淠史杭精神永相传—《情系淠史杭》序言

大别山晨刊 2018-09-08 11:58 大字

赵涛

2018年8月19日是宏伟的淠史杭工程兴建60周年纪念日。在纪念淠史杭工程兴建60周年之际,乐见有关淠史杭的文稿已被汇编成册,书名为《情系淠史杭》。

书中扬扬洒洒的文字就像一朵朵小花,汇集成册就形成了一束鲜花。谨以这束鲜花,献给为淠史杭贡献了才智、力量和青春年华的老一辈淠史杭人!正是他们的艰苦奋斗改变了皖西的山河,建成了伟大的淠史杭工程。他们的丰功伟绩,造福一方,流芳千古,值得皖西人民、江淮人民永远怀念!

淠史杭沟通淠河、史河、杭埠河三大水系,横跨江淮两大流域,以宏伟的灌排体系沟通了六大水库、三大渠首、2.5万公里固定渠道、6万多座渠系建筑物,以及1200多座中小型水库、21万多座塘堰,组成了“长藤结瓜”式的灌溉系统,实现了以防洪、灌溉为主,兼有水力发电、城市供水、航运和水产养殖等综合功能。

淠史杭灌区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全国最大灌区,也是目前仅有的跨两省的大型灌区,受益范围涉及安徽、河南两省4市17个县区,1330多万人口。21世纪初,仅安徽省境内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26万亩,六安市已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昔日赤地千里的贫瘠之地变成了今天的鱼米之乡,被誉为新中国治水历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提到淠史杭,不能不提我的父亲赵子厚和他的战友们。我的父亲赵子厚是1954~1966年的六安行署专员,1958~1966年兼任淠史杭工程党委书记和指挥。1958年8月19日,父亲作为指挥,开挖了淠史杭工程的第一锹土。一锹挖出一片沃土,一锹挖出了新的山河。

在以我父亲赵子厚为首的淠史杭工程指挥部党委领导下,在淠史杭艰苦卓绝的创业岁月里,他们坚持革命精神,科学态度,充分发扬了我党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优良作风。在艰苦的创业阶段,从党的领导干部,到工程技术人员,到工地上的百万民工,整个工地,所有的建设者们是一个战天斗地的英雄群体。他们在缺乏投资、物资极度匮乏的条件下,不仅要与天斗、与地斗,还要与人们头脑中的落后、保守的思想斗。畏难情绪、怀疑态度从领导层到民间都存在,导致了建设者们除了要与自然搏斗,还要面对社会上各种干扰、讥讽、嘲笑、诽谤,乃至威胁的压力和风险。但是,他们心怀人民群众的利益,不计较个人得失,坚忍不拔,处险不惊,甚至把生死置之度外,充分体现了真正的共产党人牺牲自我、造福人民的奉献精神,确保了工程顺利成功建成!

在纪念淠史杭工程60周年之际,我们敬仰老一辈淠史杭人无私奉献、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更值得高歌的是淠史杭的创新精神。在建设淠史杭的过程中,建设者们敢想敢干,勇于创新,创造了水利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

淠史杭之水岗上流是重大创新,也是淠史杭灌区不同于其它灌区的独特之处。自古以来水往低处流,哪见流水上岗头?但是为了少挖农田和多灌土地,淠史杭水走高线,把渠首提高,淠河灌区渠首就提高30米,这样就把灌溉面积从200万亩以下,扩大到1100万亩以上。在施工中又通过技术创新,解决了渠道比降等一系列技术问题,最终使淠史杭之水岗上流。淠史杭之水岗上流体现了真正的共产党领导干部的爱民之心,不仅少挖了农田,而且减少了土石方工程量。淠史杭之水岗上流本身就是水利史上的重大而辉煌的创新。淠史杭之水岗上流把灌区的自流灌溉提高到80%,在这一环节又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创造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

