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爱情

华西都市报 2018-04-05 04:02 大字

□讲述人:郭晓凤(都江堰)

爸爸是外省人,脾气固执,转业后在阿坝工作。妈妈是川西丘陵地区的农家女,通过爸爸单位一个老家在妈妈一个院子的中间人介绍,一个是大龄剩男,一个可以跳出农门,双方一拍即合,很快就结婚了。

1960年代,对他们来说,爱情,是从没听说过的字眼。

爸爸每年回家一两次,帮着挑水、种地、做家务,给老人、孩子带回很多东西,如零食、床单、灯芯绒布,都是那个年代的紧缺货。

他每月将工资的三分之二寄回家,养育3个孩子。每当妈妈有汇款单到时,乡邻们总是充满了羡慕。

工作、生活缓慢前进,这段时期,他们的“爱情”孕育了,就在那贫困而温暖的日常生活中,在那养育孩子的艰辛中。

婚后15年,全家农转非,母子4人来到了爸爸身边。我们住在40平方米的两居室,3个孩子要吃要穿要上学,全靠爸爸每月60多元的工资。妈妈扳着指头,反复计划,生活仍然捉襟见肘。

当时,爸爸是单位的头头,有点实权,安排个工作还是不难的。

妈妈是初中生,大队妇女主任、生产队出纳,文化水平是有的。她多次给爸爸说,想有个固定工作。

爸爸根本不听,更不考虑。以权谋私这种事,他不会做。为此,他们不止一次地争吵,妈妈经常气得不吃饭,两人几天不说话。

妈妈没法,只好到处打零工,筛过河沙、帮过食堂、洗过被子,早出晚归地苦干,补贴家用。

爸爸有一点做得好,不管妈妈干什么,他都要去帮忙。帮着筛沙石、装车卸车,帮着择菜洗菜,帮着背被子上6楼晾晒,坚持了整整9年。

孩子们终于长大了,负担减轻了,生活好转了,妈妈没有怨言了。这个时期,他们的爱情在相互帮衬中发扬光大。

退休后,老两口真正轻松了一段时间,出门旅游,走亲访友,下棋逛街,你买菜、我提菜,你做饭、我洗碗,琴瑟和谐,相敬如宾。

确切地说,主要是妈妈对爸爸的宽容和忍耐,换来了难得的和谐与欢乐。

随着年龄增大,妈妈年轻时操劳落下的毛病逐渐显现,身体开始变差,从每年住院一两次发展到每年四五次,六七次。只要妈妈住院,爸爸就整天守在医院,一会问“想吃啥”,一会问“喝水不”,一会又问“吃香蕉”,忙前忙后。

医院离家近,他一趟一趟地往家跑,拿这样放那样。晚上还不让儿女守夜,他自己陪着。妈妈一出院,爸爸如释重负,轻松愉快,仿佛挺过了一个难关。看得出来,这时候的他们,非常担心失去老伴,严重依赖老伴,完全进入了相濡以沫的境地。

现在,老两口都已去世,并排躺在故乡山上的一座坟里,没有争吵、没有埋怨、没有病痛,他们真的相亲相爱了。

新闻推荐

穿越!都江堰放水节古法放水

《礼祭先贤》《敬祈福愿》《拜水大典》祭水、拜水、放水严格按古法进行完美呈现两千多年前川西平原多姿多彩的社会风貌“砍杩槎,放水!”随着主祭官一声令下,杩槎开,岷江水倾泻而出,欢呼声四起……4月4...

都江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江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