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电领域开拓者之一林祥棣院士逝世 他曾在大邑组建中科院光电研究所

成都晚报 2018-07-31 06:19 大字

林祥棣

7月29日2时15分,我国光学和光电跟踪测量系统工程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原院长、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原副所长、西南科技大学原校长林祥棣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世长辞,享年84岁。

自去年生病后,林老的家人、同事和学生仍然期待奇迹发生。如今,林老离去,成为我国光电领域一大损失。

传奇:

从首批光电专业大学生到院士

翻开简历,林祥棣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他于1934年3月22日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后迁居上海相继就读于上海坤范女子中学附属小学、南通城北小学。根据他的回忆录,1952年高中毕业后,原本想找工作,后来响应国家号召考上了浙江大学,被分配到光学仪器专业搞显微镜,林祥棣因此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光学仪器专业的大学生。

1956年,我国著名科学家王大珩到浙大选中了林祥棣,将他带到了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林祥棣成为新中国从事光学仪器研究的首批大学生。1997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荣誉: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原所长张礼堂,在长春光机所时就与林祥棣共事。张礼堂昨日告诉记者,当时国家交给他们一项任务——要研究电影经纬仪,属于一种光电跟踪测量设备。“当时国外几个发达国家都有,而我们却没有,严重制约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他说,研究该设备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制造一种设备,跟踪测量飞行器在空中的运行轨迹,“有了该设备,就会为航天发射等提供飞行保障。”

“在国外技术封锁的情况下,当时几乎是从零开始的。”张礼堂回忆说,有一次自己和林祥棣一起加班,看见林老的眼睛都睁不开了,手中的铅笔还像公鸡啄米一样使劲在纸上写着,但就是看不清写的是什么。“那时候,每天能睡够8小时简直就是奢侈。”

就是在如此困境之下,经过20余年的努力,由他和同事组织研制的该类设备,在国家任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荣誉。其间,林祥棣和同事一起,于1973年来到成都大邑组建了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林祥棣自1992年担任中科院成都分院院长、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所长,一直到1998年离任,此后仍然心系研究所。

怀念:

生活简朴常穿打折衣服

张礼堂回忆说,今年5月29日,他看望了林祥棣,“他躺在病床上看手机,精神特别好。”张老回忆说,看着护士护理他起床后,他还可以走动、还吃了早餐。“他当时告诉我,让我们放心。”为了避免打扰休息,张老在和林老谈了10多分钟后就离开了,但没想到却是最后一面。

张礼堂说,林老一生非常简朴。“我记得当时在长春时,他的大儿子要出生了,但是自己太忙,他就让怀孕已经11个月的妻子到上海老家生。”张礼堂于是建议林老给怀孕的妻子买张卧铺的火车票,但他却没同意。“他说,火车卧铺票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了,最后买了一张硬座票,坐了30多个小时才到上海。”

在刘建纪的记忆中,林祥棣虽对生活没什么高要求,只要不饿就行。“我都看见过几次,他穿的衣服还是打折过的。”另外,林老还喜欢吃饼干等零食,也喜欢玩电子产品。

成都晚报记者 李晨

图由中科院成都分院提供

新闻推荐

大邑县市场质监局开展 社会企业理念与社会治理新模式专题培训

6月22日-23日,大邑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组织区域观察(种子)社会企业负责人、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参加由成都市工商局主办、...

大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