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乐!
秋风瑟瑟的日子里,登高望远,看南飞的大雁在蓝天翱翔,看丰收的稻谷在阳光下颗粒归仓。
秋的美丽,秋的深沉,秋的辽阔,秋日的重阳,遍地金黄。
农历九月初九,传统的重阳节就要到了。希望在脚下,年年岁岁重阳日,月月年年人未老。
重阳新玩法,重拍婚纱照
重阳节就快到了,社区每年这个时候都要提前准备,往年是请大家去农家乐吃一顿、打打麻将,今年改变了一下玩的方式——有天我突然接到电话,说今年重阳节,社区要请我们老两口去拍婚纱照。
我一接到这个电话,心情就很不平静,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老两口结婚几十年,活了七八十岁,还没有照过婚纱照。以前去南湖玩,看着年轻人一对对、一双双,幸福美满地拍着婚纱照,我是既嫉妒又羡慕。嫉妒的是,我们那个年代结婚,根本不允许照婚纱照;羡慕的是,他们遇上了这么好的年代,想照就照。没想到我们今天也能体体面面、大大方方地照一次婚纱照了,还是社区免费为我们服务,让我惊喜不已。
我每天都盼着照婚纱照,终于正式通知我们去影楼了,一大早,儿子请了半天假,开着小车、装上轮椅,带着孙子和我们老两口顺顺利利地出发了。
一到影楼,服务员就安排我化妆。先画眉毛,然后上粉、画嘴巴,梳好头,上皇冠。不到半小时,我的眼睛变大了,脸变白了,头发时尚了,仔细一看,好像年轻了20岁,再把婚纱穿上,我就不是那个满脸皱纹的老太婆,成了一个既青春,又漂亮,又时尚的不知是谁家的姑娘了。
在摄影的整个过程中,我们老两口完完全全听从摄影师的指挥和安排,变换了很多位置,设计了各式各样的姿势,既有外景,也有室内照。我们老两口全是笑脸相迎,配合默契。可是到了后来,我才感觉到,脸上的肌肉都笑僵了。这时我才真正知道了照婚纱照,既幸福也辛苦,然后就是偷着乐了。为什么这么说呢?等我八九十岁的时候,再来看这些照片,难道不快乐吗?肯定乐在其中。
这之前,丈夫有严重的气管炎,走路很累,儿子专门在网上给他买了轮椅,就是为了给这次照婚纱照保驾护航。现在顺顺利利的拍完了,我是真真正正的高兴。还有社区的工作人员,为我们三对老夫妻跑上跑下的忙活,有接有送的操劳,真的谢谢他们。这将是我们全家永生难忘的经历。(郑华)
收藏游品,老来更乐
我在职时就喜欢收藏游品,退休后更加爱上“这一行”,每次旅游都“满载而归”。尽管它毫无经济价值,但它对我而言,却是用钱买不来的乐趣。那些专册存放的游品,是我旅游足迹的见证,每每翻览,往事呈现眼前,睹物思情,悦目赏心。
我的旅游收藏,一是导游图。此图多为折叠式,也有装订品或单页,一般除了游览示意图、交通线路图外,还有风光景点、服务设施简介等内容。当时买来是为让其充当游览参谋,时隔多年再见,仿佛回到故地。
二是门券。我保存的门券多为国内的,亦有海外的;有纸的,有塑料的;有单面的,有对折的;有寥寥几个铅字的,有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也有集门票与导游图于一身的。大至16开,小到方寸都有。如果说导游图是到过某一景点的“总体”标志,门券便是游览该景点的具体证明——因为我在其下角或背面记载着游览年月日。这些形形色色的小玩意儿,令我对当年记忆犹新,且生出“何日更重游”的念头。
三是车船票。票的大小相差无几,然而图案、色彩及精美程度却各有千秋,可以说从一个角度反映出了某地的交通文化。小小车船票常唤起我美好的回忆,比如每见苏州市那简洁朴实的公共汽车票,女售票员浓重的苏南味儿普通话,嘱咐乘客“车子转弯了,请扶好”的情景,便浮现在我眼前。当她用方言再说一遍时,那棉声软语,“印证”了我曾经听说过的“宁听苏州人吵架,不听宁波人说话”。又如,看到太湖一日游的船票,眼前则呈现出一幅碧波万顷、白帆点点的风景画面。
