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川非合作新机遇川企入非“发展潜力巨大,合作空间广阔”

华西都市报 2018-07-23 04:15 大字

共话川非合作新机遇 四川铁投董事长孙云。

在电子科大攻读博士的加纳小伙张瑞。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次来四川的朋友,是远在印度洋西岸的非洲友人们。

7月23日,第五届中非民间论坛在四川成都正式开幕。7月22日18点,在一片轻快欢畅的音乐声中,川非民间交流会也正式拉开了序幕。

来自非洲20多个国家的民间组织和智库代表,与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的负责人、四川省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会员代表们汇聚一堂,共话川非合作新机遇。

“展望未来,非洲发展潜力巨大,中非合作空间广阔。我们会一如既往发挥优势,参与非洲建设,为中非友谊发展贡献新的力量。”交流会上,代表四川省社会组织和企业发言的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颖说。

川企入非,中非合作,共同发展,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仅仅是个代表。事实上,四川企业已经与非洲40多个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东方电气集团公司、中铁二局集团公司、四川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华侨凤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海特集团、四川海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都在非洲有合作项目。

深耕非洲建设50多年

为非洲国家修建学校、住房等基础设施

“1965年响应国家号召,我们共派出150余人到非洲完成了坦赞铁路全线踏勘的可研工作。”交流会上,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颖与现场非洲嘉宾们共忆川非友谊。

从坦赞铁路开始,中铁二院与非洲结下不解之缘。之后,中铁二院为非洲国家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推动非洲社会民生事业发展,成功参与实施并建成了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亚的斯亚贝巴至吉布提轻轨铁路、尼日利亚新建现代化铁路、阿布贾轻轨等系列重大项目,埃及等国的一批项目也正在建设过程中。

在朱颖看来,中铁二院参与非洲建设绝不只是谋求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帮助非洲国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最终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中国有句古语,叫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不仅要把具体的项目带到非洲,更要把知识和技术传播到非洲。”

事实也是如此。据了解,中铁二院于2012年正式成立了国际培训中心,截至目前,已有43个非洲国家的324名学员进行了技术的培训。除此之外,中铁还大量参与非洲的民生类项目,2007年起先后在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利比里亚等8个非洲国家承担了13个学校、政府大楼、住房、公路修复、打井等援建项目。

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川企与非洲国家的合作也将迎来新的机遇。近日,中铁二院与中航国际组成的联合体和埃及隧道局签订商务合同,负责修建埃及“斋月十日城”市郊铁路项目。

“展望未来,非洲发展潜力巨大,中非合作空间广阔。”朱颖说。

开拓非洲市场30多年

川非民间交流“一定会商机倍增”

与朱颖一样,四川省铁路产业投资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四川铁投)董事长孙云,同样认为企业在非洲的发展潜力巨大,双方合作空间广阔。

四川铁投旗下核心子公司四川路桥,早在几十年前就走到外地、走出国门承包工程。四川铁投自成立后,也积极拓展省外、海外市场,建设队伍已遍布全国各地和海外欧洲、非洲、中东等地。

“企业谋发展,不可能固守一隅。”在孙云看来,走出去后天地宽,企业更能大展拳脚,抢份额、争市场。非洲就是它们海外重要的市场之一。

四川铁投已开拓非洲市场30多年,在非洲的厄立特里亚、坦桑尼亚、塞内加尔等国家有项目,“比如,我们在坦桑尼亚承包了工程,在塞内加尔,有一个工业园区,还有一条沿海高速公路,现在都在做前期准备工作。”

在非洲市场拓展多年后,孙云觉得公司已经非常熟悉当地的人文环境,与当地合作的伙伴也相处融洽,双方都结下了很深厚的友谊。他这样评价那里的投资环境:“资源丰富,区域面积大,人口也多,投资机会很多。”

在孙云看来,对企业而言,国内市场要抓好,海外市场更大,更有开拓空间。这次交流会对于促进川非民间交流、人文交流、项目合作等等,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在中非合作注入强大动能的大背景下,川非民间交流“一定会商机倍增”。

与40多个非洲国家合作

川非经贸合作资源互补性强

2017年,四川与非洲货物进出口总额13亿美元,同比增长23.88%。

其中,四川向非洲出口10.2亿美元,同比增长14.78%,主要包括机器、机械器具、电气设备及其零件;录音机及放声机、电视图像、声音的录制和重放设备及其零件、附件,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化学工业及相关工业的产品,塑料及其制品;橡胶及其制品等。

