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读成都医疗 变革的四十年
市三医院心内科原主任王伟成都市卫计委主办的儿童健康关爱公益活动
从1978年到2018年,改革开放迈入第40个年头。
从40年前,看病仅有的老三样“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到如今的血气分析仪、四维彩超、螺旋CT等先进检验手段;从患病要长途跋涉进城找医生,到在家享受签约家庭医生上门服务;从看病远看病难,到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四十年沧桑巨变,我国已从过去那个现代化的“跟跑者”,变成了全球瞩目的领跑者,在各行各业都在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中,医疗卫生领域更是“脱胎换骨”,为高速发展的中国撑起了国民健康的“脊梁”。
作为一位到今年从医整整40年、全程见证改革开放巨变的老医生,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原主任王伟的工作经历,便是成都医疗卫生事业变化的一个缩影。
一位成都老医生的四十年
初见王伟医生,是在市三医院心内科的诊室里。虽然已退休,但王伟医生作为一级专家仍年年返聘,一周不仅要上4个半天门诊,还要查房,培养年轻医师,每周还要去都江堰的医联体医院帮扶。“老病人爱找我,新医生需要指导,既然医学事业还需要我,能干多久我就干多久,”王伟说。
虽然历经40年沧桑,但她对最初迈进医学大门的岁月仍然记忆犹新,“把那时的医疗条件跟现在一比,没法不感慨这40年翻天覆地的发展。”1978年,刚从医学院毕业的王伟进入市三医院工作,诊室小、床位少这些硬件条件自不必说,让她感触最深的还是医疗理念和技术的落后。当时大多数医院连专科都还没细分,她工作的科室叫做“大内科”,几乎什么内科病都看。“当时群众看似没有‘看不起病’的困扰,医院里只要几分钱就能挂号,买药也不贵。但实际上呢?比如看个冠心病,能给患者做的检查手段只有心电图和一些简单的化验,能开的药长期也只有四五种,治疗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急救手段和群众健康保健意识也比较缺乏,病人一旦发生心肌梗塞,治疗的方法非常有限,死亡率非常高,几乎没有治疗机会。”
王伟说,不是不知道自己的差距——上世纪70年代在发达国家,已普遍能开展心脏搭桥、支架手术,新药物、新技术也在不断出现,但在追赶学习无门时,也只能“望洋兴叹”。
所以,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像王伟一样的中国医生们终于迎来了成长的机会。“当时没有互联网,学术会议、医学期刊也很少,咋学习?我还记得那时只要有人去外地或出国开会,连行李箱里都不装衣服、不买东西,全都腾出来尽可能背书、背杂志回来,就为了抓住一切机会让自己、让同事多学点儿。”
不仅学习现代医疗技术,也学习现代医院管理方法。从上世纪90年代起,市三医院陆续安排领导和各科室负责人“留洋”,探索学习现代医学的治疗新理念新方法,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改革之路。
如饥似渴地学习换来的是飞速的成长,从1983年市三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成立,上世纪80年代末支架、起搏器植入等手术能成熟开展,到如今市三医院连续成立心衰中心、房颤中心、胸痛中心。就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而言,能在“黄金3小时”内把急性心梗病人送进导管室,开展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后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个性化精准治疗的方案选择,让病人有生存的希望,还要让病人活得有质量,有幸福感,对社会有贡献。这是40年理念的飞跃。
在王伟医生的眼中,经历改革开放40年后,中国医疗水平不仅全面追赶上了世界的脚步,而且由于人口多、患者资源丰富等优势,无论是新技术、新药品,还是康复、医学伦理以及卫生经济学方面的探索,中国医疗界都是全球研究瞩目的焦点,中国能参与其中,也有话语权。“作为一个中国医生,是很自豪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家华杨彩华)12月27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成都市都江堰灌区保护条例》。市人大法制委主...
都江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都江堰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