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呼吸的房子 乡村公共空间的另类再造

四川农村日报 2021-11-05 00:35 大字

会“呼吸”的酒坊——乡村客厅。

当地村民积极参与美村艺术节。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敏 周颖昳

编者按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小山村,它的名字叫故土。那里有小山小河、小屋小树,有熟悉的味道、陌生的人。

每个人,只要想到那遥远的小山村,都会发出会心的笑,把身边烦恼忘掉。

去年今日,你的故土在哪里?它的模样变了吗?它的村民都是谁?

你想回去吗?还回得去吗?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你想去看看吗?

如果,给它一个机会,它还留得住你吗?

林盘,田园,最常见的川西乡村形态,在现代化进程中因人的流失,逐渐没落。坐落其中的老作坊酒厂也不例外。老厂长杨朝焜,守着废弃的厂房,希望有人来,把曾经赖以为生的酒作坊利用起来。2018年,几位年轻人把这里转了个遍,说这里“不得了”;接下来的两个月,老酒厂一天一个样,一座会“呼吸”的房子诞生了……

这座会“呼吸”的酒坊有了新的名字——乡村客厅,位于大邑县安仁镇新华社区,原清源村村民熟悉的酒作坊以另一个功能模式重回生活。

呼和吸本就相辅相成,如酿酒时的自然发酵,寻求与周遭微生物的交融沉淀。3年过去了,改造后的老酒坊与村子产生了哪些“化学反应”?主动式的呼出,乡村客厅的设计是向外的,镂空的红砖墙和透光亮瓦,楠木穿透屋顶向上生长,以开放式的姿态接纳到访的每一位村民、游人;包容式的吸纳,唤醒乡村的公共服务功能,为文化培训与社区活动提供空间支持。

从艺术介入到融合,这一方土地上,实际上发生的是当地政府、企业、新乡民、原住民、村集体等一些组织关系和人,如何在这里共生的故事。

60 天废弃酒厂再次“呼吸”

杨朝焜是上世纪80年代当地的第一批乡镇企业家,干了30多年酒生意。老酒坊既是他事业的起点,也是他最熟悉、怀念的旧日时光。屋舍树木围绕、开窗见绿,酒坊里热气腾腾的蒸馏,用了几十年的窖池每一件都舍不得废弃。风光无限的老作坊酒厂,随着设备更新、技术迭代和规模扩建的需要,搬迁了。“希望有人来,把它利用起来。”但又能做啥呢?杨朝焜没想明白。

2018年的夏天,几名年轻人来老酒坊看了一圈,“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传统酿酒是怎么回事了,这个有意思。”没几天,来了更多的人,当即决定“就这了”。作为安仁华侨城乡村旅居项目的一部分,邀请乡伴文旅参与老酒坊的修复与重塑。

按照“轻介入·在地化”的设计思路,最大化保留老酒坊原貌,重塑乡村公共空间。杨朝焜这下放了心,与其签订了20年租赁合同。

老酒坊总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常年无人打理,设计团队面对的,是残破的红砖木结构酒坊和辅房、发酵池以及废弃的蒸馏罐等设施设备。

拆,还是不拆?“这些设备、物件恰恰是弥足珍贵的,原来的村民看到老酒厂还能回忆起它当初的模样。”设计团队成员之一的梅杰参与了项目的全程设计施工。

在设计之初,团队就锁定了“呼吸”的理念。梅杰说:“酒的发酵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呼吸’过程,艺术乡建也应与乡村共生。”有了这一中心理念,接下来就是建筑设计语言的表达。

进入深秋,记者从蜿蜒的木栈道穿过芦苇荡,呈现眼前的是镂空的红砖墙、倾斜的屋檐、起伏的屋顶,这座乡村客厅灵动中带着几分神秘感。步入室内,新式透光亮瓦和老瓦交错布局,墙体密集的墙洞设计,跳动的光线渗透到室内,让人在室内就能感受到田园景色带来的舒适。而到了晚上,灯光穿透砖瓦,制造出另一番意境。

梅杰介绍:“在外观设计上,像起伏的屋脊代表着呼吸的感觉,二层沿伸出去的露台,不仅让人一览田园美景,更让人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同样与我们想讲述的呼吸理念吻合。可以说,整个建筑都以一种通透感,打造开放、自然的空间形态。”

