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中国道教发祥地。 ★青城山洞经古乐: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青城山洞经古乐 古老的民间音乐活化石 寻非遗

四川政协报 2019-04-12 10:38 大字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

道家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郭沫若认为,“道家思想可以说垄断了二千年来的中国学术界”。英国汉学家李约瑟说:“中国人性格中有许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来源于道家思想。”

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的大智慧,凝聚道家思想之精髓,形成了道家学派完整的理论体系,但直到汉朝后期才有教团产生。公元143年(东汉汉安二年),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青城山一带结茅传道,创立了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世人奉其为祖天师。他所创的道派,称正一道,亦称天师道。凡入道者须出五斗米,当时又被叫做五斗米道。天师道奉老子为太上老君。

青城山作为道教发祥地和世界文化遗产,以其独到的宗教历史底蕴和秀美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日前,记者前往青城山采访,深深感到在这片神奇土地上,道家文化无处不在,长久而深刻地影响着这里的一切。

30多年前,灌县(今都江堰市)文化馆馆员蒋纯勇在青城山沿山一带的乡镇,偶然发现了一种濒临失传的千年古乐,其曲谱均为古老的工尺谱,曲调庄严、优雅、祥和,充满对大自然的崇尚之情,神秘而奇特。这就是与青城山道教音乐有着千丝万缕联系又自成体系的青城山洞经古乐。2007年,青城山洞经古乐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仙乐飘飘 民间传唱逾千年

长裾本是上清仪,曾逐群仙把玉芝。

每到宫中歌舞会,折腰齐唱步虚词。

这是唐代女诗人薛涛的《试新服裁制初成》三首之一,其中提到“上清”和“步虚词”,皆与青城山道教有关。上清,是道家所称的三清境之一。青城山道教在天师道正一派基础上发展演变,后来接受了“上清派”。步虚词,是道教唱经礼赞之词,传说其旋律宛如众仙步行缥缈虚空。可见,在薛涛所处的年代,青城山道教音乐已登大雅之堂。

与此同时,一种起源于古蜀人巫觋音乐的民间祭祀音乐,自唐代开始广为流传。宋元时期,因民间信仰据传能保佑读书人功名富贵的“文昌帝君”(即“文曲星”),这种音乐逐步演变为吟唱《文昌大洞仙经》的民间音乐流派——洞经音乐,这个名字就叫开了。如今,人们把源于古蜀人巫觋音乐的民间祭祀音乐也归入青城山洞经古乐。

洞经古乐的源头巫觋音乐,体现了远古蜀人对大自然的关注与敬畏,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膜拜与敬仰。早在东汉末年,道教发祥于青城山后,部分民间祭祀音乐就逐渐被纳入道教祭祀音乐之中。今天的青城山洞经古乐中,仍保存了大量唐宋时期以及更久远年代的古乐,是我国民间音乐的“活化石”,吟唱内容十分丰富。其产生和发展,与青城山道教的发展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唐代道士杜光庭,是道教上清派传人,他随唐僖宗入蜀后,留在了青城山。上清派以存思为主,不主张金丹术,并大量接受了佛教和儒家的思想,三教并重,道佛双修。当时的青城山道教正一派完全接纳了上清派的思想。杜光庭在青城山原有宗教音乐的基础上,整理、编写出一套新的宗教礼仪音乐,这就是后来的广成韵,即南韵,因节奏舒缓、旋律优美,有平和、细腻、含蓄的特点,往往被称为细乐。

宋元时期正式得名洞经古乐的这支音乐流派,深受广成韵影响,与道教仪轨音乐不同的是,其应用范围要大得多,广泛融入各种民间活动。因此,在青城山及周边地区,广成韵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成为民间广泛使用的地方韵。直到今天,青城山一带的民间洞经古乐演奏者手中,仍传承保留有数十个广成韵曲谱,如《开坛符》《南清宫》《跑马韵》《二郎神》等。

而道教音乐除广成韵外,另一个流派是北京白云观全真派的全真正韵,也称十方韵或北韵。青城山道教经历多次教派变化,现在的全真龙门派丹台碧洞宗,是清康熙年间兴盛起来的。青城山如今使用的仪轨音乐中,常用的有五六十个北韵曲目。北韵对洞经古乐的影响也很大,有些北韵的乐曲直接被青城山洞经音乐吸收,如《仰起腔》《汉东山》《澄清韵》《小开门》等。

长期以来,洞经古乐还广纳西南地区各民族民间音乐,逐渐形成以自然、典雅、抒情、飘逸为主调的洞经音乐流派,并成为中国道教音乐、中国传统音乐和川剧、曲艺以及佛教音乐的重要源泉之一。青城洞经古乐中的许多曲牌,完整地被移植到川剧高腔、昆腔、灯戏及唢呐、笛子曲牌中。

据传,由唐玄宗作曲的《霓裳羽衣曲》就是根据洞经古乐曲《五菱花》韵律改编的。那飘逸悠扬的乐声令人迷醉,充分体现了青城山洞经古乐的魅力。千百年来,洞经古乐穿越时空,动人心魄,回荡在幽幽青城的山水之间。

