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邑:善治之城的“幸福密码”

四川日报 2021-12-13 05:38 大字

共享 美好 人本

大邑县太平社区街景。

大邑县太平社区鸟瞰。

大邑县南岸美村乡村生态博物馆。

成都大邑,自古就是一座善治之城。

回望历史。从唐代大诗人杜甫笔下的“窗含西岭千秋雪”,到明代状元杨升庵称颂的“蜀之望县”……1300多年的沉淀,赋予这里独特的文化基因,为今日的城市治理奠定深厚根基。

打望时光,1300多年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答案是——江之源,隐于太平社区共享小镇里的书屋茶坊;安仁古镇,写在乡村大地上的川西盛景;青霞街道,散布于分水社区幸福公社里的创业团队……

平凡的日常,正是大邑推进社会治理、探索幸福美好生活实现路径的生动注脚。大邑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城乡社区为主阵地,积极拓展经济社会发展治理整体效应,大力培育以乡村为场景的新经济产业,探索出一条“产业融合发展带动、集体经济培育壮大、研究成果转化落地”的社区发展治理之路,让城市有变化、市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

今天的大邑,“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成为亮眼的名片,推窗见景、开门见绿的城市本底更加厚实,产城相融、幸福美好的城市特征更加鲜明,在乡村振兴之路上,善治之城的故事正翻开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禾雨(图片由成都市大邑县委社治委提供)

共享

以开放之姿探寻共生之道

大邑县江镇太平社区,是一个“众筹”出来的社区。

“被淘汰”的胶卷相机、釉面斑驳的瓷碗陶罐……一个个饱含记忆和温度的老旧物品,巧妙地点缀街景。太平社区通过聘请乡村文化创意团队,运用生活美学和文创元素,对驻区单位、社区居民捐赠的老旧物品进行创意设计,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融入了居民的乡情。

泡一壶大邑古茶,倒上几杯江青梅果酒,和朋友围炉畅叙;午饭时,出门几步就能走到社区共享厨房,品尝农家美食……3年前来到太平社区的“新居民”巧巧,如今既是一家书屋的经营者,也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太平人,“在这里,创业即生活,生活即创业。”

在太平社区,商圈即是生活圈,无论是居民还是游客,都能体验同样的惬意生活。

自诞生之时起,这样的共生共融,就融入了太平社区的基因。地处西岭雪山·花水湾旅游度假区必经之路,太平社区按照“可感知、可体验、可创生”的理念,大力发展社区商业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周边居民需求,持续优化消费业态组合。社区里,15分钟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圈日益完善,“江青梅果酒”“大邑古茶”“药香抱枕”等传统农产品既是旅游商品,也是居民的日常用品,还有共享书橱、共享厨房等各类共享空间,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不出社区就能满足各种需求。

独特的社区氛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和“新居民”。2020年,太平社区旅游综合收入达1.2亿元,社区居民家庭户均年收入由2019年的7万元增长到10万元,居民增收与社区商业实现同频共振。

这也是大邑着力探索社区商业发展新路径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大邑秉持一个社区就是一个便民生活圈的理念,以建筑空间、商业消费、文化交流、生活服务、共建共治五大场景营造赋能社区商业发展,打造了一批社区商业示范性消费场景,全方位、多维度打通惠民利民“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当地将按照抓点示范、以点带面、逐步推开的思路,推动便民生活圈商业网点科学布局,依托综合体、特色街巷、TOD、社区绿道等打造社区商业新场景,构建起从“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闲”的社区商业多元业态服务体系。

美好

以形态之变重塑乡村场景

伸个懒腰,大口呼吸新鲜空气,自从回到家乡,29岁的刘西遥每天都在一片美丽的田园景观中工作与生活。

这里是南岸美村,毗邻大邑安仁古镇的一方“世外桃源”。刘西遥是一家高端酒店的门店店长,在外打工多年,2019年回到大邑,“眼看着村子一天天变美,日子一天天更好,再也不想离开了。”

南岸美村所在的安仁镇新华社区由原来的新华社区、清源村合并而成。过去,这里曾存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配套不完善等问题。如今的乡村,麦浪翻涌、花田繁盛、村美人和,乡村形态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改变如何发生?南岸美村乡村生态博物馆里藏着答案。“我们通过‘社区资源+社会资本’的模式,与华侨城集团合作,利用闲置农房建了这座博物馆,由东南大学主持设计,打造集生活美学、生态美学、建筑美学为一体的川西林盘盛景集中展示区。”新华社区党委书记张良刚介绍。

