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竹笼络石 竹笥盛肉

成都晚报 2017-11-17 03:18 大字

◎林赶秋(作家、青年学者)

《史记·货殖列传》指出:“巴蜀亦沃野,地饶卮、姜、丹沙、石、铜、铁、竹、木之器。”盆地内随处可见的竹,承载着古蜀人生活的滋味和创造的荣光

当世法国史家痛批“大事记”体的史学著述,认为它们专载朝政军事,而忽略民生日用,见林不见树。相比这类史记,司马迁《史记》为民间“游侠”立传,已属破格,然而还是以传人为主,其《货殖列传》一篇则率先摆脱了“大事记”、“人物志”的窠臼,于新史学而言,不啻于开辟鸿濛,走出了一条新路子。《货殖列传》除了记叙从事“货殖”活动的成功人士之外,也反映出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和物质观。“货殖”是指利用货物的生产与交换进行商业活动,从中生财求利以致富,有时也包括各种手工业,以及农、牧、渔、矿山、冶炼等行业的经营在内。此传曾特别指出:“巴蜀亦沃野,地饶卮、姜、丹沙、石、铜、铁、竹、木之器。”我们先前已经专门写了蜀地的铜铁之器,下面就来聊聊竹木之器。

先说竹器。说之前,先来追忆一番。越老大,越沧桑,就越庆幸自己曾经拥有过一段山栖谷饮的纯净童年。天蓝、山青、鸟语、花香。最难忘溪水清且浅,时而跌落成瀑,时而停瀦成潭,常和小伙伴们嬉戏其间,随手捡拾并抛出卵石,水面便有涟漪荡起,或有泡儿连串绽开。西晋陆机《文赋》云:“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我倒觉得,川因有鱼而媚。孩提之时,潭内鱼儿清晰可辨,皆若游于空中。大人在两岸之间拉网,彝胞在下游布置竹笱,都希望常得渔翁之利。我们则削竹为竿,贯虫为饵,钓起一串落霞与欢笑。到了洪水期,岸边会堆上几条长长的竹笼,里面填满了卵石。当时并不知道这是壅水防洪的神器,也不晓得它涉及一项蜀地的传统治水技术——“竹笼络石”。后来移居都江堰,又有所见,久而久之,才逐步了解了它的功用与历史。

竹笼在古代水利工程中历史极久,功用极大。战国时,蜀郡郡守李冰为了防止岷江决口,毁坏堤堰,于是伐竹破竹,编成直径三尺、长十丈的镂空圆笼,然后在中间填满大小卵石,累积于岸边以壅堵减缓江水的滔滔冲击。“汉成帝时,瓠子河决,王延世塞之,用此法也,《汉书》所谓‘下淇园之竹以为楗\’。”此句原出《史记》,被《汉书》照样抄袭;若借《元和郡县志》的话来表达,就是“破竹为笼”的意思。王延世做的竹笼长四丈、大九围,里面盛满小石头,要用两条船拖载,才能最终投放到黄河决口处。这种笼石作堰的古法,深得四川布政使司水利佥事卢翊的赞赏与推崇。明武宗正德年间,卢翊维修都江堰,也采用“竹笼络石”技术,他监造的竹笼“长三丈,径一尺八寸,形扁而面平,椒眼参差”,即竹笼之篾片经纬相交形成参差的孔眼,以便放进大小圆石。

竹笼络石最大的优点是把分散的卵石聚合为一体,既能抗御水流冲击,又能泄洪,还能适应河床变化。民国以前,做笼采用的是灌县(今都江堰市)以西漩口一带产的坚韧的白甲竹,由政府规定种植,每年九月派工砍伐,水运至灌县,供都江堰岁修使用。后来,被盛产的慈竹代替。经过二千余年发展,竹笼已有蛇皮笼、三角笼、座圈笼、铺盖笼等多种型式,又称“竹络”、“竹篓”、“篓石蛇”等。

然而,竹笼络石却并不是李冰的首创。成都市郫都区三道堰古城遗址腹心地带发现过一座大房子,平面呈长方形,长约51.5米,宽约10.7米,面积约551平方米。房子中间有五个等距离排列的大型卵石台子,其建筑方法为:先在台子周围挖基槽,再在槽内密集埋设圆竹作为护壁,最后填充卵石做台子。这种独特的“竹木护石”技术被视作其后“竹笼络石”技术的萌芽。