访委员

赶节庆

登青城山

拜晤天师洞当家

3月21日,农历二月十五,春分,恰逢传说中太上老君的诞辰。在这一天,登上道教名山青城山,走进天师洞,采访天师洞当家唐诚青道长,虽是偶然,却也似一种天意。

古木参天,山色凝翠。经天然阁、怡乐窝、引胜亭一路拾级而上,就到了“天然图画”景点。“造化钟神秀”,此地风光如画,一座建于清代的十角重檐式坊阁上,题有“天然图画”四字,左右联颇有气势:“溪壑奔腾,百川东去通千派;云霞缥缈,万里西来第一山。”至此,去往天师洞的山路刚好过半。

继续赶路,来到“五洞天”门坊时,天师洞便近在眼前了。青城山被列为道教“十大洞天”之第五洞天,相传张道陵天师曾在这一带峭壁间的一个岩洞里修炼布道,后人为纪念他,称此洞为天师洞。青城山的道教宫观多达数十座,以天师洞为核心,其他还有建福宫、上清宫、祖师殿、圆明宫、老君阁、玉清宫、朝阳洞等。

顺着长而陡的台阶往上看,黑匾金字的“古常道观”赫然在目,遒劲庄重。原来天师洞又称常道观,旧观早已被毁,这是清代在原址上重建的,三重殿堂分别为三清殿、三皇殿和黄帝祠。

天师洞当家唐诚青,是住川全国政协委员。作为道教全真龙门派第二十四代玄裔弟子,他18岁入道,受业恩师为全真龙门派青城丹台碧洞宗著名高道彭鹤年(宗仁)大师,又得到中国道教协会前会长傅圆天大师的培养。

已近正午,唐诚青道长还在伏案作画。办公室陈设简单,墙上挂着长条幅的梅、兰、竹、菊画作,都是他自己画的。

“书画可以养心,在提升文化修养的同时开悟明道。”唐诚青说,道教讲修身养性,从修持方法来看,主要是修包容、清静之心。

“无为而无不为”“为而不争”,是道家思想的精要之一。“道教发源地究竟在哪里?有人说是鹤鸣山而非青城山。事实上,鹤鸣山与青城山在历史上曾是一体的,同属岷山山脉。当年张天师创教传道,也是在这一带。所以我主张‘大青城’这一概念。”唐诚青告诉记者,作为道教圣地,青城山在历史上从未断过香火,古往今来,一直有虔诚的道士坚守道观。道教贵生重德,强调修身养性、正己化人,对中华哲学、文学、科技、艺术、音乐、养生、宗教等影响深远。

“‘常道观’的‘常’字,意思就是平平常常、经常性的。道家思想、道教文化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中国人的血液里流淌着道教文化的基因。应该把中国传统道教文化发扬光大。”唐诚青说,民间有“医道同源”的说法,传统的中医学就是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的,道教汇集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的很多防病治病、养生益寿的医药和方术。道教文化还包含自然生态观,这也是道观周边的生态环境都特别好的原因。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青城山天师洞等道观是重要的文物,有着极高的保护价值。为此,我呼吁修通由山脚到天师洞的消防应急通道,防患于未然,以免重大灾害发生时追悔莫及。”访谈中,唐诚青再三提及青城山应急通道建设的问题。

春天到了,天师洞那株1800多年的古银杏树,历经一冬的枯寒,又冒出新绿。据说这株被列为天府十大树王之首的古树,是张天师当年亲手种植的。

三月三采茶节 清茶中的道家文化

八百里青城幽甲天下,两千年道茶飘香古今。4月7日,农历三月初三,一年一度的“大青城三月三采茶节”开幕了。这一节日已成为地方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当天正好是清明小长假的最后一天,天气晴好,茶山上迎来了一波波踏青品茗的游客。

道家把老庄与自然为友的思想引入茶文化,由来已久。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写到“茶生蜀山青城丈人峰,为茶中上品”。青城道茶早在唐代以前就声名远播,宋代时作为贡品进献皇宫。因青城山一代的“明前茶”受到饮茶者的追捧,远近的茶商都在清明前赶到青城山采买“明前茶”。后来,当地人就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天,诚邀各地各界人士齐聚青城山麓,同庆三月三采茶节,分享劳动果实。

每年三月初三,青城道茶观光园都会举行盛大的采茶节活动,今年已是第十四届。本届采茶季活动以传统节目采茶·斗茶大赛拉开序幕。当天下午,在道茶观光园制茶区举行的都江堰手工制茶比赛,集聚了全市手工制茶匠人高手;在道茶观光园的绿道上,茶园六艺定向赛吸引了不少游客……不仅如此,采茶节系列活动中还设置了智慧农业科普展,展出5G+农业、无人机智慧农业、生鲜物流等新技术新应用,充分体现了都江堰市文商旅体农融合发展的思路。

