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两座旅游城市 “山”高“水”长之情

成都商报 2017-10-14 04:06 大字

藏家民宿

“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端端溜溜地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哟……”一提起康定,这首《康定情歌》随即在脑海中浮起旋律,国道318线上的川西旅游明珠城市,和这首民歌一起被唱响。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的都江堰,千年来发挥着巨大水利效用的同时,和青城山构成了都江堰市这座旅游城市的金字招牌。

两座旅游城市的智慧碰撞,在援藏事业中,都江堰市的旅游发展经验如何为康定市的贫困村寨“出谋划策”,创新地书写新的故事篇章?

折多山下 进藏第一村的华丽蜕变

马上就要到冬季了,大雪落下,冻土就不能再施工,瓦泽乡水桥村,这个翻越了海拔4200多米的折多山后,进入折西藏区的第一个行政村村寨里,正在紧锣密鼓修建的游客接待中心、青年旅舍和2000米的步行栈道,必须要在雪花飘落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施工期仅有4到6个月,还要克服高原反应的不适,都江堰市援藏队从外面招募的施工队,已经换了好几拨。

拐过了折多山的一道道弯,站在国道318线上简易的观景台,蜿蜒的河水湍急地从远方流动到眼前,穿过河流,错落的藏族民居映入眼帘,阳光下的格桑花颜色各异,蓝天白云映照着大红色屋顶、灰色外墙的藏式民居,风景如画。

水桥村距离瓦泽乡政府26公里、康定机场30公里、康定市城区45公里,距离摄影天堂新都桥也仅有数十公里,无论是骑行、自驾游还是旅游团,海拔2700多米的水桥村都无疑是一个国道318线上的绝佳口岸。但就是守着这样的绝对优势,全村90户、386人的水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达到20户、60人。由于自然、历史等诸多因素,水桥村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发展制约因素十分明显,农牧民收入较低,缺乏增收有效途径。只能眼睁睁看着只是停车拍照的游客绝尘而去,奔向基础设施更为完善、接待能力更强的新都桥,唯有羡慕。

“让游客留下来。”援藏干部张亮指着不远处的木质步行道介绍说,投入180万资金的沿河步行道,考虑到高原特殊的气候环境,混凝土浇筑的地桩,搭上钢筋底座,再铺就一层防水防腐木,援藏扶贫建设项目绝不缩水。游客接待中心的上层,是600余平方米的青年旅舍,能同时接纳40多名旅客。“未来,水桥村还将会有一个小型的动物园,羊驼、白牦牛,方便游客近距离亲近。”张亮说,通过旅游产业扶贫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带动全村群众脱贫奔康。

大胆创新 扶贫资金放大金融担保资金比例改造藏式民宿

“扶贫资金有限,要做的事情太多。”都江堰市援藏工作队领队、挂职康定市委常委、副市长杨德伟介绍说,去年,市扶贫办确定了都江堰市单独对口支援康定市,这是第一次“单打独斗”。

完善基础设施,“打扮”得焕然一新的水桥村仍然还没有开门待客的能力。依靠年人均收入2800元的藏民自身,无法像资本雄厚的企业投资打造酒店、旅社,风格独特的藏式民居,是水桥村错位发展的资本。但是,要把民居改成民宿,钱从哪里来?

“把100万援藏资金作为抵押,银行信贷机构按照1:3的比例放大贷款发放,让村民们可以有资金改造、打造民宿。”张亮说,根据与信贷机构的合作协议,由援藏工作队做担保,信贷机构向每一户报名打造民宿、整体提升旅游接待能力的村民按照改造工程进度分批发放6万元三年期贷款,贫困户还享受贴息政策,全村90户,已有72户村民自愿报名参与民宿打造,已经有51户贷款资金发放到位,“现在发放的306万,相当于用100万撬动了300万的资金流。”

丁真汪秋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因为身体不好做不了重体力活,勤快的汪秋不能外出务工,一家四口的生活困难。有了抵押贷款,汪秋把自家的一楼装修一新,辟出了4个标准间,已经订购好的床、电视、热水器安装完毕,国庆假期可以接待首批游客。“原来他家里就是家徒四壁,牛羊在一楼简直都放不进脚。”援藏工作队队员说。

和丁真汪秋家一样,水桥村的藏式民宿改造,都按照统一的标准,厕所、热水器、电视都是标配。“旺季的时候新都桥的酒店七八百都一房难求,水桥距离新都桥近,完全可以打个错位牌,绝对有市场。”张亮说,这也改变了村民原有的等、靠、要思想,让他们成为脱贫致富的主力军。

道沿经济 激发了乡村旅游的内生动力

从村委会主任格桑达瓦家的三楼平台望过去,毗山近水的水桥村全景一览无遗。今年44岁的格桑达瓦此前和其他村民家一样,挖虫草、放牧,种青稞、豌豆、土豆维持生计,整个村子只有两三家有极小的接待能力。援藏工作队来到水桥村后,格桑达瓦带头改建了8个不同风格的民宿标间,二楼,可围坐在木凳上唱歌,喝着酥油茶、吃着糌粑,体验着最地道的藏居生活。7月,还没有正式营业,格桑达瓦家靠着二楼的通铺,一下子接待了40多个自驾游游客,一晚上就挣了好几千。

“318国道穿境而过,无论是背包客、骑游、自驾游还是报团,这都是必经之地。”杨德伟说,也是“兵家必争之地”。贷款资金解决了乡村民宿硬件的问题,但打造藏居民宿,并不是有一张床可睡、有一碗饭可吃就可高枕无忧的,软件管理不跟上,同样是“金玉其外”。恰好,作为旅游城市的都江堰,有着打造5A级景区的丰富经验。

“旅游公司平台搭建都江堰和康定旅游的桥梁,比如说,在都江堰广泛地宣传康定旅游资源,甚至可以零距离与康定的资源对接。”杨德伟说,而在民宿接待方面,引进的优质企业将对当地居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细节如枕套被褥的叠放、大到酒店式精细化管理,全方位塑造精品乡村旅游品牌。

到今年年底,水桥村要实现摘帽脱贫,唯有感恩奋进,砥砺前行。

记/者/手/记

在水桥村的采访结束,临行前,格桑达瓦请记者给即将正式开门迎客的藏家民宿取名,“就是还没有名字呐。”细思半天的采访内容,采访组领队为格桑达瓦的民居取名“路沿民居一号”。不认识太多汉字的格桑达瓦高兴地在嘴里反复念叨了好几遍,又叮嘱了张亮好几次,一定帮自己记住。再一想,格外不放心,请客人用纸笔写下,小心地收入怀里。

路沿经济,抓住了交通要道优势,信贷政策放大了有限的援藏资金,标杆示范让村民们看到了乡村旅游的前景,从被动脱贫到主动致富,滋生由内而外的动力,扶贫,最可贵的是扶智。

新闻推荐

四川熊猫谷有游客给熊猫投食苹果,园区:不要给它们带来危险

10月6日,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携带家人来到四川熊猫谷游览,看到的除了憨态可鞠的大熊猫之外,也看到一些不文明的场景,部分游客除了冒险翻越栏杆拍照之外,还有游客用树枝串起苹果违规给熊猫喂食。游客...

都江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都江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