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坝子的手艺人
两块竹板打得欢,叫花子要把故事编,
说的是灌州锅儿匠,九爷大名王松山。
九爷家住九龙庵,祖传的手艺吃遍天,
一张桌子八双筷,九个斗碗摆中间。
回锅肉,起卷卷,“冒儿头”,堆尖尖,
酥肉响皮金镶碗,川芎肘子随便拈……
作家何民是都江堰人。都江堰旧称灌县,著名的松茂古道就是以灌县西街为起点,经茂县、松潘,然后与古丝绸之路的长安相连,素有“南方的丝绸之路”的美称。
川西独特的地理位置,催生了大量的各行各业手艺人。何民说,自己小时候听老一辈人摆龙门阵,讲得最多的就是乡间那些手艺人,而且他们在乡下的亲戚里就有很多这样的手艺人——木匠、铁匠、泥水匠,篾匠、石匠、剃头匠……
他们的手艺成就他们的人生,也演绎出一幕幕的人间悲喜剧;他们的故事不仅演绎了川西社会的发展史,更成了保留川西方言和川西民风民俗的一种载体。
随着国家和政府对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许多手艺人的轶闻趣事又开始在非遗保护和抢救中渐次显现,儿时听到的关于匠人们的龙门阵,又在何民的记忆中复活。
锅儿匠
王九爷
——锅儿匠就是掌汤瓢儿的厨师。锅儿匠就是旧时川西坝子对操厨师手艺人的习惯称呼,实质上无褒贬的含义,只是带有一点戏谑的味道。
三百桌“九斗碗”
图中一段金钱板说的是民国时期川西坝子一个姓王的锅儿匠师傅办“九斗碗”的故事。
旧时在川西农村,大凡有红白喜事,主人家都要办“九斗碗”答谢亲戚朋友和乡邻。“九斗碗”就是坝坝宴,因为席桌上要有九个斗碗装的主菜,如甜烧白、咸烧白、粉蒸肉、蒸肘子、镶碗等等。川西人称大碗为斗碗,故而称这种席桌为“九斗碗”。
锅儿匠王九爷就是游走于川西乡村专门办“九斗碗”的大师傅,不是那种在固定的馆子中炒菜的师傅。王九爷办九斗碗的手艺是祖传的,到王九爷这辈已经是第五代传人了。据王九爷讲,他们家祖上办九斗碗最多一次办过两百多桌,流水席开了整整三天。几辈人下来,还没有人打破过这个纪录。
到王九爷管事的时候,那年一个杨姓大户人家要给他们家九十九岁的老太爷做百岁寿,开口就是要办三百桌,把这些乡坝头的锅儿匠都骇了一大跳,没人敢接招。只有王九爷敢,讲好了价钱,定好了时间,三天流水席,三百桌!
几十年难遇的大场面
王九爷动员了几乎所有能动员的人,还请了一些相熟的锅儿匠来帮忙,就在杨家祠堂大门前的田坝中扯起了棚子。十几床晒席铺开,米面蔬菜堆得像小山一样;鸡鸭鹅兔大笼小笼圈在林盘头,叽叽嘎嘎叫声一片;猪牛羊肉在案桌上码了一人多高,几个墩子师傅在墩子上砍得呯呯直响;田坎上一字排开挖了十口大灶,七八个锅儿匠在王九爷的吆喝下,各显神通地操着小铁锹般的大铲在锅里哗啦哗啦地铲动。那场面真叫一个壮观。
最壮观还是在那棵楠木树旁边的蒸锅:大毛边锅上几十格蒸笼码起有几人高,蒸笼侧边用杉杆搭的架子撑起,旁边的楠木树上绑着一根吊杆吊起蒸笼,偌大灶膛中是熊熊大火,老远就看见高高的蒸笼上冒着热气。
王九爷像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仰头看了看蒸笼,手一挥,大喊一声:起笼啰!在祠堂门口“千脚踢”乒乒乓乓的炸响声中,吊杆将那蒸笼提起,一团白色蒸气喷薄而出,那才气派哦!就连杨家祠堂中那些听川戏锣鼓的人都跑出来看热闹。他们说,川戏锣鼓常有看的,像这样子办“九斗碗”,几十年难得碰到一回。
来的都是客,关你什么事?
