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现代城市如何传承天府文化 谭继和:用文脉和内涵留住城市神韵

成都商报 2017-11-24 08:01 大字

11月23日,纸鸢书院第二十话读书分享会在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举办。本次的主讲嘉宾是四川省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天府文化研究院主任谭继和。

大家眼中的天府文化是怎样的?谭继和通过与作家、成都市女企业家协会会长米瑞蓉的互动,引领大学生感知、认识、传习天府文化,与天府成都共成长。

天府文化

从根苗成长到大木参天的常青树

什么叫天府文化?谭继和分享了自己的理解:“根植于天府之国的大地上,由历代的蜀人培植和耕耘的地方文明,从根苗成长到大木参天的常青树。天府文化以成都平原为中心,是巴蜀文明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巴蜀文化共同体内成长发展的。”

谭继和认为,天府文化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天府文化的培育成长期,从4500年前的宝墩文化到战国秦灭蜀时期;第二阶段是“天府之国”桂冠竞争期,从都江堰兴建到三国蜀汉“天府之土”时期;第三阶段是以农业为中心的优越秀冠发展期,包括汉唐宋明清。

谭继和还讲述和分享了天府文化发展的历史亮点。从诗圣杜甫的角度,以诗歌为例,让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风景,还谈到了很多蜀中大家,如司马相如、苏轼、陆游、李白等。

活动上,米瑞蓉对在蓉就读的外地学生表示,天府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希望天府文化“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新内涵影响到年轻人,希望年轻的学生们参与进来一起推广天府文化,让天府文化更快走向世界。

如何打造

突出文化特色 保护历史印记

在互动中,有学生问及:现代城市如何才能保留传统文化的神韵,天府文化又如何更好地传播和输出?

谭继和说,留住城市神韵,关键看怎么打造。成都,建城史长达2000多年,本身有着独具魅力的城市文脉,在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中,更要突出城市文化特色,保护城市历史印记,用城市的文脉和内涵,把城市的神韵留住。

首先,在外形和生态上,街道多一些绿树,市区多一些公园,建设一座生态美的城市。其次、梳理成都历史名人资源。成都历史名人资源非常丰富。比如,北宋著名药学家唐慎微就是成都人,他对发展药物学和收集民间单验方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他编纂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是李时珍《本草纲目》的蓝本。对于这类科技名人,公众知道的并不多,那能不能对成都的历史名人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成为我们可以选用的文化资源呢?

除了城市,周边城镇同样可以用特色文化建设来打造古镇旅游,真正体现民俗文化和历史背景。成都周边的城镇跟北方的乡镇是不一样的,呈现出乡镇联排店居与林盘文化相结合的形态。这些古镇多将街市、场镇、商埠、水陆码头、庙宇祠堂、会馆书院聚集为一体,形成多元一体的城镇布局,人文内涵极其丰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它们按特色打造,宣传出去,让城市里的人周末假日愿意去城镇逛逛,感受流传千年的天府民俗文化。

成都商报记者 陈谋

新闻推荐

成都凭什么养活2300万人?过去十年GDP增长近44倍

近日,四川成都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方案向公众征集意见,确定成都十年的发展方向。具体规划是:战略定位为四川省省会、国家中心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世界文化名城。至2035年市域常住人口规...

都江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都江堰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