而四川从非洲进口2.8亿美元,同比增长75.18%,主要包括矿产品,天然或养殖珍珠、宝石或半宝石、贵金属、包贵金属(表面镀金,内在为铝、铜、金等合金材料)及其制品,仿首饰等。

从数量上来看,目前四川与非洲国家经贸合作规模不大,但双方资源互补性强。合作的范围已从基础建设、能源开发、农业合作向劳动密集型、科技型产业扩展。其中,南非、埃及、埃塞俄比亚是四川在非洲主要贸易伙伴,塞内加尔是国家发改委指定的四川在非洲的产能合作对象国。

目前,四川企业已经与非洲40多个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比如东方电气集团公司、中铁二院工程集团公司、中铁二局集团公司、四川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华侨凤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海特集团、四川海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在非洲有合作项目。

声音

四川省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副会长王海林:

四川水稻种在东非高原帮助当地产量翻倍

农业是四川与非洲合作的重点领域。

四川与非洲的农业合作已有成功经验。去年,农业部启动境外农业对外合作示范区、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两区”建设试点,首批选出的境外农业对外合作示范区,其中就有四川企业组织实施的中乌农业合作产业园。

“四川的水稻生产比较成熟,产量和技术都有优势,与非洲开展合作选择水稻当排头兵是很恰当的。”四川省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副会长王海林介绍,此次交流会组织了科技、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领域的企业、社会组织代表参加,旨在推动非洲与四川更深层次的合作。目前,四川企业“走出去”多集中在公路、铁路、供水等基础建设上,但农业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亮点。

王海林说,非洲当地虽然温度和湿度条件优越,但因农业技术滞后,水稻产量不过200公斤/亩。2014年,通过国家层面的合作,由农业部支持、四川执行,6家民营企业抱团出海,去非洲修建“东非粮仓”。先后有几十位四川农业领域专家去非洲种水稻,把四川水稻的品种和技术带出海。从灌木清理、开荒整地,到良种选育、机械耕作,川人在非洲高原洒热汗、种水稻,如今试验田里水稻亩产已翻倍,实现了大幅增产。

对于未来的川非合作,王海林最看好的还是工业,据他所知,成都的海特高新已与非洲达成了意向性协议,将在非洲建设工业园,在他看来,这已是工业合作的先声。“非洲的矿业将是对我国发展的一个巨大补充,也是四川企业的机遇所在。”王海林举例指出,作为生产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一项关键原材料,“钴”在近两年大放异彩,让一些中国企业不远万里去非洲寻钴。川非合作加深,将为四川企业提供机遇。

人物

加纳小伙在成都读博士 要为川加合作牵线搭桥

32岁的加纳小伙张瑞已在成都读书两年,在电子科技大学管理专业攻读博士。他有一个愿望,希望充当四川与加纳的“红娘”,帮助四川企业牵线,到加纳去考察投资。

张瑞与中国的缘分颇深。2009年,他曾经在兰州交通大学就读企业管理专业的研究生。那段时间,他不仅学习了专业课,中文水平也有很大提升。回到加纳后,他成为一所大学的老师。他不仅教授管理学课程,也抽空教学生们中文。当了四年的大学老师后,张瑞再次启程中国,来到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他从老师的角色再度回到学生,成为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专业的博士生。

“读博士,发论文是必须的。我已经发表了一些论文。”张瑞告诉记者,他的论文围绕中小企业的管理问题。他想要毕业后运用所学,为四川和加纳的企业的合作牵线搭桥。

张瑞还有一个身份:电子科技大学经管院的留学商会主席。他平时会为同学们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例如汉语角练口语、打太极、去都江堰等附近的景点玩耍等。谈到未来的打算,张瑞说,博士毕业后还不想那么快离开成都。他热衷于参与社会活动,成都桐梓林社区成立的成都第一个由外国人组成的“社区巡逻队”,他就是队长。他还告诉记者,他想找一个成都本地女朋友,“我找女朋友不看外表,要看内在。”

据省外事侨务办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共有来自加纳、尼日利亚、喀麦隆、埃塞俄比亚、几内亚等45个非洲国家的约1200名留学生在川留学。

本版稿件采写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谢燃岸刘秋凤杨晨罗田怡见习记者杨金祝

新闻推荐

加快探索公园城市价值实现机制

卢胜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指出,要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公园城市作为生态价值向人文价值、经济价值、生活...

都江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江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