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破解旧问题 建立新队伍 都江堰公安2017年大事记

成都日报 2018-01-25 03:02 大字

清晨6点,都江堰居民刘女士就已经出门了。冬日清晨,天还没有亮,但刘女士却从不担心自己的上班路。因为她知道,只要一出门就能看到小区门口那辆闪着红蓝色警灯的警车,以及24小时轮流巡逻执勤的民警的身影。刘女士的经历只是一个缩影,对于生活在都江堰这片土地上的居民们来说,他们生活的幸福感更多地来源于这座城市的平安。作为守护着这份平安的主力军,都江堰市公安局一直在努力。

刚刚过去的2017年,都江堰市公安局紧紧围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的总体思路,以创建“全国平安先进县(市)”为契机,大力推进警务运行机制改革,从老百姓最痛恨的犯罪入手,运用“五大法宝”即专项治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对全市小区院落进行整治,全市发生入室盗窃案件数较2016年同期下降43.7%,全市入室盗窃案件得到有效遏制,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高,确保了城市安全、社会安定、市民安宁。

“五大法宝” 破小区院落被盗难题

“平安不平安,关键看破案”,保民平安是公安机关的职责所在。2016年,全市发生入室盗窃案件近800起,其中城区发案占比71.83%,城区又以14个重点小区情况比较突出,占比近30%。为切实增强市民的安全感,让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2017年初,都江堰公安结合本市社区发展治理工作实际,通过实地调查走访,认真分析研究,决定在全市范围开展“易发案小区”治理工程。经过近一年的治理,都江堰公安成功摸索出“五大法宝”,使小区院落入室盗窃案件得到有效控制。

法宝之一

专项治理“易发案小区”

为了更好地破解小区院落被盗难题,都江堰公安将“易发案小区”治理上升为“党政工程”“民心工程”“细胞工程”来抓落实,按照分片包干和派单工作制度,统筹街道、社区、派出所工作,广泛征集居民意见,认真分析发案原因、安全防范方面的漏洞和薄弱环节。

同时,将前期调查过程中列出的14个重点小区列为“易发案小区”,以各个小区周边道路和区域为重点管控区域,辐射全市各个小区院落,开展专项治理。辖区派出所和社区积极指导小区物管和“自管会”,建立完善小区“一标三实”信息动态维护更新常态工作机制,从源头消除管理死角和防控盲区,不断提升小区安全等级。截至2017年12月,都江堰市14个“高发案小区”共新增“一标三实”基础信息6474条,信息采集率达95%,实现了小区“一标三实”基础信息全覆盖,切实消除了管理死角和防控盲区,进一步提升了小区规范管理和安全等级。

法宝之二

成立打击入室盗抢专业队

为更精准、更快捷、更高效地打击入室盗窃犯罪,按照“更快破大案、更多破小案、更准办好案”的新要求和“科学指挥、合成作战、现场必勘、专业研判、分类侦查、准确办案”的新打击犯罪机制,2017年初,都江堰公安抽调10名刑侦精英,组建了打击入室盗抢专业队,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2017年,入室盗抢专业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破获入室盗窃案件83起,刑事打击犯罪嫌疑人38人,打掉胡某某、沙某某等盗窃团伙5个,追回赃物价值超200万元。

法宝之三

建立联动微信群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区民警进行安全防范也跟上了高科技的脚步。社区民警加入小区业主微信群,建立警区联动微信群,由社区民警牵头,将包片的小区物业负责人、保安队长加入群内,实时发布治安防范信息,互通小区动态,强化业务指导。同时,还在微信上对各个重点小区的安保防控力量进行“微信点名”,确保小区安保力量发挥实效。

法宝之四

加强技防建设打造“智慧小区”

依托该市1722个“天网”监控点位和1029个“雪亮”工程点位,强化“两网叠加”建设,都江堰公安将点位重点布建在发案重点区域、治安热点区域,重点对“易发案小区”实现“视频封控”,互补形成“天网”视频全覆盖。

同时,在院内院外建立双重防线,加大对小区技防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在各个小区院落重点区域、点位推广安装红外探测报警、人脸识别、电子围栏等技防设施,在有条件的小区院落居民家中通过物联网技术和防盗传感器构建家庭智能安防体系,推广“互联网+”“平安智慧”院落建设。