杨家大院内的祝寿仪式一结束,杨家祠堂门前摆的几十张桌子就开席了,第一轮照例是杨家请的有身份的客人,除了地方上的七老八贤外,乡上、县上的官员也来了不少。
就在大家推杯换盏吃喝得正高兴的时候,杨家祠堂门口突然涌过一大拨衣衫褴褛的叫花子,为首的打起两块竹板唱道:杨老太爷九十九,四方客人来吃酒;上席主人下席客,两边坐着老伯伯。
川西风俗,大凡主人家有红白喜事摆“九斗碗”,那些讨口要饭的叫花子就要打起快板,唱起金钱板来贺喜或帮到哭丧,主人家一般都要赏给饭吃。这次杨家的棚式扯得太大了,远远近近的叫花子听说了都跑来了,一来就是几十个。
王九爷听到叫花子的竹板一敲,忙招呼手下给这群特殊客人备饭。不料这些叫花子屁股还没挨到板凳,那边主宾席上有位当官的带着手下过来,操着京腔板着脸说:如此聚众讨饭,有碍观瞻。着令手下要将叫花子赶走。
王九爷一听,用汤瓢儿把铁锅儿敲得呯呯呯地响,说:添双筷子添个碗,把你吃穷了嗦!再说了,我们川西坝子就是这个风俗,关你球事啊?
叫花子一听,金钱板又唱开了:一张桌子四个边,八双筷子围一圈;你喝酒,他吃饭,叫花子饿得惊叫唤。
操京腔的官员正要发作,那边杨老太爷传过话来:来的都是客,不能坏了规矩。王九爷把头上的白帽子抓下往地上一扔,大吼一声:开笼!吊杆嘎的一下把蒸笼提起来,热气腾腾的甜烧白、咸烧白就给叫花子们端上了桌子。叫花子们新编的锅儿匠王九爷的金钱板唱词也就此唱开了。
两大
篾匠
的比拼
——可以这么说,旧时农村一半以上的用具都是竹子做成的,大到生产用具,如晒簟、箩筐、撮箕、背篼,小到生活用品,如刷把、笆篓、蒸笼、筲箕等。篾匠凭着那双灵巧的双手将竹子编织成各种美观适用的用具。
一番酒话引来对台戏
要说这郑、李两家篾匠,在灌州河西那也是出了名的。郑篾匠以擅长编筛子著称,他编的细筛子,格子密而匀称,就像用卡尺比着编的一样,漏得过稗子而不漏米。郑篾匠说,漏下一颗整米,把我的筛子甩到河头去。好多买过郑篾匠筛子的人,都说此话不假。
李篾匠也绝对算得是一个篾匠高手,在河西一带的竹器市场上是个有鼻子有脸的人物,不仅筛筛箩箩等细篾活儿做得好,他编的“篼篼”,篾丝匀称,编工密实,上面还编有花纹图案,很受农村妇女喜爱。他也挣了个“李篼篼”的外号。
有一年的春台会后,郑篾匠在悦来酒铺子喝高兴了,说了句酒话:老子这把篾刀,一刀能剖出八片篾片,我要在河西称老二,没得哪个敢绷老大。这话不知咋的就传到李篾匠的耳朵头了。李篾匠大概也是多喝了二两,放出话来:他娃剖八片,老子剖九片,输了钻裆。中间人就加油添醋地过话,撺起郑篾匠和李篾匠要在第二年的春台会上要斗一盘。
一根竹片剖八层,真罕见
战火首先从郑篾匠这边点燃。郑篾匠选了一根两年生的茨竹,削平口子,瞄了瞄,左右各一刀剖出一个十字口子,取出一个青杠木做的十字架锲进去,用砍刀刀背敲击,只听得“啪啪啪”地一阵脆响,一根碗口粗的茨竹就一分为四了。
围观的人群立刻传出一阵叫好声。那边李篾匠也紧随其后,也是一阵“啪啪啪”的脆响,麻利地将一根茨竹剖开。
一般地讲,篾匠的功夫也就是砍、锯、切、剖、拉、片、削、编、织,其中最主要也是最考手艺的。就是剖片和编织。篾片最里面的一层叫黄屎篾,是最没韧性的,最外面的一层叫青篾,是最好的篾片,中间的叫黄篾,有二黄篾,三黄篾,四黄篾。能将一根竹片剖为八层的,实为罕见。
两大高手,从此不再分输赢
高手就是高手,只见两人用锋快的篾刀轻轻剥去黄屎篾,然后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八片薄而柔软的篾片铺在地上,围观的人都看呆了。
篾分八片,不分高下。郑、李二人相视一笑,不约而同地拾起那片青篾。黄篾是不能再分了,要分只能分青篾了。两人用篾刀小心翼翼地在已经很薄的青篾上剖开一个口子,一刀一刀地向前推进。刀口下滑出来的是薄如蝉翼的篾片。
就在最紧张的时候,拥挤的人群将郑篾匠摊子上的箩筐挤倒了,“哗啦”一声,郑篾匠一分神,刀口下的二黄篾剖漏了。他放下篾刀,朝李篾匠拱拱手说:不好意思,见笑了。
李篾匠手中的篾片正一寸一寸地剥开,还有一尺多长就大功告成,可他看了郑篾匠一眼,迟疑了一秒钟,突然篾刀一侧,折断二黄篾,随即放下篾刀向郑篾匠和围观的人群拱拱手说:不好意思,丢丑了。河西两大篾匠高手,从此不分输赢。
书中写到的
那些手艺人,
你都晓得吗?
