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扭转命运的女人

成都日报 2018-11-26 03:29 大字

文君(都江堰市)

“老师,《人民代表报》的编辑又向我约稿了。”

“老师,《成都日报》刊发了我的文章了。”

……

手机信息传来,又是黄春红的微信语音报喜,透过手机屏幕,也能感知她掩饰不住的激动和欣喜。

在都江堰市玉堂镇万达龙江路小学做生活老师与保洁员的黄春红,从一个远嫁他乡受尽磨难,满身伤痕回到家乡,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女人,到一个不断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作品的作者,这些年,在文字一途的艰难跋涉,所经历的一切,无不让人动容。

拜师

2016年8月,都江堰市作协的副秘书长何民老师约我们几个会员小聚,说是一名叫黄春红的文学爱好者从浙江回到家乡,想认识几位作协老师。我到了茶楼才听其他老师聊起,黄春红本是麻溪人,因麻溪整体搬迁,远嫁外地回到家乡的她没有了立足之地,目前在做保姆。

说话间黄春红进来招呼大家吃饭,她胖乎乎的,看上去很忠厚。我送了一本自己的诗集给黄春红。“我喜欢写散文,在麻辣社区写了不少散文。”黄春红说。“哦,那我改天送你一本散文集吧。”我说。

吃饭时,作协老师们得知她已经辞去保姆工作,都鼓励她利用自己曾经做过餐饮工作的优势,开一个饺子馆。作协群一个素不相识的女子以及一个远在他乡的异姓兄弟,慷慨解囊为她筹集了一笔启动资金,半月时间不到,饺子店开始试营业了。

一天,我在群里说准备包饺子,没想到她竟然约上自己的表嫂一路打听来到我家,帮我包饺子。临走时她说:“老师,我想拜你为师学写散文。”

其实当时,她的基础实在让人有些为难。上次见面后,我去麻辣论坛搜索过她的帖子,以她写出来的文字,只能算是流水账。要指点她,就得从基础开始,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我没吭声,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饺子店开张那天,为了兑现送一本散文集给她的承诺,我去了饺子店。没想到第二天晚上打烊之后,她便到我家,老师老师地叫。我只好就她发在论坛里的文章给她讲解了一些存在的问题,而她,则告诉了我她这些年的坎坷经历。

远嫁

上世纪80年代初,黄春红小学毕业考上了初中,当时的学费是7元钱,可家里经济非常紧张,母亲只拿得出3元钱让她去报名。一个月后,老师开始催缴剩下的4元钱了。回家要学费,母亲一脸愁苦:哪里还有4元钱啊!家里农活正忙,干脆别读了!黄春红捧着用报纸封过的语文书,一口气奔到河边的玉米地里,大哭了一场。从此,她的学历定格在小学,开始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务农生涯。

十八九岁时,因暗恋的男孩出了意外,伤心欲绝的黄春红随村里外嫁的小姐妹去浙江散心,没想到才3天,她便被介绍人说给了一户人家。原来,小姐妹嫁过去,媒人收过夫家一笔介绍费,按当地习惯,新媳妇得介绍一个人嫁过来,夫家才能把这笔损失收回来。

黄春红知道这事后,拒绝回家乡带姐妹过来,因为她发现,这些嫁过来的川女只是作为传宗接代的工具,没有地位,没有任何经济支配权,受尽屈辱。在这样的家庭,黄春红被迫待了好几年,并生下儿子。她日夜思念家乡,每次过年都是泪水泡饭。她常常给哥哥写信诉苦,每次写完就伤伤心心地哭一场。可是很多时候在将信投入邮筒前她又犹豫了,撕掉重写,说自己过得很好,浙江很富裕,让哥哥放心。她常常站在三楼眺望西南方向,归心似箭,可是,自己一无所有,还有了孩子,怎么回去?

几年之后,黄春红终于难以忍受作为外来川妹被歧视受糟践的日子,离婚净身出户。可是出路在哪里呢?没多久,没有任何生活来源的她在无奈中,又嫁给一个大她10多岁的男人。

远嫁出去的女子,所有的婚姻都像一场赌注。第二个丈夫不光没有稳定的工作,还好赌,家里几乎没有隔夜粮。怀着孩子的黄春红实在没法,只好大着肚子回到娘家生产。生下孩子回到浙江,生活更加艰难,她大年三十还冒着大雪在街上卖水果,以换取年三十的团圆饭。但无论生活多艰苦,黄春红都保持着读书的爱好。小学时语文成绩很好的她喜欢文字、喜欢读书,哪怕马路上捡到一张很脏的报纸,她都会拍拍灰尘慢慢读。