而对于文化标识的使用,则延续了酒坊建筑风貌和场所精神。记者步入其间,可以看到酿酒全程发酵池、蒸锅等设备保留了下来,墙上陈列着老作坊酒坊的照片、文件、合同、手稿等,让乡村的故事开始变得生动起来。

从眼前的结果来看,乡建似乎是一个轻松的故事。而实际上,当时正值安仁论坛即将举行,作为办会用地之一,时间紧迫,梅杰和团队几名年轻人是边设计边施工。“施工中不断有问题出现,选料的调整,听取老乡的建议,完善设计稿,大家加班加点,想早日呈现一个特别的乡建作品。”仅仅60天,一个注入现代建筑美学的全新乡村公共空间落成了。

3 年新旧主体酿造“醉”美时光

老酒厂修葺完成后,村民们好奇:在村里开了30多年的老酒坊,变成了啥样?

项目在定位之初就考虑了当地村民的参与性,定位为乡村客厅,布局了会议活动空间、文化展陈空间、休闲接待空间和历史记忆空间,实现了旧的传承和新的演绎。

3年的时间里,这里运行得如何?安仁华侨城规划研发部何子逍经历了项目的规划、落地、运维的全过程。他说:“这里将传统酿酒、艺术美学统一到乡村建筑客厅里来,同时具备了更多的功能,包括会议、休闲、餐饮、接待等等,既是对村民开放的公共场所,也是对外接待游人的场地,镇政府、新华社区党群活动在这里举办,为村民提供公共服务空间的同时,激活村内公共文化生活。”

新华社区的女婿阴明仁用镜头记录了十余年间大邑、崇州两地川西林盘的时代变迁,他将《川西林盘记忆》摄影展也搬进了乡村客厅。一张张照片以村民视角讲述一个地方发展的历程,勾起了独属当地村民的共同记忆。在这里,村民之间有了交流互动,作为链接情感的纽带,这里也成为有温度的公共客厅。

为了给村民带来更实在的益处,乡村客厅联合当地商家、民宿、景观农业公司等开招聘会,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此外,还定期邀请专家、技术人员开展村民技术培训。

探索乡村振兴下的共生之路

可喜的是,作为“南岸美村”项目中的首个落地点位,乡村客厅逐渐引起了整个片区乡村环境的变化。

蜿蜒的乡间绿道,田野景观不时点缀。70岁的村民曹君华没事便骑上电动车在村里绕一圈,按她的话说:“以前哪有那么好的环境,骑一圈舒服!”

乡村活动的开展不局限在室内空间,更延伸到室外。今年十月,南岸美村“乡村·共生”美村艺术季,艺术装置作品展、露营派对和市集活动燥热了乡村,村民不仅看热闹,更参与其中。自家的柚子熟了、母鸡下蛋了,统统放到集市上。

从一开始外地人进村,有些村民会有抵触情绪,觉得自己住的地方被开放了,到制定美村公约,加上开展了一些集市活动,村民开始渐渐融入,觉得社区改造自己也有一定的义务,甚至热心做起导游。

对于“南岸美村”这个有些“仙”的名字,城里人好奇。“我们在斜江河以南噻,环境那么美,自然叫这个名字咯。”村里人乐呵呵答道。

南岸美村与安仁古镇一江相隔,与安仁古镇特色小镇操盘方式不同,这里以“共生”的发展理念,推动乡村旅游的连片式、集群化发展。

如今,新华社区很多村民的住房都进行了改造,有设计师帮助改造的,也有村民自发的。原来的新华社区是川西随处可见的普通村镇模样,资本的引入、新村民的到来、村民自身的融入,多方出力,共同建出了如今美丽的南岸美村。

“这一方土地,本身就有它的原住民。企业来到这里,引入新的资源、合作伙伴,和当地政府、新乡民、原住民、村集体等一些组织、个人发生交融与合作。如何通过这样的群体形成一个美好的乡村共生体系,是包括我们在内的同行、政府都在探索的。”在安仁华侨城规划研发部总监唐政杰看来,在川西大地上,茂林修竹、林田沃野,是应该保护和尊重的,新乡建应当去修复和编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修复与改造,都想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但共生体系的形成,如同大自然般,有其自身规律——种下种子,根系深入大地,且待其发芽、开花。安仁华侨城供图

新闻推荐

这条道路建成快20年了,何时能扩容? 你的呼声 有回应啦

@王先生:杉板桥路进城方向是主干道,在改造后设置了花坛导致道路拥堵,能否把花坛拆掉?为了缓解二环路高架出入口车辆变道导致...

大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