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很世界 开放成都 就是这么国际范儿

成都日报 2017-09-13 04:08 大字

以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为抓手,成都以全域开放的自信姿态,全面开展对外交往,积极“筑巢”搭建国际平台,吸引着来自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成员国的“凤凰”纷至沓来——

法国巴黎、德国法兰克福、俄罗斯莫斯科、澳大利亚墨尔本、韩国首尔、日本东京和大阪……目前,成都开通的定期国际直飞客运航线已覆盖多数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成员国,而且与不少成员国之间还搭起了多条“空中桥梁”,直达不同城市。

3个月前,伴随着8L9745航班平稳降落至伊尔库茨克机场,成都直飞俄罗斯的第二条航线成功首航,意味着成都的国际(地区)航线数量也增至102条。目前,成都的航线网络覆盖北美、欧洲、中东、大洋洲以及亚洲的重要枢纽城市。无论是国际(地区)航线数量,还是国际(地区)通航城市,成都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均位居首位,成为通往世界的便捷枢纽。

丰富完善的国际航线网络对旅游业的发展意味着什么?对一座城市的旅游业而言,国际化是一种竞争的自信;对这座城市的居民而言,国际化则意味着生活品质的提升。开通一条航线,相当于增加一张城市名片,当地旅游业的海外知名度也会随着国际(地区)航线的开通不断提升。而在这一方面,成都一直是先行者。因为只有“互联互通”,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让“成都之美”与世界共享。

如今,漫步成都的大街小巷,越来越“国际范儿”。在春熙路、宽窄巷子等闹市区,随处都能看到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成群结队地逛街、购物、品尝小吃、喝盖碗茶;在成都的各色火锅店甚至周边的农家乐里,也能找到不同肤色的外国人在大快朵颐;而在都江堰等风景名胜区,各国语言交织起伏早已不是新鲜事。

关注成都的不只是普通国际人士,还有许多外国政要。近年来,德国总理默克尔、英国前首相卡梅伦、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美国副总统拜登都在访问中国时来到成都,关注这座日新月异、加速崛起的西部城市。正如卡梅伦所说的那样,“中国西部发展迅速,而成都更是在中国未来发展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中国发展的未来。”

扩大旅游对外开放,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2013年,亚太旅游协会(PATA)旅游交易会在成都举行,来自61个国家的巨头旅游买家和国际机构纷纷抢滩成都;2015年,《纽约时报》将成都评选为世界上52个“必到旅游胜地推荐”之一;同年7月,万事达卡“世界旅行目的地指数”将成都列为中国十大必游城市之一……

在这里,离境退税功能建设进展迅速。去年1月1日,四川省正式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按照四川省实施方案,成都市在全省率先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并确定双流区国税局具体负责承办离境退税业务,全市退税商店74家,定点网点共计84处。在功能上、国家政策争取上实现了“零”的突破,也加快了商品供给、商品零售、税收征管等方面的国际化发展步伐。

宽松的签证政策,是城市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上扩大对外开放、刺激旅游、商贸和商务经济发展的通行做法。经国务院批准,2013年9月1日起,成都双流机场口岸对45个国家持有第三国签证和机票的外国人实行72小时过境免办签证政策。3个月后,获准享受在成都“72小时过境免签”的国家再加6国,达到了51个国家。这些国家的人员,持有第三国签证和72小时内确定日期、座位前往第三国(地区)的联程机票,可以在不持有中国签证的情况下,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入境和出境,在成都行政区划内停留72小时。成都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过境免签的“第四城”,畅顺的通关让成都人与世界的交流变得轻松。

72小时里,成都能给境外游客呈现怎样生动的城市“印记”呢?从走下舷梯的第一步开始,一个生态优美的绿色城市空间、覆盖全域的立体交通网络、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的人文环境、宜业、宜商、宜居的温馨家园,为更多的国际游客直观呈现难以忘怀的成都印象。

伴随着国际直飞客运航线的增多和“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实施,成都入境游迎来快速发展的新机遇,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在国际直飞航线和“72小时过境免签”的双重拉动下,更多的国际商旅人士来蓉考察、洽谈、旅游,刺激了旅游、交通、餐饮、购物、住宿、休闲等各项消费,推动了旅游产业优化升级、拉动了旅游经济增长、提升了城市旅游服务品质。

从国内外经验来看,实施境外游客72小时或更长时间的过境免办签证政策,不仅是国际航空枢纽形成的重要政策支撑,也是不少国际城市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城市经济聚集力和辐射力的重要举措。“72小时过境免签”,既检验了成都“交通先行”、加快构建国际性内陆综合交通枢纽的硬件成绩,也检验了成都“全域开放”、打造与国际接轨的政务环境的软件优势。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据统计,“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实施后的第一个季度,即2013年9月至12月,成都共接待海外游客70万人次赴蓉旅游,同比增长率达19.55%。截至2015年,成都接待入境游客230.14万人次,同比增长16.35%,相当于“十一五”末(2010年)的2.86倍;旅游外汇收入8.73亿美元,同比增长17.87%,相当于“十一五”末(2010年)的3.02倍。

本报首席记者 程怡欣英文 钟英

摄影张青青 制图 江蕊松

新闻推荐

世界旅游业最高规格会议“移师”中国西部,折射出啥?

新华社9月12日电,作为世界旅游行业规格最高的会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将于9月13日在成都开幕。继2003年在北京成功举办后,这一会议再次回到中国。专家认为,“移师”中国并聚焦西部,既是...

都江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都江堰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