四是旅游日记和旅途留影。日记除了游览概况,尚有市井掠影、市场巡礼、风物民情等内容,留影则以景为主,构图力求活泼。我将其分门别类集装成册,前面附上游记,并以时间为序排列顺号。其中苏杭二州若干景区景点,因数次前往,还“特设”专辑。
在职时,旅游收存丰富了业余生活;退休后,其“升格”为诸种乐趣的“主旋律”。我在回忆过去、计划未来的同时,当紧落实眼下;因为既然“陷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旅游与收藏并驾齐驱、相辅相成地进行到底吧!(杜浙泉)
以不同的姿势走进离堆公园
几十年间进出都江堰离堆公园不知有多少次,公园就像我家的后花园,从小到大,从大到老,进出的姿势各异,想想也真有意思,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第一次进离堆公园是妈妈牵着我的小手去的。大概还在上幼儿园吧,不记事,也没印象了。以后过儿童节,只要有时间,妈妈都会牵着我的手到公园去玩。每次进大门,我总是怯生生地躲在大人后面,有点害怕那个守门的老头。
上小学,母亲调到了一所乡村小学任教,我也跟着离开了县城,但只要进了城,我还是想到公园里去看荷花池里的金鱼和象鼻子下汹涌澎湃的江水。那时进公园已经要买门票了,2分钱一张。
母亲每次都给我1角钱,2分钱买门票,5分钱买祸魁,剩下的3分钱去看小人书。可我总舍不得花门票钱,想省下来看小人书。可那阵游人很少,很不好混,听到那老头吼一声“买票!”的我,干脆就状若百米冲刺地往里跑。那老头喊两声也就作罢。一次行,二次还可以,次数多了就不灵了,那老头远远地看见我,立刻就站起来作拦截状,没法,我只好买票进门。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个头的长高,不好意思混票了。1972年招工进厂,巧得很,宿舍就在和公园一墙之隔的鲤鱼沱,这下进公园就更方便了。靠宿舍那段公园围墙是段老墙,很有点年代了,墙不高,两下就翻过去了。一伙年轻人有时心血来潮,还要来个比赛,看谁翻的速度快,翻的姿势优美。久而久之,宿舍旁边的围墙竟被翻出个缺口。翻墙进公园,说实话,主要是刺激,好玩。
后来,读了书,当了企业管理干部,翻墙的事就再也不干了,面子上挂不住。
上世纪70年代末,都江堰文学活动春潮涌动,一批如我这样年纪的年轻人常常跑到文化馆开展文学活动,办油印诗刊。文化馆就在离堆公园内,当时就给我们发了一个“通行证”,虽然只是个打印的纸片片,我还是郑重其事地用个塑料套子封好,装在上衣口袋里,进公园大门时,昂首挺胸,把通行证一亮,很神气的样子。用这种神气的样子走进公园,在当时确实让我们单位的好多人眼红,就连我们厂的老领导也羡慕不已,不是钱不钱的问题,而是觉得很有面子。
那几年进公园组织开展文学创作活动,喝茶啊、乘凉啊,确实沾了这张纸片片的光,过了几年文学青年的幸福时光。
进入20世纪90年代,离堆公园先后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整治,越整越漂亮,票价也越来越高,管理也越来越严。公园内剧场、展厅、文化馆等先后迁出,“通行证”早已不再通行。
就在这时候,都江堰要准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简称“双申”,单位的幼儿园、俱乐部、职工食堂、劳动服务公司和二百多户的鲤鱼沱家属区被市上列入了搬迁整治的范围。我当时是单位办公室的负责人,是搬迁整治工作的成员之一,且负责和景区的同志联络接洽工作,于是景区领导就给负责公园大门守卫工作的人员打了招呼,本人又得以随便进出公园大门了。