以“美”为名,在南岸美村,大美乡村不仅是景观变化,更带动人文、产业等各类场景全面升级。

“美”是乡村之魂。新华社区以“社区资源+社会资本”模式,与华侨城集团等社会资本合作,以原新华社区锦绣安仁花卉公园为核心,遵循川西林盘和生态田园文化脉络,充分读取川西林盘建筑和景观特征,打造大美乡村。

“美”是人文之本。以新合并成立的新华社区党委为龙头,整合安仁华侨城党支部、南岸美村新村民党支部、新华社区新华党支部、新华社区清源党支部、唐场社区唐场党支部共5个党支部,组成新华社区南岸美村区域化党建联盟,形成共建共治的强大合力。

“美”是产业之基。以5公里绿道为纽带,自然田园绿道游、庄园艺术游等主题旅游产业日新月异,溪地阿兰若、咏归川等精品民宿纷纷落户。依托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新华社区集体经济从年收入1万余元增长至30余万元,人均纯收入增加4000余元。

新的乡村形态引来更多“金凤凰”。成都市蓉创城乡社区空间美学研究院落户大邑安仁,链接中华文化促进会、华侨城集团、城乡社区专家智库以及中国九大美院等共同成立成都市城乡社区创新设计产业联盟,搭建综合性社会治理创新理论成果转化平台,推动大邑全域乡村美学、集体经济、川西林盘生态价值转化示范成果在更大范围推广应用。

人本

以人文之力注入源头活水

城市的核心是人,人是城市的价值尺度。正是因为“人”的参与,才让社区发展治理的内容和方法不断创新迭代,社区才能拥有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

在大邑,演绎着怎样的人文精彩?“叮叮咣咣”的敲打声、“滴滴嗒嗒”的缝纫声、“吱吱啦啦”的摩擦声……大邑县青霞镇分水社区幸福公社匠人街上,总是热热闹闹。每月最后一个周六,社员们喜欢的“幸福摊摊”依次摆开,往来间,邻里间的关系更加亲近。

在幸福公社,社区即景区。走在社区里,仿佛穿越到印象里的川西院落,青砖灰瓦,生机勃勃;业主同时也是导游、创业者、景区服务人员,自家酿的酸奶、香喷喷的蜂蜜、美味的私房菜,总在拐角处与游人不期而遇。

这是一个人人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生活共同体。在这里,不仅有社区原住民,还有天南海北聚集而来的新农人。整合辖区2个非公企业党支部,组建起分水社区党委,同时建立社区联席会议制度,将驻区单位、社会组织、小区业委会纳入成员,定期共商社区事务。“只要是社区的事情,大家都很积极。”社区负责人说。

人的参与,让社区充满活力。如今,公社举办幸福讲堂,邀请创业大咖、城市人才下乡讲课,带动农民创业,让农民积极参与到文化艺术学习中;建设雨花斋免费素食中心,村民积极提供蔬菜、大米,参与做义工,学习传统文化;还有茶席大赛、坝坝宴,居民共聚一堂,其乐融融。

社区即景区,景区即孵化器。在这里,“幸福”是每个人的切身体会,1600余名城市文艺创客等新居民回流乡村,构建起集聚创客、建成载体、孵化品牌、延伸产业、营造邻里的幸福生活价值链。

从传统村落到幸福社区,以“人”为核心,更多治理探索在大邑铺开。小镇美学榜样暨成都社区美空间主题展、全域川西林盘招商推介会、“无讼社区”创建等在大邑连续开展,因地制宜实施“社区微更新”,让“幸福”在社区遍地开花。同时,充分运用市场化机制、商业化逻辑,打造社区商业示范性消费新场景,城乡社区焕发出新生机。

新闻推荐

他勇救落水女孩后还带伤给学生上晚自习“别人在生死关头,我不能袖手旁观”

陈炬荣正在为学生讲解作业(资料图片)2017年10月7日晚上7点,陈炬荣走进大邑县实验中学高三教室,和平时一样给学生上晚自习,长袖...

大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