打更匠
旧时普通人家没有钟表,于是打更匠这个行业便应运而生。打更匠用的“梆梆”用老斑竹或老楠竹制成,中间挖一条寸宽的口子,用木棍敲起来发出“嘣嘣”的声音,声音清脆悦耳,穿透力强。
打油匠
川西平原自古盛产油菜,在没有机器的年代,榨油全靠打油匠。几个打油匠拉着撞杆的绳子,一个老师傅掌控撞杆头,然后在师傅的口号声中有节奏的工作,只听“咚”“咚”的撞击声,让人紧张又兴奋。
打鼓匠
川剧自古就有“半台锣鼓半台戏”之说,而这半台锣鼓中,鼓又是整台戏的灵魂,“咚锵咚锵咚咚锵”,一通鼓罢,茶铺里的茶客都知道,好戏要开始了,赶紧端起茶碗扯一口茶,清清嗓子,准备帮腔了。
刀儿匠
旧时刀儿匠又叫杀猪匠,四五个精壮汉子在刀儿匠的招呼下,将肥猪按住,刀儿匠拿起尖刀,对准猪的要害部位就捅进去,抽刀出来,卟的一声,一股鲜血便喷射而出。刀儿匠的手艺就在那一刀点穴之中。
剃头匠
游走于乡村的剃头匠一般都是一副行头:即剃头挑子,一头装炉子,一头装木匣子。炉子上搁着鼎锅,用来烧水,木匣子里有很多小抽屉,用来放剃头刀、剪子、磨刀石、耳刮子等。
泥瓦匠
泥瓦匠又叫泥水匠,主要是砌墙、垒灶、筑茅坑、糊壁头,外兼盖瓦和翻旧捡漏。泥瓦匠的工具也简单:一把砖刀,两把抹子,就是全部家当。
编编匠
民国时期的川西坝子沿山边一线的乡场,集市贸易十分发达,交易的兴隆便催生了“编编匠”这个行业。编编匠就是双方交易中牵线搭桥、拉拢撮合、谋取佣金的人,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中介”。
使牛匠
就是专门替人家耖田耙地的人。以前川西农村几乎都是用牛耕地,但大部分庄稼人自家都没有牛,农忙时节就得去请使牛匠来帮到耖田,因此便有了专门替人耕地的匠人使牛匠。
挑水匠
川西坝子有句俗语:热水要人烧,冷水要人挑,告诉大家要珍惜用水。时光倒转去一百多年,中国的大小城镇都还没有自来水,吃水都靠这些挑水匠们用扁担和水桶挑来。
解匠
解匠的解,四川方言中读(gai),就是用大锯把原木分解成各种厚度的板材,这个行业自古有之,直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电锯普及后,才逐渐消失。
支客师
支客师是旧时专为办红白喜事的主人家招呼应酬、安顿客人的角色。那阵的川西农村还没有主持人一说,有的支客师还要兼任主持的角色,是一个替主人家代言办事的人物。
新闻推荐
建设大运河文化带要品牌优先、产业为基、联盟合作 打造大运河文旅国际品牌时不我待
大运河旁的扬州新城□记者刘兵报道编者按:千年运河、文脉传承。贯穿...
都江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都江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