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旱区盼来“幸福水”千年古堰再现“水旱从人”

左江日报 2018-07-27 09:48 大字

7月的四川省井研县四合乡里仁村,风吹稻花、雨落荷叶、鱼跃鸟飞……闲适恬静又生机盎然。里仁村的老百姓过去做梦都没有想到,这幅南方水乡的乡村画卷,如今在这片十年九旱的丘陵地上徐徐展开。

成为都江堰灌区的新灌区,引来岷江水灌溉脚下干旱的土地,是里仁村村民多年的期盼,2015年完工的梅旺支渠通过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条条水渠,把二百多公里之外的岷江水“接力”输送到了里仁村。

“井研是个老旱区,十年九旱,地下水盐分又重,岷江水没引来之前种庄稼基本靠天吃饭。”里仁村村委会主任余晓燕说起过去的日子苦不堪言:“村里只有两个小水库,能灌溉五六百亩稻田,其余700亩水田无水可灌,时常颗粒无收。群众吃水靠打井吃地下水,水再咸也得吃,莫得办法,许多人因此生病。”

“如今,不管天有多旱,我们吃水种庄稼再也不发愁啦!”里仁村60多岁的村民吕明生说。里仁村是都江堰水利工程让越来越多的地区实现“水旱从人”的一个缩影。

在井研县马踏镇桥井村马踏支渠施工现场,一条由明渠、暗渠、渡槽等组成的水渠正在逐渐成形。作为都江堰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之一的马踏支渠完工后,引来的岷江水将满足当地13个村1.2万人的安全饮水以及1万余亩耕地的灌溉需要。

有了水,老旱区的土地迸发活力。村民吕明生家的5亩多田,如今全部种上水稻,亩产由过去的四五百斤提高到1000斤。“我还利用稻田和山平塘,养了20多亩水面的鱼,一年收入3万多元。以前缺水,哪养得了鱼、种得了藕?”在里仁村,200多户农户发展稻田养鱼,3名业主流转200亩土地种植莲藕。

许多井研干部群众把引来的岷江水亲切地称为“幸福水”。县城居民张德前告诉记者,过去自来水水质差,他的亲朋好友中有数十人搬离县城,去附近的城市居住。如今,引来的岷江水成为县城自来水水源,水质、环境改善后,许多人又搬回了。

滔滔岷江水穿越川西深山峡谷奔腾而下,至都江堰出山口进入成都平原。古时,岷江水经常成为成都平原的“水患”,且成都平原时常东旱西涝,战国后期秦蜀郡守李冰组织民众修建都江堰,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外江排洪排沙,内江引水灌田,于是“水旱从人”,孕育了“天府”。

巴蜀文化专家赵文侨表示,“治蜀先治水”,“乘势利导,因时制宜”“遇湾截角,逢正抽心”“深淘滩,低作堰”,都江堰充分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其治水经验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

千年古堰都江堰至今仍充满活力向前发展,泽被越来越多的土地和人民,成为世界水利史上的一大奇迹。

都江堰管理局副局长张开勇告诉记者,都江堰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都江堰渠首工程得到进一步完善,灌区渠系不断扩建。截至目前,都江堰灌区灌面已达1076万亩,比1949年增加了近800万亩;都江堰灌区灌面占全省有效灌面约三分之一。

新灌区不断增加的同时,部分老灌区开始探索,由传统灌区向现代灌区转变。老灌区崇州市观胜镇发展花卉苗木基地。长寿苗圃的樱花、蓝花楹树丛中,矗立着一排排喷灌设施,这家苗圃将过去的大水漫灌改为喷灌,每亩每年节约灌溉用水约120立方米。

崇州市于2014年开始试点建设10万亩现代灌区,截至目前,已改造渠系400多公里,建成10万亩标准化农田,其中2万亩农田建起了滴灌、喷灌设施。市水利局水利科科长唐刚告诉记者,在下一步试点建设中,将考虑融入“生态灌区”的理念,如对渠系美化绿化、远程调节渠系水量、实施精准灌溉、在灌区建设生态湿地等。(新华社成都7月26日电)

新闻推荐

盘活撂荒地 活跃农村经济 文井镇会仙桥村岳小清回乡创业带领村民致富

大批色泽鲜艳的二荆条辣椒远销各地2017年底,在政府的引导鼓励和镇村的大力支持下,返乡创业者岳小清放弃了在都江堰的家电生...

都江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都江堰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