另一重大创新是龙河口水库的“粘土心墙沙壳坝”。为了对付杭埠河流域的水涝旱魅,在钢筋水泥极度紧缺的条件下,淠史杭的建设者们不得不创新,不创新就没有龙河口大坝。最后,他们不用一袋水泥,不用一根钢筋,造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龙河口大坝,在当年就拦截了洪水,保障了舒城县城关的平安。从1959年到现在,近60年了,龙河口大坝岿然屹立,显示了防洪灌溉的巨大经济效益,造福了舒城人民。这座大坝是世界水坝史上的卓越创新,被称为世界第一人工土石大坝,被联合国大坝原主席兰希先生赞为“非常了不起的工程”。

淠史杭工程还用创新战胜了白龙井流沙。淠史杭是挖在江淮丘陵上,沣西干渠在挖到白龙井时遇到了流沙。当地属江淮分水岭,挖河碰到流沙古代就有。一千多年前,曹操占领合肥后曾派两位将军挖河碰上流沙,“日挖一丈,夜长八尺”,天亮鸡鸣时,开挖的河道又恢复了原样。最终“工不成,将军自刎”。曹操河最终没有挖成,在肥西县还遗留着一段曹操旱河的遗迹。难倒古人的流沙,未能难倒父亲和淠史杭的建设者们,他们创新了施工办法,克服了流沙,使沣西干渠顺利贯通。这也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创新!

石集倒虹吸、平岗切岭、将军山渡槽,哪一项不是巧夺天工的创新呢?在施工工地上,百万民工大面积普遍地参与了技术革新,使日工效比初开工时提高了4倍。淠史杭工程整个就是一系列创新的产物。

在目前国际国内的大形势下,国家提倡大力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保障我国始终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更进一步的强国富民。在这种大形势下,我们要总结和发扬淠史杭老一辈敢想敢干,坚持革命精神、科学态度,勇于和善于创新的精神,使淠史杭的创业成果更加丰硕。

虽然,淠史杭灌区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希望年轻一代的淠史杭人,继承老一辈的光荣传统,继续艰苦奋斗,继续大力弘扬创新精神,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

一是,需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国范围内,提高淠史杭灌区的知名度。这么大的一个灌区,效益如此巨大,但在全国的知名度尚不及“红旗渠”。为什么?值得研究! 要通过研究,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年轻一代要把提高淠史杭在全国的知名度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去做,天长日久,必有成效。

二是,随着淠史杭在全国的知名度提高,前来旅游的人会增加,因此,开发淠史杭的旅游资源,与淠史杭景点相关的旅游接待亟待加强和完善,通过扩大旅游让更多的人了解淠史杭,喜爱淠史杭,学习淠史杭老一辈的精神。这将为六安地区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三是,有位前辈在这本书中说:“淠史杭灌区媲美都江堰,赵子厚不愧为当代的李冰。”目前淠史杭灌区与都江堰灌区不相仲伯。据四川省的资料,都江堰灌溉面积为1003万亩;淠史杭灌区的灌溉面积仅安徽省境内为1026万亩。希望年轻一代淠史杭人学习老一辈,传承老一辈的优良传统,树雄心立壮志,向全国最大灌区的目标努力。淠史杭灌区最初设计的灌溉面积是1218万亩,目前尚未达到。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还有哪些工作需要继续推进?至少尚未沟通的河流要继续沟通,缺乏的配套工程要继续完善,旧的设备和建筑要注意修缮换新,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加强管理,继续挖掘潜力,扩大灌溉面积。年轻一代的淠史杭人要把淠史杭灌区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灌区,管理最科学最先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最美丽的灌区而努力奋斗!

作者系赵子厚之女,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秘书长,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全国三八红旗手,曾荣获第二届吴玉章奖世界经济学科一等奖。

新闻推荐

体验美丽新农村的变化 感受乡村旅游的无限活力

都江堰虹口花谷种植多种鲜花空中俯瞰都江堰虹口花谷位于山顶的都江堰虹口花谷空气清新、景色宜人“哪里还用得着去国外,我...

都江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江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