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医疗援助队伍:难忘在灾区抢救生命的日日夜夜

四川日报 2018-05-12 08:07 大字

万立东(左二)与北京救援队医务人员一起转运绵阳伤员。

廖新波(左一)带队慰问渔子溪儿童。

2008年8月,四川省卫生厅厅长沈骥在北川看到临时医疗保健中心和公共卫生服务中心落成时,激动地将左毅抱起。

救援14天,牵挂了10年

名片

万立东

现任北京急救中心工会主席,时任北京急救中心副主任、北京市第二批抗震救灾医疗队副队长。

寄语

我们北京医疗队时刻惦记着汶川人民,希望曾经受灾的人民生活幸福、快乐,和全国人民一起共圆中国梦。

说到2008年5月14日晚上,10年后的今天,万立东依然记忆犹新。2008年5月14日,北京急救中心集结50余家医院、70辆救护车、297名队员,组成了全国最大的医疗救援队。14天,行程23万公里。从绵阳到重庆、到广元、到北京,那是一场绵延千里的生命接力,共2836名伤员被安全转运。10年了,这依然是首都急救史上参加单位最多、行驶路程最长、转运伤员最多的纪录。

临危受命的生命接力

2008年5月14日当晚9点45分,接到北京市卫生局指令,急救中心立即成立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组织整合全市医疗资源。在不到9小时时间里,紧急配置了300多万元的近百种药品和物资。次日凌晨6点30分,全部医护人员集结到位。“从接到指令到出发,没离开过急救中心,只打过一个电话回家。”万立东说,我是一个有30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一名有30多年急救经验的大夫,关键时刻我必须要上,还要走在最前面!其实北京医疗队出发的时候,并不知道此行最大的任务是转运,这是到了四川以后抗震指挥部作出的重要决定。原本医疗队准备深入重灾区乡镇救人,但大量伤员已由山村转到了绵阳市区,市区内的医院已经无法承载数千人,这些病人,必须从绵阳再疏散出去。“老百姓们都以为到了市区就已得救了,一开始很多都不愿意走。”万立东说,一问原因,才知道那些纯朴的百姓是担心去了外地医疗费太高负担不起,不敢走。于是,医护人员告诉他们:老乡们放心,全国人民都关心着你们。无论把你们送到哪里,哪里的人都会帮助你们、照顾你们!

打造“不能停”的救援队伍

5月18日,第一次从绵阳到重庆的大规模转运行动开始了。转运路上,70辆救护车集体行动,车队绵延长达5公里。这一天,下着倾盆大雨。伴着余震不断、碎石滚落,车队只能以40公里的时速前行,从绵阳到重庆,原本4小时的路程走了近8个小时。还没等到最后一名伤员下车,指挥部的命令来了:车队连夜返回,继续转运。万立东看着疲惫的同志们,立刻下达了返回的命令。一路上,还有三辆物资保障车随行,一辆一辆发放食物,36个小时大家没有合过眼,只吃了这简单的一餐,完成了千里大转运。“‘5·12’地震让我们建立起了更好的救援机制。”万立东说,这297名队员,来自北京50余家二、三级医院,大家从没有合作过,更没参与过这么大型的转运伤员行动。地震后,这支队伍迅速组建起来,并快速把伤员向外转移。他在四川的救援使命只有14天,却成为他10年的牵挂。

一场履行天职的战斗

名片

廖新波

时任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广东省抗震救灾医疗队领队。

寄语

看见映秀灾区浴火重生,看见灾区人民幸福生活,由衷地感到欣慰。愿灾区人民有一个更加幸福的明天。

30个小时集结完毕,穿越“死亡谷”奔赴震中。“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广东省抗震救灾医疗队成为除近邻重庆外第一支挺进震中映秀的外省医疗队。“这是一场我们医护人员履行天职的战斗。”初夏的广州,领队廖新波向记者缓缓讲述起十年前那段弥足珍贵的记忆。

挺进!朝最需要的地方挺进

2008年5月14日凌晨2时许,成都双流机场,广东省抗震救灾医疗队乘坐的飞机缓缓降落。坐在前排的廖新波回头看去,来自30多家医院的110名医护人员已有些迫不及待。这是一场特殊的考验。按照初步安排,廖新波带队向都江堰进发。车过都江堰,他又接到总指挥部的命令:“请在15点前赶到映秀建立一个医疗点。”而此时指针已过11点。因为救援管制的缘故,廖新波的队伍被卡在了紫坪铺水库这一进入映秀的唯一通道上。在和值勤武警沟通后,医疗队被允许分批渡河。廖新波和首批9名医护队员不知道的是,渡河之后他们即将开始他们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段急行军。这一段路当地人称之为“死亡谷”,所谓的路在几近垂直的陡坡上,下面便是奔腾的岷江。背着近25公斤的医疗药品和器械,大家跌跌撞撞地走着。夜越来越深,廖新波意识到:考虑到队员的安全,必须就地停下来。他们所在地是一片乱石滩,寒夜、露水、余震,伴着篝火,大伙儿彻夜难眠。15日清晨,天刚泛白,这支先遣部队继续出发并在一个小时后顺利抵达映秀。看见灾区的景象,廖新波好揪心。他一边帮助队员在漩口中学篮球场上安营扎寨,一边想办法联系后续部队。当天中午,广东省抗震救灾医疗队在映秀会师。

