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打造“三城三都” 成都全力推进建设独具人文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

成都晚报 2018-09-26 04:26 大字

每一座世界文化名城,都有其特定历史阶段的时代表达。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要塑造世界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和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国际标识,提升城市文化沟通力和全球传播力。昨日召开的成都市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大会上提出,“三城三都”是成都作为生活城市的魅力和价值所在,是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时代表达,并指出要把“三城三都”作为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金字招牌”,力争到2020年,“三城三都”品牌行业价值凸现,建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世界文化名城;到2035年,“三城三都”闻名于世,建成世界新兴的文化名城;到本世纪中叶,天府文化享誉全球,建成独具人文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三城三都”具体如何建,此次大会上提出了总体思路和举措。

成都提速打造

“三城三都”

高水平建设世界

文创名城

高起点建设世界

旅游名城

高标准建设世界

赛事名城

高品位建设国际

美食之都

高品质建设国际

音乐之都

高质量建设国际

会展之都

“三城三都”是成都作为生活城市的魅力和价值所在,是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时代表达,要把“三城三都”作为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金字招牌”

力争到2020年

“三城三都”品牌行业价值凸现,建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世界文化名城  

到2035年

“三城三都”闻名于世,建成世界新兴的文化名城 

到本世纪中叶

天府文化享誉全球,建成独具人文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

高水平建设世界文创名城

精心打造天府锦城“八街九坊十景”

大会提出高水平建设世界文创名城,重点工作是“融合”。具体包括精心打造天府锦城“八街九坊十景”,建设东华门、邛窑等一批国家级大遗址公园,改造提升一批历史文化街区,高品质规划建设安仁博物馆小镇、川剧艺术中心等一批文创小镇,加快布局建设天府艺术中心、成都自然博物馆、人文与自然博物馆、成都图书馆新馆、四川大剧院等一批体现成都文化特质、蕴含城市精神的城市文化地标,为成都人留下乡愁记忆和历史文脉。

同时,坚持文创与城市美学设计融合,以天府锦城、天府绿道、川西林盘、都江堰精华灌区为重点塑造天府文化景观体系,塑造历史文化与现代时尚交相辉映的公园城市文化风貌和休闲城市美学形态。“对于成都,具有特质鲜明的天府文化就是彰显识别度的旗帜和城市IP。”在成都市文广新局局长师江看来,扩大天府文化的影响力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市文广新局将把天府文化各种历史遗存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呈现好,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

大会还提出,要坚持文创与城市经济发展融合,高水平举办国际非遗节、创意设计周、国际时尚电影节(原金砖国家电影节)、国际诗歌周、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天府文化论坛等节会,努力把“金熊猫文创奖”“草堂诗歌奖”“华语青年作家奖”打造成高度国际化的品牌奖项,提高成都文创品牌的国际影响力。要坚持文创与城市美好生活融合,把文化创意、休闲体验和生活美学,融入市民的衣食住行游购娱各领域,用创意点亮生活,彰显生活城市的优雅时尚。

高起点建设世界旅游名城

培育“夜游锦江”旅游新产品

大会提出,高起点建设世界旅游名城,努力把成都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怎么做已有具体举措。打造“中国川西林盘聚落”“天府古镇”“成都平原四季田园风光”等特色旅游景观品牌,培育低空旅游、自驾旅游、医疗旅游、科技旅游、工业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夜游锦江”旅游新产品,促进夜间经济发展,加快推进天府国际旅游度假区、龙泉山国际文化度假区、天府主题度假区、天府芙蓉园等重大项目建设。

市旅游局局长多央娜姆建议,成都可建一个有代表性的美食城,把老牌川字号小吃、传统美食聚集融汇在一起,还要把世界美食汇聚在美食城,为全球旅客提供服务,“我们还应该有一台精彩的演出。现在,成都缺乏一个互动、体验、震撼的演出。”在她看来,增加夜间消费活动场景,可以增加游客来蓉停留时间。除了现有夜间消费场所太古里、宽窄巷子、锦里外,丰富的演绎活动也可成为旅游消费的场景。

