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密码 成都平原野象与祭祀之谜

华西都市报 2018-08-02 03:11 大字

成都平原野象与祭祀之谜 金沙遗址博物馆展厅中的象牙。

金沙遗址象牙出土时的情况。

金沙遗址祭祀区出土的象牙。

2001年2月,成都西郊,机器的轰鸣声响彻上空。

当挖掘机的泥土倾倒在土山旁时,里面细碎的光芒吸引了人们的视线。

顷刻间,机器停止了轰鸣,西郊大地重回平静,人们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翻开松软的泥土,残缺的象牙与玉器正无声地躺在那片土地上。与之一同展现在世人眼中的,是3000多年前璀璨辉煌的金沙文化。

金沙遗址的发现,被称为是中国进入21世纪的第一项重大考古发现。

遗址中出土的珍贵文物,数不胜数,可以想象,数千年前神秘的古蜀国,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出土的文物中,有大量的金器、玉器、陶器和青铜器等,如精致华丽的太阳神鸟金箔,其图案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还有造型独特的青铜立人像,从人物面部的五官中,表现出鲜明的地 域 特 征……

做工精细又色泽鲜明的文物,让人 感 叹 不已。人们不得不好奇:3000 多 年前,古蜀人是如何将这些东西铸造出来的?

100多根象牙

到底是从何处而来?

众多精美的文物中,有一种文物数量巨大、极有规律地朝着一个方向摆放,当其完整面貌露出时,引起了震惊,那就是金沙遗址中发现的成吨象牙。

保存完好、数量众多的象牙有规律地堆积,这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也是首次。

为何金沙遗址会出现这样的象牙?这些象牙到底来自何方?在数千年前,它们有何用途?象牙摆放的规律,意味着什么?

这些复杂难解的疑团,缠绕着3000多年后的我们。

金沙遗址象牙出土时全程参与研究保护的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馆员杨弢,给出了谜题的可能答案。

走进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第三展厅,可以看到3根完整的、平均长度在1.6米左右的亚洲象牙,以及由象牙制作而成的象牙片、象牙柱等人工制品。

当然,这些不过是埋藏在金沙遗址中象牙的极小一部分。

无论从数量还是重量来说,金沙遗址的象牙,都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在祭祀区内发现的最大一处象牙坑里,不仅其上层全部堆积象牙,从断面观察,象牙多达8层。

“当我第一眼看到这个象牙时,内心的震惊是不可质疑的。因为我们在金沙发掘出来的成堆象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从未有的。”杨弢描述当时的感受,至今仍觉得历历在目。

据初步估计,金沙遗址出土的象牙重量达两三吨。截至目前,金沙遗址已经出土了100多根比较完整的象牙,以及100多件用象牙加工成的各种各样的器物,如象牙尖、象牙段、象牙片以及象牙器等。

数量如此庞大的象牙,到底是从何处而来的呢?

3000年前

成都平原是否有野生大象?

要知道,在当今的中国境内,有野生大象分布的区域,仅局限于云南西双版纳一带,与成都平原相隔千里。

试想,如果这些象牙都是从外地“进口”的,数量未免太过于令人咋舌。

如此想来,还有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在3000多年前,古蜀国曾有过野生大象的存在。

《华阳国志·蜀志》中写道:“蜀之为国,肇于人皇……其宝则有璧玉……犀、象。”

《国语·楚语》也记载说:“巴浦之犀、牦、兕、象,其可尽乎。”

《山海经·海内南经》中有“巴蛇食象”,文字为:“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巴蛇”的栖息地,正是古时的蜀地。

不仅如此,汉晋时期的扬雄和左思所著的《蜀都赋》中,都有关于四川盆地印度犀和亚洲象的记载。

这些古籍中所写所言的,似乎能够成为成都平原可能曾有过野生大象的证据。

“根据目前的考古学研究,商周时期的气候比现在要温暖湿润,平均气温比现在高出2-3℃。所以我们推断,当时四川盆地可能是有大象分布的。”杨弢说。“其实,在3000多年前,成都的气候环境更像是热带雨林,温暖湿润、动植物茂盛。”因此,金沙遗址发现的这些象牙,完全有可能是本地所产。

不仅如此,当时野生大象的体型,可能比现在的大象更为庞大。在金沙遗址出土的这些象牙里,最长的一根达1.85米。而今天云南等地区生存的亚洲象,最长的象牙也就一米。“可以想象,当时的大象有多么的大。”

象牙祭祀

是为镇杀洪水中的妖魔精怪?

