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潮扇第四代传人 守住“四川一绝”的根

华西都市报 2018-10-30 02:14 大字

龚德江制作的潮扇。

龚德江在画扇面。

杨占勇在制作潮扇。杨占勇提供

德阳市文化馆三楼,一间精致的房子,是龚德江的德阳潮扇工作室。

这里不仅陈列着一排排如艺术品般考究的潮扇,还能看到潮扇制作的全过程。

正在伏案绘制扇面的龚德江,是德阳潮扇第四代传人,也是德阳潮扇传统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面对前来采访的封面新闻记者,龚德江将一百多年来德阳潮扇的兴衰娓娓道来。

潮扇制作传佳话 学徒娶了老东家侄女

上世纪三十年代,德阳八角井一间古朴的作坊里,几个工匠正在制作潮扇。其中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名叫龚守春,是个孤儿,已经在作坊中当了几年学徒。龚守春头脑灵活,手脚麻利,深得东家的器重。

另一间屋里,一个同样十几岁的姑娘,也在学习制作潮扇。她是作坊东家的外甥女,跟随舅舅学做潮扇也已有几年时间。一对少男少女朝夕相处,慢慢产生了懵懵懂懂的情愫。

又过了几年,老东家看龚守春和女子情投意合,便做主将女子许配给龚守春。这对夫妻便是龚德江的父母。

“我父母成家后,就搬到了德阳城里,自立门户开起了扇庄。”龚德江告诉记者,当年的扇庄名曰“春福亨”,父亲和母亲夫唱妇随,前店后厂,生意做得还算红火。

与德阳城里的其他扇庄一样,春福亨也延续着春节后预先请画师画扇面,开春买竹子,端午节前赶制潮扇的传统。“但请画师画扇面价格越来越高,临时加几十张又搞不赢,所以我父亲就干脆自己琢磨画扇面。”龚德江说,自己画画的爱好,也是受父亲的影响。

每年开春去竹海 为的是买潮扇的原料

每年开春三四月份,龚德江都要到宜宾蜀南竹海住几天。他不是去旅行,而是去寻找用于制作德阳潮扇的优质慈竹。买好几十根竹子,拉回德阳,就是他使用一年的原材料。

德阳潮扇,这个与四川略显格格不入的名字,果然源于广东潮州。清朝末年,福建仙游县知县包善诚告老还乡,带了几把潮州团扇回到德阳。这种绫面绘画的团扇受到德阳人的喜爱,一个名叫李宝成的小贩开始仿制此扇,最终演化成德阳潮扇,成为四川一绝。

“德阳潮扇的骨架,用的是慈竹,以前川西人家的房前屋后都有这种竹子。”龚德江说,如今德阳虽然还有慈竹,但由于受到污染,竹竿生了斑点,已经不再适合做潮扇。如今使用的慈竹,大都从蜀南竹海和成都大邑县购买。

整根慈竹拉回来,去掉竹节和青皮,先开竹片,再拉成竹丝,经过扎扇框、编制扇骨、装裱扇面、绘画、加配饰、打中国结等30余道工序,最终成为考究的德阳潮扇。一个熟练的匠人,制作一把潮扇,也需要三四天时间。

15年前重拾潮扇手艺 外地参展路费难凑齐

“50岁以下的人,知道德阳潮扇的不多。”龚德江说。因为德阳潮扇从以前的红红火火,到后来的冷冷清清,几经起落。

新中国成立后,德阳的扇庄公私合营,也是从那时起,德阳潮扇开始出口创汇,远销东南亚各国。

“然而,到1972年,潮扇社垮了,所有员工都被分流,德阳潮扇也逐渐没落。”龚德江说。

2003年,年事已高的龚守春赋闲在家,儿子龚德江还在一家国营企业的工会上班,潮扇已经离父子俩越来越远。没人想到,德阳潮扇的命运会在那一年迎来转折。

“那一年几个成都的书画家来德阳采风,说起德阳潮扇为什么没人做了,听说我家能做潮扇,就来动员我重新把德阳潮扇的手艺拾起来。”龚德江还记得当时的情形。

面对前来游说的人,龚守春严词拒绝。“他伤心了,不愿意再做潮扇,也不让我做。”做潮扇又累又不挣钱,这是龚守春拒绝的理由,他让儿子好好上班挣工资。

但母亲此时站出来支持儿子。于是,龚德江悄悄背着父亲,又开始制作潮扇。回忆起最初恢复德阳潮扇的几年,龚德江有满腹的心酸。

“去北京参加展览,来回路费要1000多块钱,家里都凑不出来。”龚德江说。有人建议龚德江做点精美的盒子包装潮扇,“20块钱一个,一次做50个”,他也拿不出这笔钱。

除了缺钱,还缺人手。那时,龚德江的妻子在社区工作,还没退休。在他的劝说下,妻子辞去公职,回家和他一起做潮扇。“在楼顶搭了个棚棚,条件特别差。”