都江堰市政协委员、某茶叶公司董事长彭水清告诉记者,自2007年起,他们结合青城山本地特色及道家文化传统,潜心研发,推出“道茶”这一曾在历史上美名远扬但却失传千年的茶中精品。彭水清介绍说,青城道茶在茶叶的采摘上就非常讲究,在炒制过程中也特别留意茶气的保留,喝法也与众不同,“在第三泡的时候,可以把茶叶吃了。这正合乎道家的‘空杯’思想。”

一般泡茶的茶叶只选用叶片部分,而青城道茶要连梗带叶一起泡制。在道家的茶道里,茶被称为“稠梗”,稠为叶,梗为茎。稠和梗,一阴一阳,阴阳调和。老子在《道德经》里讲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茶里面最基本的元素就是水了,道家人一边喝茶,一边在茶水的世界里修行。

作为茶叶公司负责人,彭水清也时常在品茶的时候静心悟道。他对记者说:“我感觉自己在担任政协委员前后有很大的变化,以前主要关心自己的事,现在要关心身边事,包括行业内外的事。一方面,积极投身行业协会,助人助己;另一方面,会有意识地搜集、反映社情民意,并更多地参与到公益活动中去。”

■本报记者 唐召怡

半生执著 抢救濒临失传的古乐

由于历史原因,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已传唱千余年的洞经古乐在青城山一带几近绝迹。

1977年,从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毕业的蒋纯勇,回到家乡灌县(今都江堰市)的川剧团。1981年,他被调到县文化馆(今都江堰市文化馆)专事音乐方面的工作,自此直到2010年退休,30年里他没有挪过“窝”。其间,有一项工作是他坚持得最长久的,那就是搜集、整理、传承青城山洞经古乐。

“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开始重视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我们文化站也接到搜集民间音乐的任务。”蒋纯勇说,“县里文化站人手少,从事音乐工作的就我一个人。”为了完成任务,彼时正当壮年的他一个人骑着自行车走乡串村,花了两三个月时间跑遍全县的所有乡镇,搜寻散落在民间的各种音乐形式。

“在调查过程中,我好几次听人说中兴镇有几个人会演奏一种独特的音乐,于是辗转找到了他们。当时他们都已经是70岁左右的老人,由于历史原因,几十年没演奏过了,临时凑在一起表演,笛子、二胡吹拉出来的声音都是‘左’(走调)的。但是凭借专业知识,我意识到他们的表演形式和内容都很珍贵。”蒋纯勇告诉记者,“当时我听了他们的演奏,虽然拉得断断续续,但感觉得出旋律本身是非常美妙的,这让人很兴奋。后来我专门带上一个盒式录音机和一个天鹅牌儿童照相机,又骑着自行车去找他们。”就是依靠这样简陋的拍录工具,他记录下关于青城山洞经古乐的点点滴滴,这也是当时唯一的相关图文资料。

此后30余年,蒋纯勇专注于对洞经古乐的发掘抢救与保护传承,竭尽一己之力,让这个古老的民间音乐活化石“重见天日”。

走进都江堰市文化馆的一间活动室,10多位老人正在排练,扬琴、二胡、琵琶、大鼓、大提琴……各种乐器配合默契,且弹且唱,曲调舒缓悠远,引人遐思。他们演奏的是青城山洞经古乐的经典曲目之一《迎神·前诗章》。“你听一下,美不美?”蒋纯勇自信地笑道。

“今天来排练的人只是一部分,我们的乐器种类还很多,中阮、大阮、笛子、笙、木鱼、云锣、引磬、铰子、钹等,非常好听!”蒋纯勇说,2002年,他们成立了一个演艺团,专门演奏洞经音乐,后改名为青城洞经古乐团。目前乐团共有成员40多人,其中有青城山洞经古乐传承人、川剧团退休演员,也有不少业余音乐爱好者。经过多年的练习,他们的演奏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准,每逢大型活动或接待外宾时,都是他们“露一手”的好机会。

据蒋纯勇介绍,作为早已扬名天下的纳西古乐的发掘人,宣科先生曾到青城山“认祖”,并表示:“洞经古乐从成都,从青城山,从绵阳传过来,是文化历史。纳西古乐是我发明的称呼,不是说否认传承。”

就目前纳西古乐中保留的几支洞经古乐的曲牌来看,其中《八卦》和《十供养》属天师道正一派广成韵曲牌,《山坡羊》和《水龙吟》也可在青城洞经古乐中找到相同的曲牌。另一支乐曲《清和老人》,与青城山道教和青城洞经古乐关系更为密切。“清和”是道教诸神仙之一,青城洞经古乐认为清和老人是洞经古乐的鼻祖,传说正是由清和老人把“洞经”和“洞音”传授给一位进山砍樵迷路的青年,才传播开来的。

“我们这帮老年人长年坚持表演,完全出于热爱。10多年过去了,我们中的一些老艺人已经离世。遗憾的是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兴趣来学这种音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城山洞经古乐传承人的培养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蒋纯勇说,他不希望这么美妙的古乐在这一代人手中失传。

新闻推荐

四川清明节旅游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四川清明节旅游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本报讯(记者赵蝶)记者从四川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2019年清明节期间,四川...

都江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都江堰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