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蓬皮杜:“全球城市”国际艺术双年展圆满闭幕 与其说蓬皮杜走进了成都,不如说成都走向了世界

成都商报 2019-01-07 04:01 大字

1月6日,为期两个月的成都·蓬皮杜:“全球城市”国际艺术双年展圆满闭幕。本次双年展向世界展现了成都魅力,也让我们对成都的现在、未来充满想象和思考。

展览期间,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组艺术创作者,在这里展示作品、互动环境与装置,以及多种形式的研究型艺术创作。

展览:天府文化的延伸

成都是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在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项目总执行人宁琤看来,“天府文化的浸润滋养让这座城市拥有了别具一格的魅力,成都的活跃度越来越高,也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我感受到成都的多样性,这里有巨大的潜力去创造,去融合不同的文化群体。成都继续往这条路前进,将会成为全世界的榜样。”法国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主席塞尔日·拉斯维涅说。

唯一获国际当代艺术领域诺贝尔奖——美国当代艺术基金会年度艺术家奖金的中国艺术家汪建伟表示:“这次展览做了一个很与众不同的尝试,重新去找到双年展、城市、艺术家之间新的一种关系。它不仅打破了策展人、美术馆、艺术家之间构成的一种类型化的关系,并将这种关系扩大到城市、在地。”

卓佳成都分公司总经理张程表示:“与其说蓬皮杜走进了成都,不如说成都走向了世界,向世界展现了一个城市的魅力。本届双年展的到来,让我们作为成都人,有一种幸福感。”

通过此次双年展,我们看到了成都文化的延伸。

作品:艺术改变城市

艺术可以改变城市,设计可以点亮乡村。成都·蓬皮杜:“全球城市”国际艺术双年展紧贴成都城市定位,与四川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发生对话。

设计者昆勒·阿德耶米与NL建筑事务所打造漂浮在锦城湖上的“MFS IIIx3岷江漂浮系统”——由漂浮的竹制和木制结构组成的群岛。项目呈现三个空间:讨论水资源与农业空间的展览空间、展示中国乡村少数民族音乐传统的音乐厅、作为锦城湿地公园观景台的广场,巧妙地连接了尼日利亚人水上居住的历史和都江堰的水上生活形态。

《居所:他乡计划(这里、那里、别处)》是阿尔弗雷德和伊莎贝尔·阿奎礼赞的创作实践。这个巨大碟形结构的下方有一个可用于集体活动的社交空间,呈现出社区的演化、变化和关联,体现公共空间和公共艺术的概念。

曹明浩和陈建军从2015年就开启了“水系计划”,该项目以都江堰工程的历史及其下游水系现况之间的联系为切入点。他们与多位造船师傅设计了一条闲置的摆渡船,折射出诸多关于当地居民与水系相处的故事与智慧。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谢礼恒

新闻推荐

灌溉也要“消费升级”产业调整力推水价改革

图片由明威镇提供□本报记者吴平相较水资源匮乏的北方,降雨较多的南方很少对农业灌溉用水进行计量和计价。“其实,不缺水是...

都江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都江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