封面新闻记者董兴生王攀摄影报道

|苦尽甘来|

潮扇申遗成功 非遗走出德阳

与龚德江一样,杨占勇也在坚持着潮扇制作。杨占勇的制扇手艺,来自他的父亲——一位德阳潮扇第三代传人。

杨占勇同样经历了一段困境。“跟着父亲学做扇子的时候,很多人不知道潮扇这个东西。”杨占勇说,后来知道的人多了,但愿意出钱购买的依然少得可怜,“基本属于以物换物,别人拿点东西过来换扇子”。但他也一直这样坚持着。

匠人的坚持,终于换来了回报。2006年,德阳潮扇被评为德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年,又成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后几年,龚德江、杨占勇先后被认定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随着德阳潮扇再次被人熟知,匠人们也不再局限于制扇作坊内,开始走出德阳,迈向更广阔的天地。如今,龚德江每年都要带上制作的潮扇,到外地参加几次展会。

“2015年深圳文博会上,有个人要买几把扇子,说微信转账,但我用不来微信。”龚德江心想,生意要黄了。但令他感动的是,那位顾客居然跑出去取了现金,又跑回来买扇子。封面新闻记者董兴生王攀

|久负盛名|

慈禧要求进贡 张大千画扇面

历史上,德阳潮扇曾经辉煌过。相传,李宝成制作出德阳潮扇后,有人把潮扇带给了慈禧太后。慈禧太后遂传谕四川总督,要求进贡德阳潮扇100把。从此,德阳潮扇声名鹊起。到上世纪30年代,德阳城内有33家潮扇庄。1938年前后,年产量约7000把。

抗日战争时期,张大千为躲避战乱,长期住在成都。张大千的女儿张心瑞,就嫁给了德阳人萧建初。“张大千给德阳潮扇画过扇面。当时,德阳几家扇庄还凑了钱,在德阳文庙给张大千搞了一个展览。”龚德江说。

新中国成立后,德阳的扇庄公私合营,先是成立潮扇生产小组,后又成立德阳潮扇生产合作社。龚德江的父亲就曾经当过生产小组的组长,“当时招收了20多人学画扇面,学做扇子的达到1000人”。

《德阳县志》记载,1956年,潮扇社曾特制一批精品德阳潮扇,作为国礼赠送苏联、罗马尼亚、印度等国。封面新闻记者董兴生王攀

|传承创新|

4个徒弟 没有一个专职做扇子

今年63岁的龚德江,仍旧十分怀念小时候,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编扇子。“烧一壶水,泡一壶茶,边喝茶边做扇子,热闹得很。”但如今,父亲去世多年,91岁的母亲也已经做不了扇子,家里能做扇子的,只有他和妻子、女儿。

龚德江的女儿龚书是个“80后”,大学毕业后在一所学校教书,但她现在自称是父亲的“万能补丁”,只要父亲搞不定的,她都能解决。

龚德江怀念过去的背后,是德阳潮扇的传承之困。其实,除了女儿龚书,龚德江还有4个徒弟,两个是德阳本地人,两个是绵阳人。但4个徒弟没有一个是专职制作潮扇的。

“专职做这个有点恼火,我还可以画画补贴一下生活,但他们全靠做扇子谋生,就没法养家糊口。”龚德江说,4个徒弟平时有各自的工作,只有在空闲时才跟随其学做潮扇。

徒弟催福伟是绵阳人,一个月到德阳学习两次。“我以前一个同事是龚师傅的侄儿,他知道我喜欢在扇面上画画,就跟我说了龚师傅制作潮扇的事。”催福伟说,于是,他慕名拜访,向龚德江拜师学艺。

在催福伟眼里,师傅潜心做潮扇,是件了不起的事。在教授徒弟制扇技艺时,师傅也是不遗余力。每次到德阳学做潮扇,催福伟都是在师傅家里吃住。“我希望能把德阳潮扇这门传统技艺传承下去。”催福伟说。

在潮扇传承上,杨占勇走的是另外一条路子。他说,自己现在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坚持传统的制作工艺,另一方面也在进行创新。

“我认为,德阳潮扇的灵魂就是手工竹丝和竹丝编织的工艺,利用这种技艺可以创新出很多其他作品。”杨占勇说,从2017年开始,他想到了竹木结合的路子,为此,还收购了一家木雕公司。一年下来,通过做旅游商品和衍生产品,年销售收入能达到100多万元。

杨占勇今年52岁,从2015年开始,他就将潮扇制作进行公司化运作。他觉得只有产业化发展,才有助于将德阳潮扇发展壮大。

在培养传承人方面,杨占勇想到了农村的中老年人。在旌阳区文化局牵头组织的农民夜校中,杨占勇担任讲师,对农村留守人员进行培训。“在学员中,有40多岁的中年人,也有64岁的老大爷。”

不过,让杨占勇头疼的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下来。在旌阳区一个村的培训中,“刚开始时有二三十个人学做潮扇,到最后学成时,只剩下8个人。”但杨占勇话锋一转,“剩8个人也很不错啦!”

封面新闻记者董兴生王攀

新闻推荐

大邑 赴乡镇开展法治大讲堂活动

本报讯(大司宣记者郝飞)为夯实基层法治宣传教育基础,9月29日,大邑县司法局在悦来镇开展法治大讲堂活动,旨在逐步营造“办...

大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