救援!用最大的力量救援

枫香树村、老街村、渔子溪村……医疗队很快争分夺秒地开展救援,饿了干啃一口方便面,渴了喝上一小口矿泉水,众人像不知疲倦的机器,开足马力运行。5月17日,一个让廖新波永生难忘的日子。指挥部要抽调医疗队20名男医生前往耿达,看见战友们的一封封“遗书”,廖新波忍不住留下泪水。他想起了临行前跟女儿的深深拥抱,“告诉你妈,我去四川救灾了”;他想起了出发时的机场,同行战友中还有人来不及脱下当天的手术服;他想起了入川的这些天来,大家没日没夜付出却没有一点怨言……“如果说我个人有私心的话,那就是希望我带出来的每个队员都能平平安安回去。”这样的“私心”却值得尊敬。有责任心的领队带出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截至当年5月底,广东医疗队救治、转送的病员超过了5000人次。10年之后再回望,廖新波说,这次医疗救援不仅体现着人间大爱,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对于我国应急医疗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更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这些年,因为工作的关系,廖新波基本每年都会回到四川,“每一次去映秀,都能感受到这个小镇的变化。”

给“第二故乡”留下带不走的队伍

名片

左毅

现任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时任山东省卫生厅驻川抗震救灾第三任总指挥。

寄语

祝愿蒸蒸日上的新北川明天更美好,祝愿坚强不屈的北川人民越来越幸福,祝愿鲁川两地的深情厚谊历久弥坚。

“10年前,我最难忘的日子有两个,6月29日,我第一次踏上北川土地的日子;9月21日,由山东援建的北川临时医疗保健中心开展首例手术的日子。”5月4日,翻出10年前北川援建时的照片,左毅对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这10年来,从没忘记过北川和北川人民,这里好似我的‘第二故乡\’,让人魂牵梦绕,每年春节,我都会和四川的‘战友们\’通话问候。”

筑起灾区人民的“生命堡垒”

2008年6月29日,左毅第一次踏上震后北川的土地,那一天,他形容自己“是在泪水中度过的”。满目疮痍、生灵涂炭,眼前的一切让他再次坚定了主动请缨到北川的信念。此时,北川的医疗卫生状况让他十分揪心。县城内,所有医疗机构均已损毁,伤员都需要转运到绵阳等地医治。当务之急是建立临时医疗卫生机构,维持正常运转。到达北川三天后,山东省卫生厅会同有关部门着手临时医疗保健中心和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的选址建设筹备工作。为摸清全县各地医疗卫生条件,开车、走路、坐摩的……左毅朝着灾区深处挺进。“每一次上路就意味着开始新的历险。”左毅回忆,道路损毁、余震不断,在只容得下一辆车通过的泥巴山路上,上有千尺峭壁,下有万丈深渊。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左毅第一个跑遍了山东对口援建北川的20个乡镇。一串进度表显示出抗震救灾的“山东速度”:7月底,两个中心基础建设完成;8月上旬,来自山东的50名医疗卫生人员进驻两个中心,开展医疗援助;8月底,山东省援建北川两个中心的首批医疗设备交付使用。

培养一支“白衣战士”队伍

驻守灾区的88天里,左毅带着山东的医疗救援队,完成了与北川野战医院援助任务的无缝对接,率先实现了北川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编写了对口支援时期的北川医疗卫生工作手册。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山东省卫生系统先后选派了1756名医疗卫生工作者赴北川支援,累计诊治伤病员16万余人次,实施各种手术2434例,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但援建,是一场只有起点的征途。“如今,地震过去10年,两地的交流和情谊却没有终止。”左毅说,在医疗卫生方面,对口援建工作不仅注入资金和物资,更是提升当地发展内生动力,为北川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专业技术人才,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卫生队伍。左毅说,把“输血”和“造血”相结合,援建期间,山东医疗专业队伍进驻北川20个乡镇,实现了所有乡镇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此外,两地还开展医疗卫生人才交流和培训等各项活动,北川医疗卫生系统的业务骨干到山东交流学习,山东派遣专家到北川举办培训班。如今,这些“白衣战士”在各个工作岗位上成为骨干力量,更成为鲁川密切联系的使者。

新闻推荐

心手相牵 共绘一个美好明天

原上海对口支援都江堰灾后重建指挥部总指挥薛潮:援建工程要向都江堰水利工程看齐名片薛潮时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对口支援都江堰灾后重建指挥部总指挥,2010年被授予“建设成都特别贡献奖...

都江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都江堰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