就这样艰难地维持着生活,她将贩卖水果的收入慢慢积攒起来,几年过去,开了一个小卖部,经济有所好转后,第一件事便是买来一台电脑开始学习打字上网。常年给哥哥写家信已经让黄春红爱上了书写,哪怕是每天记一些流水账,只要一看见文字,无论多悲伤的心情都能够得到释放。

生活好像已经看到了曙光,可是突然有一天,黄春红被派出所告知,丈夫欠下了数额巨大的高利贷。万般无奈,她只得把小卖部转让出去偿还债务,再次离婚。因为儿子被判给了父亲,黄春红只得独自在外打工努力挣钱,按时给孩子寄去生活费,唯一带出来的电脑,成了她的全部家产。她将每日里的心酸与坚持,都通过文字记录下来发在空间里,几年时间下来,写了几十万字的心情日志。

让黄春红伤心的是,自己的儿子读书成绩并不好,只上了职高,高一时语文还老不及格。为了鼓励儿子好好学习,她经常把自己写的东西发给儿子看,说妈妈只读了5年小学都在坚持写作,你一定要努力。在她的感染下,儿子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也日渐好转。

在外流浪的日子里,帮人打工、开餐馆、当保姆……黄春红最终遍体鳞伤、一无所有,2016年4月,她带着一身伤痛回到故乡,唯一的哥哥已经离开人世。而她日夜思念的故乡麻溪,已经整体搬迁,乡民们移民到都江堰各个乡镇去了,她无家可归。

追梦

幸好还有一个家乡的论坛庇护着黄春红,都江堰麻辣社区的论坛是她在外流浪时遇见的一个文学平台,在这里她长歌当哭,将所有的不甘、不屈、隐忍、坚强都倾诉在文字里,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与都江堰作协的接触,也才有了走入文学这条路的际遇。

黄春红执着地要叫我老师,学写文章。我告诉她:“一件事只凭热爱是不够的,必须坚持才能成功。”那些日子,我一遍遍地给她修改文章,一遍遍讲解文章的布局、结构,素材的筛选、删减,当她拿来习作《家乡的碳儿火》时,我被文中的真情感动,指导她修改了几十遍,又最终推荐给《人民代表报》,编辑于庚老师也一遍遍指导她进行修改,直到最后发表。

这篇文章的发表应该算是黄春红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当文字变成铅字之后,她对文字的狂热达到了极致,每日里都在琢磨着怎样写文章,心思完全不在饺子馆。她和我一起去参加文学方面的活动,认识了很多老师,瞅准机会就虚心请教、学习。

2017年7月底,黄春红的饺子馆最终关门,一个一门心思埋头在文学创作中的人,根本不是做生意的料。可是黄春红的文学路却越走越宽了。连着几篇文字见报,黄春红加入了都江堰市作协和成都市作协。

感慨于黄春红的生活如此艰难,却在写作上如此好学,我让她住到了自己家中。我家只有二居室,一间我住,另外一间是因病致盲的老母亲居住,黄春红只能睡在客厅里。我的眼睛因为车祸一只失明,一只只有微弱视力,很多时候怕顾及不过来,就将她带进我老师任晋渝建立的享道群。享道群里十几个人都是跟着老师练习写作的,每周一篇同题或者同主题散文练习,写完之后所有的斧头、大刀一起上。群里有一个我的好姐妹,指点起文章来毫不客气,言辞相当严厉,我生怕黄春红忍受不住,没想到两年时间下来,在这些严师的指点下,她的写作水平飞速上升,慢慢开始独自出去采访,也就有了这些接连不断的喜讯。

两年来,黄春红写了不下一百篇有关麻溪、玉堂、天马的散文,而家乡都江堰天马镇和玉堂镇的领导也给了她无微不至的关怀。2017年9月,她得到了一份在都江堰龙江路小学的临时工作。2017年12月,在天马镇政府的关怀下,她住进了廉租房,虽然只有53平方米,但黄春红已经很满足了。而今年,她的儿子从职高考上中国计量大学,并拿到了阳光助学金,9月去了杭州读大学。这些好消息,让黄春红哭了一场又一场,而这,是幸福的泪、感动的泪。

天道酬勤啊,一个人无论经历过什么,只要热爱生活、努力生活,生活绝不会亏待她。就像黄春红,一个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村女子,不屈于命运的安排,努力追逐自己的文学梦,最终用文字扭转了自己的命运!

新闻推荐

都江堰市启动精华灌区综合整治工程

本报讯(潘立记者杨华春)精华灌区修复工程是成都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十大重点工程”之一,地处天府源头的都...

都江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江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