2000年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成功,离堆公园作为都江堰景区的核心组成部分,让世界重新认识了它。当然,门票也提高到了90元一张。自此,免费进出“后花园”的时代结束了。
正当我感到有点沮丧的时候,政府又出台了年票政策,但凡都江堰市市民,60元即可无限制畅游景区,我和几位同事都办了年票,一有空闲便到公园内去喝喝茶,到荷花池去乘乘凉,到金刚堤上去散散步,倒也惬意。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就到了退休的年纪。正点一到,我便去政务中心办了“成都市老年优待证”。第一天持优待证进公园的时候,我特地仔细地端详了一番离堆公园的大门——大门依旧,人却老矣。昔日翻墙的少年郎,如今已是两鬓斑白,也许再过些年,将是拄着拐杖走进这离堆公园大门了。
(何民)
征/稿/启/事
每个普通人的一个故事,一段回忆,都是历史的一个碎片。大周末“个人史记”版展示的就是我们读者自己曾亲身经历的一段故事:您小时候玩耍过的坝子、长大后生活的院落,可以汇集成为一个个老地方的故事;让您难以忘记的一个人,对您人生影响巨大的亲友,可以汇集成一段段故人旧事。
欢迎您将故事写下来,与更多的人分享,如果这些故事还有照片,也欢迎一并寄来。我们将挑选富有生活气息,又有时代特色的内容,刊载在“个人史记”版上。
投稿邮箱:chengdu101@qq.com
邮寄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159号成都商报“大周末”工作室(来稿不退,还请自留底稿)
来/稿/选/登
读了多期“个人史记”感受良多,唤起了我儿时的诸多美好回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关于我自己的“史记”,一是时间久了回忆起来有些困难,再就是有些小事写不成故事。只得自己刻了几方印章,算是笼统的追忆往昔,它代表的是我的思绪。(林振宇)
1967年,我由东城根街小学升到红墙巷街口的成都二十四中。那时候学校的房子比较旧,进门就是一排二层老式木楼梯的房子,下面一层有医务室、教师住房,还有厕所。厕所是旱厕,气味很大,一到下课,就拥挤得很。二楼是学生住宿,是给那些有特殊情况、家不在成都的学生安排的。我有个女同学就住在二楼,我经常去她寝室玩。学校操场旁边是食堂,也是一间旧式的平房,食堂旁边放了一张乒乓桌,我们一下课就来占乒乓桌,打乒乓球。
后来我升到了成都二十四中高中,学校也搬到了人民中路成都实验小学旁。坐在新楼房的教室里,好亮堂,什么都是新的,好巴适的学校。但是比起现在的中学设施,那简直不能比,但我们那时的中学就是这样。(黄雨)
我的生日是极普通的一天,可是对我来说,却是重要的日子。66年前,在太升南路西侧的童子街一个很小的妇幼保健所里,随着一声响亮的哭声,我来到这个世界。
对于社会来说,我的母亲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于我,她却是伟大而无比重要的,而且绝对无可替代。母亲过世快10年了,我时不时会想起她。偶尔她也会走入我的梦中,悄悄地走来,不说一句话,随即又匆匆离去,只给我留下丝丝莫名的惆怅和缕缕苦苦甜甜的回忆。
岁月短促,转眼之间,66个春与秋过去。我感恩母亲,含着眼泪向天上的她轻轻地道一句——谢谢母亲!(梅华忠)
新闻推荐
“创业+脱贫攻坚”,高标准打造“创响都江堰”创新创业大赛升级版!昨日,由中共都江堰市委、都江堰市人民政府,中共康定市市委...
都江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都江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