1980年代中期,成都市考古队在市区从方池街到附近金河宾馆等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年代约在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的多条卵石埂,显然是当时延伸于较大范围的同一大型人工设施系统的遗迹。其中方池街遗址的东、中、西三条有规律地分布的卵石埂,整体形状呈Z字形,颇引人注目。受发掘面积所限,其中除中埂分别与东西二埂斜向相接而长约26米外,其余二埂均南北延伸颇长而不见其两端。发掘者结合蜀中治水传统及成都抚琴小区商代遗址即已有以竹蔑固定、保护器物的出土资料等研究后正确指出,这些卵石埂均用竹笼络石砌成,是开明氏时期的治水工程遗迹,具体用途则是护堤、分水、支水和滚水,并初步推定其中西、中两埂整体上为一倒人字形滚水、支水埂。有学者认为:“这种在疏导的基础上更加复杂的水利技术设施,既是对大禹以来治水传统的继承,更是富于创造性的发展,从三条石埂的有计划分布,尤其从其护堤、分水、支水和滚水功能分析,已初具后世都江堰内江诸堤功能系统的理念意蕴,应是东周时期蜀地先民熟谙水性后的智慧体现。”观成都博物馆“润泽天府”展区“水工技术”板块可知,金沙遗址金煜地点发现的两条有笼络痕迹的卵石埂宽约1米,残存数十米长,砌在一条古河道的东侧,其时代更早,约当商至西周。

防洪的如蛇竹笼装的是石头,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竹笥”(即竹箱,用于盛装食品、丝织物、草药等)装的却是各种美味肉食。何以见得?因为这些笥的表面明确写着“脯筐”、“炙鸡”等名目,再显然不过了。

再简单讲讲蜀地的木器。成博秦汉馆有一只汉代“木屐”,出土于成都金沙廊桥遗址,相当吸引眼球。1984年安徽马鞍山朱然墓出土了一件三国(吴)时期的土漆木屐,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漆木屐,也是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相比朱然墓木屐,这件汉代木屐感觉更为直观古朴。这种木屐,后因为一位名人的热爱,又有了“阮屐”、“阮家屐”、“阮生屐”等雅称。这人就是“竹林七贤”之一阮咸的儿子阮孚,他可了得,不仅耽酒上瘾,而且好屐成癖。一次,有人拜访阮孚,见他一边吹火蜡屐使之润滑,一边安闲自在地感叹道:“未知一生当著几量屐!”不知这一辈子能穿多少双木屐哟!言外之意,四时光景疾如梭,堪叹人生能几何,遇饮酒时须饮酒,得高歌处且高歌。

最牛气的当数竹木器。其代表之作也见于老官山汉墓,那就是西汉时期的4台织锦机微缩模型。随之一起出土的还有15名木俑,或立或坐,手臂的姿势也各不雷同,组成了纺织工的劳作场景。如果按木俑跟现代人的身高比例还原织机到原来的大小,应达到3米多高、4米多长,所有部件组合起来,或有一间数十平米房间大小。要顺利使用这些巨大的机器,需要两人合作:一人手脚并用,一边丢梭一边推动;每织一行,另一人需要拿起木杆推动横梁一次,脚底踩动踏板一次。虽然用现代的眼光来看,这样的织法效率并不算高,但在两千多年前,这已经是最快的织锦方法了。

代表文物

金沙遗址金煜地点卵石埂子(约商至西周)

木屐(汉,前202-220年,成都金沙廊桥遗址出土)

竹笼络石(现代,都江堰水利工程岁修时码放在岷江中)

本组图片摄影:李杨 田宇

新闻推荐

国道317线蒲家沟大桥24日起禁行十个月

昨日,记者从市交委获悉,受山体地质灾害影响,国道317线都江堰绕坝路K55+300蒲家沟大桥桥墩严重受损,经检测评定为五类危桥,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为保证过往车辆通行安全,决定对G317线都江堰绕坝路蒲家沟大...

都江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都江堰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