一根根完整的象牙,成堆地摆放在金沙遗址的祭祀区中,似乎在神秘地述说一段千年往事。

知晓了象牙的“身世之谜”,但其中的疑问还是如同解不开的线团,让人千头万绪。

象牙在祭祀坑中被发现,其用途是奉献给神灵的珍贵祭品。但是为何会选择用象牙进行祭祀?古蜀人用象牙祭祀,想向神明求得什么呢?

“商周时期的古蜀文化,神权和君权是不分的。国家政治的最高层,也是最高的大祭司。至于祭祀的目的,有多种可能,如战争前的祭祀,还有追求风调雨顺等。”杨弢说。

杨弢提到一句话:“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话出自《左传》,其中的“祀”,指的就是祭祀。只是,为何选用象牙作为祭品,其中似乎包含着种种特殊的含义。

古代蜀地,有着“泽国”、“赤盆”之称,常年非涝即旱。前有大禹治水,后有李冰修建都江堰,可见水患灾害时常威胁着古蜀人。

那么,象牙的祭祀,是否与治水有联系呢?

《周礼·秋官·壶涿氏》中记载:“壶涿氏掌除水虫,以炮土之鼓殴之,以焚石投之。若欲杀其神,则以牡橭(gū)午贯象齿而沉之,则其神死,渊为陵。”

牡橭是一种神物;象齿,就是大象牙。

这段古文的含义,说明古代的方术家(巫师)认为,象牙有一种魔力,将牡橭、象齿交叉成十字形,把它沉入水中,就能够镇杀洪水中的妖魔精怪。

值得一提的是,金沙遗址的象牙遗迹分布于古河道两岸,似乎冥冥中在暗示着这些象牙祭祀的目的。

不过,对象牙祭祀的具体内容,至今学术界仍没有明确的界定。人们只能从蛛丝马迹中,猜测到3000多年前古蜀人的意图。

文物作证

四边形玉璋有象牙祭祀影像

象牙祭祀的目的无法确切得知,但古蜀人如何用象牙祭祀的,还是有文物作证。

在金沙遗址出土的一件平行四边形玉璋上,两面分别用极浅的线条刻划出两组对称的图案,每组图案由一跪坐人像、两道云雷纹、4条平行线纹构成。

人像头戴高冠,身着长袍,双膝着地,肩上扛着一个弯弯的东西,以左手持握。

经考古学家仔细观察,这个弯弯的东西,一头粗,一头尖,推测应是一根完整的象牙。

这件玉璋,犹如相机一般,记录下了当时古蜀人祭祀的场景。

“怎么让在地下沉睡了3000多年的象牙出现在人们眼中,而且以后能尽可能地长久保存下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仍然能够目睹它的风采,这对我们考古工作者来说,是一个挑战。”杨弢说。

跨越3000多年的时光,这批象牙深埋于黑暗的泥土中,淹没在岁月的喧嚣中。它们静默无声、不会说话,但它们存在的本身,早就胜过了千言万语,是辉煌的古蜀文明的物质承载。

即使这些象牙上的密码,人们至今无法解开,但透过象牙,古蜀人神圣的宗教情感、宏大而虔诚的祭祀场面,已经跃然脑海。

|大象南迁记|

与人类抢地盘失败逃进丛林

殷商时期,象是家畜之一,也作为战争工具。《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殷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以师逐之,至于江南。”

