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娃读书不用愁 3年时间 增加学位28万个

华西都市报 2018-06-27 05:52 大字

制图/高翔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赖芳杰

教育福利,直接关系到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6月26日,成都市公布《关于促进教育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到2022年,形成与高品质和谐宜居公园城市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高水平实现“学有所教”,让城乡居民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同时,努力把成都打造成国际研学旅行和留学目的地。

三年攻坚

建设中小学、幼儿园536所

在增加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方面,成都市全面实施中心城区中小学、幼儿园“三年攻坚”行动计划,至2020年计划建设中小学、幼儿园536所,增加学位约28万个,满足市民公共教育服务需求。进一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总量,鼓励扶持普惠性幼儿园。到2022年,全市3-5岁幼儿入园率达99%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在园幼儿总数的比例)达80%以上,全市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二级园以上在园幼儿数占在园幼儿总数的比例)达70%以上。

教育领跑

重点支持高校创办国际校区

成都市全方位推动专业人才培养,将全力支持在蓉高校“双一流”建设,重点支持高校创办国际校区,与世界一流大学共建契合成都长远战略的学科和院系。改革中职学校生活性服务类专业教师评聘办法,建立引进具有行业实践能力的生活性服务类专业课教师选聘制度。到2022年,全市建设2-3个生活性服务类专业特色院校,建设3-5个生活性服务类专业实训基地,每年培养15000名生活性服务类专业技能型人才。

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职教园区建设,开展示范性职教集团和特色职业院校建设。深入推进“技能成都”建设,深化现代学徒制试点。出台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专业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动海航集团创办成都天府旅游职业学院。推进成都大学与新华三集团开展专业建设、在线教育等合作。推进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与京东方集团合作成立“成职京东方学院”。加快推进成立轨道交通学院,为百年轨道交通事业培育人才。

保障入学

建立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制度

在保障各类人才子女就学方面,成都市将优化高层次人才及企业高端人才子女在蓉就学服务措施,强力支撑“产业新政五十条”和蓉城人才绿卡制度,确保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子女在蓉就学率达100%,切实消除各类人才来蓉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建立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制度,妥善解决随迁子女入学。

同时,推进教育由“标准化供给”向“个性化服务”转变。创新构建“互联网+教育服务”新模式,汇聚名校名师,打造“成都数字学校”品牌。弘扬天府文化,开发“熊猫课程”,办好“天府学堂”。推动出台《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实施意见》,扩大国际友城留学生奖学金、“一带一路”留学生奖学金、东盟艺术奖学金影响力,努力把成都打造成国际研学旅行和留学目的地。改进实践育人,出台《成都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施意见》。

社区学习

打造40个市民游学体验学习基地

活到老,学到老。社区学习也将深入开展。到2022年,全市建成“安全教育”“亲子教育”“老年教育”等40个市民游学体验学习基地,开发都江堰水文化、蒲江茶香游学、龙泉汽车文化、郫都舌尖上的蜀味、蜀绣体验游学等40条游学体验学习线路。推动出台《成都市关于加快老年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建设老年教育示范点位。

同时,顺应新一轮消费升级大潮,成都市将积极培育培训市场新的增长点。鼓励民办文化教育培训机构开设营地教育、科普教育、艺体教育等培训项目,探索非遗文化、创意设计、STEM教育等办学空间。鼓励有条件的民办幼儿园面向家长和社区开展公益性0-3岁早期教育指导。支持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举办面向青少年的公益培训和研学活动。培育5家以上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知名教育培训机构,鼓励和支持音乐、舞蹈、美术、国学、文史、科创等教育研培机构发展。配合市人社局做好职业培训。出台民办文化教育培训机构治理方案、监管办法和分等定级标准。完善区(市)县综合(联合)执法机制,建立文化教育培训市场常态管理机制。

新闻推荐

站在锦江看新兴世界城市的“成都现象”

□成都传媒集团特别报道组评论员刘琴锦江之水,纵贯三百里,润泽两千年,哺育了一座别样精彩的人文城市。当成都站在锦江之岸与...

都江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江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