技防提高,人防也要跟得上。都江堰公安积极鼓励小区居民参与院落安全防范,将小区居民纳入自治管理网格,组建综治专职队员与小区保安专群结合的巡逻队伍,深入开展安全巡防管理,形成群策群力的联动管理机制。同时,加大对物管安保人员、综治巡逻队伍的培训力度,确保24小时有人巡逻值班,发现问题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法宝之五

定期通报评比形成良性竞争

通过加强业务监管,公安机关指导小区业委会加强对物业公司的监督,定期通报“易发案小区”治安情况,评比表彰“平安小区”物业公司,提醒排名靠后的物业公司不断改进服务,形成物业公司良性竞争模式。

同时,完善物业公司从业人员到辖区派出所备案制度,强化小区院落门卫工作,督促人员、车辆、大件物品出入登记情况,推行楼栋长工作机制,提高小区自防能力。

据统计,2017年全市入室盗窃案件发案较2016年下降近一半,其中14个重点小区入室盗窃发案31件,较去年同期下降71.6%,7个小区院落实现全年“零发案”,群众满意度大大提升。在2017年度社会治安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中,都江堰市位列成都市第三。

成立全市首支“旅游警察大队”

让游客出入平安、玩得称心

2017年4月29日,“五一”小长假的第一天,一群着装整齐、青春阳光、颜值爆表、统一佩戴蓝色袖标的“旅游警察”,在都江堰市南桥广场帅气亮相。他们还进入到都江堰各大旅游景区,为游客指路、解答疑问、调解纠纷,吸引游客们合影留念,成为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

都江堰市拥有举世瞩目的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都江堰,同时也是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都乃至四川旅游一张闪亮的名片。作为重要旅游城市的都江堰,前来参观游玩的游客人数也逐年递增。2016年,都江堰市游客量达到2242万人次,旅游产业发展效益逐渐显现。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旅游市场的不规范现象仍然时有发生。为向广大游客展示提升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心,解决旅游治安事件,保障旅游事业健康发展,按照都江堰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名城总体规划,2017年4月29日,都江堰公安成立了成都市首支“旅游警察大队”,并斥资300余万元,为旅游警察添置了“剑齿虎”“春风”650摩托车等一系列“高大上”的装备。

“旅游警察大队”成立之前,其实很早就开始了前期的准备工作。2016年底,都江堰市公安局就组织相关警种到海南省三亚市,实地考察学习了三亚市建立旅游警察队伍的做法和经验,从旅游警察的成立过程、机构设置、职责任务和执法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学习,并查阅了埃及、俄罗斯和希腊等国外旅游城市建立旅游警察的相关资料,结合都江堰市实际情况,就设立旅游警察相关情况向都江堰市委、市政府作了专题报告。

队伍结构

都江堰市公安局旅游警察大队共140人,下设青城山景区中队、都江堰景区中队、古城区中队、龙池—虹口中队,与特警大队合署办公。

主要职责

以“快速反应,处理不过夜,不耽误游客行程”为工作目标,确定了旅游警察接受“全旅服务中心”的指挥调度;在都江堰市景区及主要街道开展巡逻,为游客提供安全感;接受游客的报警、求助和咨询;查处破坏旅游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配合行政执法部门开展涉旅案事件的查处工作,为其提供执法保障等具体职责。

建设成效

旅游警察大队成立以来,已挡获违法犯罪嫌疑人83名,行政处罚“歪导游”13人,解救被困游客129人,获得锦旗感谢信23面/封;2017年9月10日,国家旅游局在对都江堰市进行调研指导时,对旅游警察队伍建设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都江堰的旅游警察不仅得到各级领导、中外游客和本地市民的高度肯定,还先后多次被国内多家媒体报道。

新闻推荐

交行都江堰支行党支部金融服务进社区

1月18日上午,交行都江堰支行党支部携手都江堰市灌口街道办、南街社区、清真寺合作开展了“民族团结共歌家园美好共享”为主题的金融服务进社区活动。该活动在欢乐愉快、充满新春幸福的氛围中拉开...

都江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都江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