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救了你并不是你的恩人 我们只是“战友”李广脱下军装前找到当年救出来的幸存者

华西都市报 2018-05-11 05:09 大字

李广脱下军装前找到当年救出来的幸存者

远远看到坐在轮椅上的申桂英,李广的心咯噔一下,一阵抽痛,十年后再相见,眼前的故人却不是当初的模样。

李广没想到,申桂珍最终还是进行了高位截肢手术,原以为那场地震只夺走了她的脚掌。“能活着就是好的。”反倒是申桂珍先说起了宽慰的话。

申桂英和李广上一次接触,是在2008年的都江堰,她在塌陷的六层楼房底下垂死挣扎,李广在残垣瓦砾中刨挖出她生的希望。

十年后的相见,是李广脱下军装前的最后牵挂。

临脱军装前 老兵找寻当年救出的幸存者

“今年李广就要转业了,他有个愿望,找到当年在都江堰救出来的一位女士——申桂珍。他曾和一个医生,在倒塌的楼房里用铲子给申桂珍做了截肢手术,当时只顾救人,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5月4日,朋友圈里的一条信息,把李广推到了人前。李广在脱下军装前,他想见到曾经萍水相逢,却生死与共的“战友”,想见到舍生忘死救出的幸存者,迫切想知道他们过得怎么样。

2008年5月17日,距离“5·12”汶川地震发生已经72小时后,救援依然争分夺秒。这天一大早,锦江民兵应急救援队正继续清理,都江堰市荷花池市场一栋垮塌的6层楼房。“救命!救命!”突然,砖石的空隙处传来几声呼唤,所有人沸腾了,“快,还有活人!”又一次紧急挖掘救援开始,李广所在的武警成都消防支队以专业力量,加入救援。一步步清理出现场后,众人发现了被困在两块预制板下的申桂珍。

“当时还是比较清醒的。”申桂珍记得那时的恐惧,“不敢睡觉,怕别人以为我死了。最大的感觉是口渴,疼痛反而感觉不明显。”

“两个战士钻进废墟,在里面升起支撑器,为幸存者提供更大的空间”,“在现场实施急救的医生分析了申桂珍的伤情和现场情况后,做出决断,马上在废墟内实施截肢手术。用铁锹改制成手术刀,和救援战士在废墟内实施了手术。”当时,不少媒体记录下了惊心动魄的救援现场,却没有人把钻进废墟及帮助医生手术的战士名字留下。

“并不图大家记住,救人胜过一切。”当初的战士如今与申桂珍促膝而坐,“都十年了,我马上要转业,脱下军装前,就想看看你们过得怎么样。”

故人再相见 一起盼着“战友”再出现

“我也一直都想找到你们。”于申桂珍而言,找寻救命恩人的想法从未熄灭,但现实让她举步维艰。当初李广参与废墟中的截肢手术时,申桂珍只是失去了左腿脚掌,而如今再相见,她的左腿已经高位截肢。

十年前,从废墟中获救的申桂珍,左腿情况一再恶化,不得不进一步手术,“在广州的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住了100多天。”念及过去,申桂珍仍有唏嘘,却不再流露悲伤。她积极活着,一如李广在废墟中看到的那样,“打起精神和我们说话,是被救的人里最清醒的。”

再相见,申桂珍把感谢的话重复说着,李广却一再推脱,和“救命恩人”相比,他更愿意承认,自己和申桂珍是肩并肩对抗死神的“战友”。“所以,到了今天我还想找你,不是为了让你感谢我,只是想知道你过得怎么样。”

除了怎么帮助改善申桂珍的生活外,李广还有另外的牵挂——当初做手术的医生,和另外一个进入废墟的战友黄俊林。于他而言,这两人和申桂珍一样,是共历生死的“战友”。

“虽然并肩作战过,却又像擦肩而过。”茫茫人海中的分别,在这个老兵心里生出一番感慨,“奋不顾身的人和精神,不应该被社会遗忘。”

“我也想对他们说声谢谢。”申桂珍说,道谢是她十年不变的期待。

黄俊林们,李广们,你们是否听到了呼唤的声音?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李媛莉

新闻推荐

传递品牌力量 感知民族智慧 ——写在第二个中国品牌日到来之际

5月10日,是第二个“中国品牌日”。2017年4月24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品牌日”的批复,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质量强国战略从此开启新征程,我国全面迈入自主品牌发...

都江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江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