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援武汉的乐山医生黄维:“我感觉我来对了!”
■记者宋宇凡
“刚刚喝完中药,可以接受采访了。”2月7日18时30分,结束了一天工作、独自驰援武汉的乐山医生黄维向记者发来消息,“每天早上8点上班,下午5点下班,下班第一件事就是喝中药。”回忆起这些天工作的点点滴滴,“我感觉我来对了!这是我最大的感受。”黄维说。
“没想那么多,看到求助信息,就来了。”
黄维是沙湾区人民医院放射科医生。1月28日,他在一个各地影像医师的微信群里看到,武汉市江夏区中医医院放射影像科医生发布的急需支援的求助信息。顿时,前往支援武汉的想法涌上心头,黄维立刻和江夏区中医医院取得了联系。
很快,黄维便收到了江夏区中医医院发出的证明。1月31日,带着证明和3袋尿不湿,黄维毅然踏上了赴武汉支援的征程,“没想那么多,看到求助信息,就来了。”临行前,黄维发了一条朋友圈,“一个人的远征,我可能是最特殊的‘川军’。”
2月1日13时,经历17小时、1200公里的长途跋涉,黄维终于抵达江夏区中医医院。在拍了张医院大楼的照片后,黄维又发了个朋友圈,“安全抵达,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战争!”
“战友们很疲惫,我来对了。”
到医院报到后,黄维被安排先去休息,一来长途跋涉身体疲惫,二来到科室要换防护服,只为熟悉环境就用一件太浪费。江夏区中医医院副院长韩劲松告诉黄维别着急,“一上来不要冲得太猛,该休息的时候一定要休息好,打持久战。”
2月2日,上岗的第一天,黄维早上6点多就醒了,穿上尿不湿赶到医院时还不到8点,但他发现,更衣室里挂着上百件衣服,一些是昨天夜班的还没下班,一些是今天白班的比他还早。换好防护服,黄维看到了一个个面容疲惫的战友。“战友们很疲惫,我来对了。”黄维回忆道。
一开始,黄维被安排做CT诊断,基本上都是肺部CT,其中很多是发热病人。他听战友们介绍,作为疫情定点收治医院,他们最高峰时一天要做300人次。黄维还抽空学习了扫描技术,“担心做扫描工作的战友抗不住,这样我可以顶一下。”很快,身穿“放射,四川,黄医师”字样防护服的黄维就和战友们打成了一片。
“你来得刚刚好。”工作几天后,一位医务人员对黄维说。原来,在黄维到来前,医院CT室只有3个人倒夜班,最长要连续工作20小时,其中一位是怀孕3个月的女医生。而正是黄维的到来,她从下一轮班开始,不用再倒夜班了。
“很想家人,但是几乎不视频。”
谈起家人,黄维说,排解思念的方法就是努力工作。“很想家人,但是几乎不视频。”因为怕控制不住情绪,黄维和家人的联系仅仅是微信和电话,从来不视频。
黄维的妻子是成都市大邑县乡镇卫生院的一名护士。支援武汉的事,黄维觉得,同为医务工作者的妻子一定能理解,但他还是给妻子留了一封信,“钟老爷子84岁依然去往前线,我倒过来也比他小1岁,有什么理由不去?”黄维说,这也是为儿子做一个榜样。
出发前,黄维将两个儿子(大的11岁、小的4岁)安置在岳母家,他告诉小儿子:“爸爸要去工作,会很久才回来。”小儿子问:“什么工作?”他说:“你就当爸爸是去打怪兽好了。”大儿子送他出门,到了门口问他:“能不能不去?”他反问:“你是希望爸爸当一个懦夫,还是迎难而上?”
“这就是作为一名医务人员的使命。”
2003年医学专业毕业的黄维还曾参与抗击“非典”的工作,在一线待了1个月。2008年“5·12”地震,他在大邑县乡镇卫生院工作,震后三四天,就去了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增援,后来又去了一个专门运送伤员的机场帮忙。每次在国家有难的时候,黄维总是冲往一线。“这就是作为一名医务人员的使命。”黄维告诉记者。
原本因为家庭原因,黄维即将从沙湾区人民医院离职,但听说他支援武汉的消息后,沙湾区人民医院的领导和同事纷纷打电话关心他,“他们让我不要担心,有需要有困难都给他们提,他们想办法来解决,背后有人支持的感觉很温暖。”黄维说。
新闻推荐
大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听证告知公告(农专社)大市监清吊听字?2020?03号我局立案调查的大邑县友谊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
大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邑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