这是中国最早关于“战象”的记录,殷人驯服大象,对黄河流域下游居民东夷族肆虐抢夺,周公发兵驱逐。

徐中舒先生的《甲骨文字典》分析了甲骨文“象”字的字形特征后指出:“据考古发掘知,殷商时代河南地区气候尚暖,颇适于兕象之生存,其后气候转寒,兕象遂渐南迁矣。”

黄河流域曾有大象和犀牛生存

古代北方,气候较暖,大象和犀牛都在黄河流域生存。《孟子·滕文公下》佐证:“(周公)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

气候的演变,逼迫这些巨兽开始南迁。周成王开始,象便从黄河流域迁徙到长江流域。到秦,中原民族渐次向南开拓,象随之再度南迁。

战国后期,北方已经很难见到活象。《韩非子·解老》说:“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象,在北方已经稀有,但象骨象牙以及做成的器皿和饰物常见。

随着大象南进,在长江中游的荆楚地区,广泛出现过大象作战的实例。

《左传·定公四年》指出:“针尹固与王同舟,王使执燧象以奔吴师。”这是中国古史上记录的经典象战之一。杜预注指出:“烧火燧系象尾,使赴吴师,惊却之。”这是指楚昭王与吴王阖庐对阵失利后,为了逃避吴军的追击,昭王让针尹固用火炬系在象尾上,这便是“燧象”,受到刺激的大象拔足狂奔,冲进追兵大队里,由此阻止了吴军的追击,昭王因战象而脱险。据此,学者认为楚国驯养有战象,应当有象军建制。

徐中舒先生认为:“凡地名之以象、鼻等为名者,疑皆象曾经栖息之地。”

乘象、役象、驯象是西南土司区一种普遍的日常活动,也是主要的生产、交通、战争工具。以至于西南地区现今还遗留下许多与象有关的地名:如勐海的“象山镇”,勐腊的“象明镇”以及无数的“养象村”、“养象寨”、“象鼻山”等。众多以大象命名的地名向后人展示了当年土司区盛产大象之景。明《百夷传》记载:“麓川贵族以象骑为贵,每出入,象马仆从满途。”

人象“搏斗”三条战线将象逼入森林

人与自然的命运密切相关,彼此缠绕。大象在中国,从北往南撤退的过程,与人口迁徙的轨迹有着惊人同步性。

关于人与大象的“搏斗”,英国人伊懋可总结了三条战线:

第一条战线是清理土地用于农耕,从而毁坏了大象的森林栖息地。大象不时侵入有城墙护卫的城市,一个原因可能在于它们面临着可利用的资源日渐萎缩的压力。

第二条战线是农民为保护他们的庄稼免遭大象的踩踏和侵吞,而与大象搏斗。他们认为,为确保田地的安全,需要除掉或捕捉这些窃贼。

第三条战线或者是为了象牙和象鼻而猎取大象,象鼻是美食家的珍馐佳肴;或者是为了战争、运输或仪式所需,而设陷阱捕捉大象并加以训练。

不过在所有的情况中,栖息地被毁则是要害所在。如果没有树木的遮蔽,大象就无法生存下去;树木被毁,也就意味着它们的远离。

大象繁殖缓慢,通常孕育一头幼崽需要1.8年。因此,在遭受人类的屠杀而减少后,其数量短期内很难恢复。虽然大象有着独特的智慧和记忆力,但它们也不太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不过,它们有能力迁徙,比如,越过长江。如今的其他任何四足哺乳动物要想轻易游过如长江中游那般规

模的河流,似乎都是不可能的,而

大象可以做到这一点。

它们的迁徙能力之强部分弥补了适应能力的不足。大象最终还是从这些地方消失了。原因何在?伊懋可的观点是首推气候变冷,导致大象从公元前700年到公元前200年间,一路向南向西,但是退却的原因主要是人类的驱杀,大象的栖息地必须让位于农耕需要。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李雨心实习生杨梦祺宋浩征

新闻推荐

8月4日起都江堰景区面向全国劳模免票

8月5日,“2018中国·都江堰李冰文化国际旅游节”将在都江堰景区启幕。为大力弘扬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倡导劳动光荣的社会...

都江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江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