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成都生活美学 感受天府文化魅力 “非遗”与成都的城市生活

成都日报 2019-06-12 02:49 大字

周翔宇

依托天府文化建设独具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是当代成都的发展目标。世界文化名城以文化为核心要义。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文化是“社会或一个社会群体所具有的一系列独特的精神、物质、智力和情感特征,不仅包括艺术和文学,还有生活方式、价值观、传统和信仰”。概括而言,就是基于各类物质、非物质遗产的生活方式。对成都而言,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优越自然条件和深厚历史积淀共同孕育出的天府文化是这座城市的根与魂。优雅闲适、从容大气的成都生活美学是这座城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投影,是天府文化创新创造力度、优雅时尚风度、乐观包容气度、友善公益温度的当代表达。它与诗、书、花、乐、游相伴。

诗意成都

成都是诗之都,古今官民习惯以诗歌形式表达情感。汉赋四家此地独有其三,卓文君、花蕊夫人、陈子昂、李白、薛涛、三苏、杨升庵、黄娥、李调元先后在此低吟浅唱。“自古诗人例到蜀”,卢照邻、王勃、杜甫、韦庄、岑参、贯休、陆游、范成大等,都与这座城市结下不解之缘。“成都因为其城市资源、个性非常适合诗人栖居、创作”,所以“拥有优秀诗人作品的大批知音、粉丝”,出现了“诗歌和这座城市从廊庙到市井的水乳交融、如影随形”的景象。今天,诗意已经内化为成都生活美学的一部分。成都人在时尚的诗吧流连,在田园举办诗歌节,在龙泉山开设诗群大展……以省级非遗“人日游草堂”为代表,成都人既在礼敬历史上的伟大诗人,也在享受诗意的现代生活。

书香成都

成都又是书之都,薛涛作纸、卞家雕版、石室传经、贲园藏书,书翰文墨在成都代代相传。“古法造纸”“书画木刻”“传统传拓”“石砚制作”等市级非遗技艺沟通古今。2015-2016年度,成都市民人均每年纸质书阅读量为7.109本,数字书阅读量为7.83本,纸质书阅读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59本,数字书籍阅读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62本,书香成都,实至名归。而遍布公共场所的数字阅读机、自助借书机,充满特色的现代时尚书店,全国首创的“书香号”地铁,更将读书带到市民生活的每个角落。

花重锦官

成都也是以“蓉城”之名见知于世的花之都,芙蓉、海棠、绿竹、牡丹是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花重锦官城”,是诗人杜甫对成都的由衷赞美;以花得名的浣花溪、百花潭,是成都人爱花情感在传说故事中的表达;形成于宋代的“二月花市”,极盛于清末民初的青羊宫花会,集中展现了成都市民与花相关的社会生活。国家级非遗“川派盆景技艺”,以手工求自然,以人力穷造化,不仅象征着成都人伴花栖居的生活,更体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如今,成都全力打造 “一轴两山三环七带”的天府绿道体系,以人民为中心、以绿道为主线、以生态为本底、以田园为基调、以文化为特色规划慢行系统,就是要让红花绿树全面覆盖城市生活。

音乐名城

成都还是乐之都,是中国古代音乐的重镇,天府天籁回响千年。雷氏家法,奠定了唐代以后瑶琴的形制,为位居“琴棋书画”之首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象打上了深深的成都烙印。张孔山的《流水》传入太空,成为全人类文明共同的标志,承担着与地外文明沟通的使命。永陵二十四乐伎是盛唐宫廷燕乐的遗存,闹年锣鼓是民间俗乐的代表,丰富多变的洞经音乐是宗教生活在世俗的折射,南诏奉圣乐是民族文化交汇融合的成果。以“四川扬琴”“四川竹琴”“四川清音”“西岭山歌”“道教音乐”为代表的国家级非遗;以“四川连箫”“青城洞经古乐”“蜀派古琴”为代表的省级非遗;以“川剧围鼓”“张氏古琴”“闹年锣鼓”为代表的市级非遗,为今天成都打造音乐之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以《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音乐产业发展的意见》为代表的鼓励政策陆续出台,以成都演艺中心为代表的音乐表演场馆先后建成,以古典音乐小镇白鹿镇、民俗音乐小镇街子镇、文化演艺小镇洛带镇、博物馆音乐小镇安仁镇为代表的特色音乐小镇高效建设,以“少城时代”“草台回声”“黄色石头”为代表的音乐企业相继落户,以“乐动蓉城”“蓉城之秋”“晓峰音乐周”为代表的高品质音乐会纷纷上演,助力成都成为充满生机的音乐名城。

风雅成都

成都更是游之都,以民俗活动、大型集会带动的游赏之风经久不衰。汉代以来,在这座城市中就经常举办各种公私集会。左思《蜀都赋》中“置酒高堂,以御嘉宾,金罍中坐,肴烟四陈”,“羽爵执竞,丝竹乃发,巴姬弹弦,汉女击节”的聚会尽显这座城市的风雅。前后蜀两宋时期,随着成都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财富的丰盛,都市日益繁荣,居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游乐风气遂在唐代的基础上有了更大发展。“成都游赏之盛,甲于西蜀”,十二月市迭兴,大圣慈寺极盛,青羊宫、玉局观继起,“遨游空闾巷”、“登舟恣游娱”,繁荣富庶、优雅时尚的生活通过集会游赏得到尽情表达。今日,非遗中的民俗集会游赏活动比比皆是。“都江堰放水节”闻名全国,“成都灯会”走向海外,“望丛赛歌会”“端午龙舟会”“王泗风筝节”“天彭牡丹会”“固驿春台会”“客家水龙节”等名动一时。依托丰富的非遗积淀,成都高标准建设世界旅游名城,打造国际会展之都,通过旅游产品结构优化、全域旅游发展、公共服务配套提升、旅游智慧双创发展、“旅游+”产业融合、绿色低碳发展、对外开放合作、旅游国际化营销八大工程建设,全面提升成都旅游业国际化水平;以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信息化为方向,通过全面塑造发展环境提升城市软实力,高标准打造国际会展之都,提升城市文化沟通能力和全球传播能力,既是对过往天府游赏之风的绍继,也是对新时代成都城市新生活的塑造。

以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支撑,以诗、书、花、乐、游为代表的生活美学是成都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当前和今后,应积极推动成都文化生活的国际传播,让世界感知天府、认识成都。借助成都国际非遗节等重大节会以及国际舞台等,加强多层次的文化互动,促进多元文化相互认可、借鉴、吸引,不断提升天府文化的全球传播力,助力成都建设独具特色的世界文化名城。

(作者:成都大学天府文化研究院地方文献研究室主任、讲师)

新闻推荐

我的高考故事

六月七日上午,在西安市育才中学考点,考生们?正步入考场。?记者?张晶?摄惠平:做回自己才能事半功倍□记者吴...

都江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都江堰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