高标准建设世界赛事名城

成都国际足球中心今年将开建

针对高标准建设世界赛事名城,成都提出要大力培育城市体育文化,建设世界一流场馆,打造顶级品牌赛事,积极发展职业体育,大力开展全民健身。

按照大会提出的目标,成都将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打造具有承办亚奥运会能力的赛事名城。同时,高标准规划建设天府奥体城、凤凰山体育中心、龙泉驿皇冠湖体育中心等重大赛事场馆,努力争取申办全国运动会、世界航空运动会等全国、洲际和国际综合性品牌体育赛事。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成都晚报记者,在“一城两区多点”重大体育场馆设施规划建设中,北部场馆区的凤凰山体育中心包含的成都国际足球中心和冰篮球馆将在今年开工建设,力争2021年6月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高品位建设国际美食之都

加快打造“必去门店”

川菜起于古蜀,历经3000余年的演进改良,现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传统四大流派之一。成都提出高品位建设国际美食之都,要以全球化视野打造国际美食产业高地和美食城市品牌,深度挖掘美食文化附加值,凸显以川菜文化为代表、中外美食荟萃的国际美食之都魅力。

记者从市商务委了解到,为进一步推动美食之都建设,促进餐饮产业发展,成都市目前已基本完成《成都市建设国际美食之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制定工作。力争到2020年末,全市餐饮零售总额突破1000亿元大关,年均增长10%以上,基本形成引领美食产业和美食文化发展的新格局。具体如何做?记者了解到,成都将启动顶层设计研究,加强美食之都发展理论研究,着手委托专业机构编制美食之都顶层设计规划,按照国际标准,引入国际权威评价机制,加快打造一批“必去门店”和“必吃菜品”。

高品质建设国际音乐之都

成都拟打造原创音乐榜

高品质建设国际音乐之都,大会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塑造音乐品牌、培育音乐人才、孵化原创音乐、繁荣音乐消费、壮大音乐企业等,使成都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现代音乐领军城市。记者从市音产办了解到,成都将重点引进音乐大师和产业专家来蓉发展,鼓励设立个人工作室、注册音乐企业或开展项目运作;持续实施川籍音乐人归巢计划等,加大对高端表演和创作人才支持力度。将重点争取国内外原创音乐比赛来蓉举办,支持搭建一批原创音乐创产平台和展示推广平台,打造原创音乐榜;支持创作一批时代感强、成都味浓、国际范足的音乐作品和剧目,并争取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积极开展国内外巡演或参加国际大型展演比赛。记者从大会上获悉,成都将吸引支持中国音乐金钟奖、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大赛等来蓉举办。培育本土音乐企业方面,成都将重点扶持培育面向全国、优势突出、规模较大本土音乐企业10个以上。

高质量建设国际会展之都

规划设计成都会展产业新空间

高质量建设国际会展之都,成都提出要打造“名展”、培育“名企”、建设“名馆”、壮大“名业”。

2017年,成都会展业总收入达930.5亿元,重大展会活动达595个,位列2017年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认证的国际会议数量榜单中国内地城市第三,获“中国会展名城”“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等荣誉。

市博览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力争到2020年,在蓉注册且全球展览业协会认证展会项目不少于8个,力争成都市年营业收入超5000万元会展企业达到15家。加快世纪城展馆有机更新和升级改造,提升世纪城展馆和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大中小型展览、会议、小型演出、音乐会和体育赛事等活动的承载能力。鼓励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东郊记忆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向专业化、特色化转型发展。规划设计成都会展产业新空间,加快形成以西博城为核心的集展览、会议、食宿、购物、商务、文化休闲为一体的国际会展功能区,吸引会展设施、项目、企业、人才等向功能区聚集发展。

成都晚报记者 滕杨 薛欢 罗斯

摄影 王欢

新闻推荐

秋入田间收获丰 各地欢庆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综述新华社记者 于文静 董峻

爽爽的秋风,送来了丰收的消息。在23日举办的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北京主会场庆祝活动上,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经党中...

都江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都江堰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