。

拜古茶树、请白岩沙水的民俗,表达的是这一方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他们仿佛是崇拜天人合一的哲学家——茶于他们,是人生的骄傲,更是一种精神的牌坊。茶也是自然发给他们的邮件,他们用生命来接收,更用一生来回复。在接收和回复中回归大山,与岁月对话,与天地对话——种植是对话、采摘是对话、制茶是对话,品茶也是对话……古蔺,这仅仅78平方公里大的马嘶,因此便扬眉吐气地站立在茶叶尖上,长鸣于赤水河畔的生命大舞台,演绎出荡气回肠的人间诗篇……

哦,马嘶——门前行客乐,白马嘶春色!

哦,马嘶——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完)

新闻推荐

都江堰市打造“青城康养模式”

道医养药为特色康养服务为亮点丁书荣雷汉雄家庭与生活报记者王厚军近年来,都江堰市依托独有的道医、中医等资源,依...

都江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都江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